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原卷版)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原卷版)

ID:83497654

大小:660.4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3-07-06

上传者:老李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原卷版)_第1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原卷版)_第2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原卷版)_第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原卷版)_第4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原卷版)_第5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原卷版)_第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原卷版)_第7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原卷版)_第8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原卷版)_第9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原卷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化学试题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Mg-24Cl-35.5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1题,每题2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滑雪是北京冬奥会的重点比赛项目,下列滑雪用品涉及的材料中,不属于高分子的是A.滑雪杖——合金B.滑雪板——聚乙烯C.滑雪头盔——聚酯硬塑料D.防护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2.下列物质中的硫元素不能表现出氧化性的是A.SB.Na2SC.SO2D.H2SO4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氨的电子式: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C.乙醇的分子式:C2H6OD.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4.常温下,下列溶液可用铁质容器盛装的是A.浓硝酸B.稀硫酸C.稀硝酸D.稀盐酸5.下列关于二氧化氮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无色气体B.有刺激性气味C.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的大D.能与水反应6.下列物质通常用电解法冶炼是A.NaB.FeC.CuD.Ag7.下列过程属于人工固氮的是A.工业合成氨B.分离液态空气制氮气C.闪电时N2转化为NOD.豆科植物根瘤菌将N2转化为NH38.下列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1A.淀粉和纤维素所含元素相同B.都属于多糖C.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D.都是天然高分子9.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H4B.甲烷是最简单的烃C.含有极性键D.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10.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的干馏B.石油分馏C.蛋白质变性D.乙烯聚合11.下图为酸雨形成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酸雨形成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酸雨的pH小于5.6C.酸雨会加速建筑物的腐蚀D.含硫煤燃烧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12.已知:NaOH+HCl=NaCl+H2O,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吸热反应B.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能量变化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关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所示装置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图2所示反应为吸热反应

2C.锌锰干电池中,锌筒作正极D.蓄电池充电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14.下列做法与调控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A.用冰箱冷藏以保鲜食物B.酸浸时先将矿石粉碎C.食盐中添加碘酸钾预防缺碘D.食品抽真空包装15.下列反应的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铁与硫反应:2Fe+3S=Fe2S3B.氨气的催化氧化:4NH3+5O24NO+6H2OC.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D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2=3Cu2++2NO↑+4H2O16.实验室用乙酸、乙醇和浓硫酸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右侧试管中饱和Na2CO3溶液可除去产品中混有的乙酸、乙醇B.右侧试管中导管不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倒吸C.加入过量乙醇,可使乙酸完全转化为乙酸乙酯D.实验前先加入乙醇,再缓缓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17.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甲烷燃烧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C.乙醇与钠D.甲烷与氯气18.“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证明氨极易溶于水

3B.红色喷泉说明氨水显碱性C.实验时打开弹簧夹,挤压胶头滴管,使水进入烧瓶D.烧杯中换成其他液体无法形成喷泉19.下列“实验结论或解释”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或解释A.向蔗糖中滴加浓硫酸,蔗糖变黑浓硫酸有吸水性B.向某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溶液中含有C.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溶液中一定含有D.铜丝加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铜和浓硫酸不反应A.AB.BC.CD.D20.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将H2S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3、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回收S,其转化如图所示(CuS不溶于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过程①中,生成CuS的反应为H2S+Cu2+=CuS↓+2H+B.过程②中,Fe3+作氧化剂C.过程③中,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D.回收S总反应为2H2S+O2=2H2O+2S↓21.溴及其化合物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工业上常用“吹出法”从海水中提溴,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酸化的海水中通入氯气的反应为:Cl2+2Br-=Br2+2Cl-B.海水中Br-经氧化、吹出、吸收后,可实现溴的富集C.“吸收塔”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Br2+H2O=SO3+2HBrD.“吹出法”主要包括氧化、吹出、吸收、蒸馏和冷凝等环节第二部分本部分共7题,共58分。22.补齐物质与其用途之间的连线__________。23.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发生A、B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反应,A、B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分析图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2)反应开始时至4min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3)4min时,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_______(填“是”或“否”)。(4)8min时,v正_______v逆(填“>”、“<”或“=”)。

5(5)若改变下列一个条件,推测该反应的速率发生的变化(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①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②将容器的体积变为3L,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24.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生产的镁有60%来自海水。一种从海水的母液中提取金属镁的工艺流程如下:(1)从原料价格、取材方便等角度考虑,沉镁试剂最好选用_______。a.氢氧化钙   b.氨水   c.氢氧化铜(2)加入沉镁试剂后,能够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3)步骤②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4)某海水中镁的含量为1.2g·L-1,则1L海水理论上可制得MgCl2的质量是_______g。25.阅读下列短文并填空。“绿色办奥”是北京冬奥会四大办奥理念之首,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全球首次服务体育赛事的大批量氢燃料客车在北京冬奥会上闪亮登场。氢燃料大客车从车辆排放端实现了零污染、零排放。氢燃料电池是氢气和氧化剂通过特定装置发生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化学电源。氢氧燃料电池在工作时,氧化剂和还原剂不接触即可在电池内部发生反应生成H2O,同时产生电能。氢燃料客车还搭载了“U度”综合热管理技术。该技术可将氢燃料电池所产生的“废热”循环利用,为车内采暖、除霜、除雾提供能量。该车的极寒动力电池能让车辆实现零下30摄氏度极寒低温起动。未来,氢燃料客车有望从“冬奥平台”出发,将应用场景拓展延伸至更多领域。(1)氢燃料电池工作时负极通入的物质是_______。(2)氢燃料电池工作时涉及的能量转化形式有_______。a.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太阳能转化为电能(3)氢燃料电池生成1molH2O时,通过线路的电子是_______mol。(4)下列关于氢燃料客车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氢燃料客车环保,助力实现“双碳”目标b.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2H2+O2=2H2Oc.氢燃料客车不能在极寒天气中使用

626.乳酸乙酯(F)是一种食用香料,可用淀粉为原料合成,路线如下:请回答:(1)B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2)B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3)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4)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F中含有酯基和羧基b.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c.可以用银氨溶液鉴别葡萄糖中的醛基27.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可用NH3将NO2还原,减少二氧化氮的污染。某同学在实验室对该反应进行了模拟,实验设计如下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省略):回答下列问题:(1)用装置A制备NH3,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2)装置B内的干燥剂是_______。(3)若收集NH3应采用_______法进行收集。(4)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铜丝设计为可抽动的目的_______。(5)M装置可将NH3与NO2转化为环境友好的气体,其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28.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SO2的性质。

7序号X实验现象I酸性KMnO4溶液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II含NaOH的BaCl2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III品红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请回答:(1)实验室用铜和浓硫酸共热制取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2)试管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3)根据实验I,推断无色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K+、Mn2+、H+和_______。(4)实验I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5)实验III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后,取下该试管并在试管口套上气球,加热,无色溶液恢复至红色,冷却后,发现溶液颜色再次变浅。解释“无色→红色→颜色变浅”变化的原因_______。

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