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496044
大小:439.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3-07-06
《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高级中学高三8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高级中学高三8月月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逮捕(dài)档案(dàng)老赢(léi)汗流浃背(jiā)B.犄角(jī)逾矩(jǚ)连累(lěi)相机行事(xiàng)C.订正(dīng)粗犷(guǎng)僭称(jiàn)怏怏不乐(yāng)D.剽悍(piāo)轻佻(tiǎo)症结(zhèng)休戚与共(qī)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瑰丽/傀儡噱头/谑而不虐奢靡/所向披靡B.诡计/桅杆歼灭/三缄其口蹊跷/下自成蹊C.囹圄/龃龉甄别/渐臻佳境载体/千载难逢D.脂肪/造诣寤寐/毋庸置疑裨益/无裨于事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大自然赋与女性双倍的感知红色光谱的基因,这个惊人的发现表明,女性眼中的世界的确比男性眼中的更加美丽。B.朋友送给我们一条名贵的蝴蝶犬,女儿欢呼鹊跃,先生却嫌它吵,而我则因为它把家里弄得又脏又乱而非常苦恼。C.她把海南的荔枝、芒果,新疆的哈密瓜、紫葡萄等珍果和自家产的黄澄澄的菠萝放在一起,装满了一篮子。D.他的这部新作,对人性丑陋一面的揭露、剖析和挞伐,鞭辟入理,发人深思。4.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位学者对《文心雕龙》的研究,既渊源有自,又不因徇守旧。B.安徽涡阳县的韩老先生因病住进了医院,住了三天共花了3000多元。令他和家人吃惊的是,结帐时发现帐单上竟有300元的“聊天费”。C.天一阁藏书之丰富蜚声学术界,阁中明代的典籍较多,并会集了许多有价值的碑帖,其中著名的是北宋的拓本。D.近日,在学校教务处组织下汽车与电子技术学院举办了校级观摹课,展示了我院课程建设的成果和教师的风采。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剪裁后飞起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做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B.王大伯十分喜爱小动物,只要见到流浪的小猫小狗,他都要想办法把它们喂饱,有的人对此感到不解,他却乐此不彼。C.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民
1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D.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要是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自己还在那里吹牛撒谎,说自己多么有德,多么正确,便是一种“桀犬吠尧”式的愚民之术了。B.日本教科书篡改历史,对毒气弹、慰安妇等事件闪烁其辞,实质上是无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带给亚洲人民的深重灾难。C.中科院两位院土的加盟使我们的技术力量大大加强,我们正可以因人成事,团结协作,干一番大事业。D.为了写这篇文章,年过花甲的刘教授废寝忘食地查找文献,寻章摘句,做了上千张卡片,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三鹿奶粉”事件说明,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它不仅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B.我国目前已经限制使用玉米等可食用谷物作为生物燃料的原料,鼓励生物燃料产业“坚持非粮为主”,保证生物燃料的发展既不影响人们的粮食消费,也不同粮食争夺耕地。C.通过成都妇女唐福珍的案例以及其他拆迁致死事件,促使中国顶尖大学的5名法学教授作出罕见的公开表态,呼吁改变一向鼓励开发商暴力拆迁的条例。D.市广播电视局宣布:2008年末三个月将在市区全面落实和推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会议精神,各居民小区电视信号将先后由模拟制转换为数字制。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只有积极引导牧民开展多种经营,控制牲畜数量,减少对牧草的需求,退牧还草,才能为从根本上拯救纯种野牦牛提供可能。B.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日前举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专题研讨会,有专家认为墨西哥即将进入炎热的夏季,这或许有助于降低流感病毒的扩散。C.在本月热播的几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中,还原出许多历史细节,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电影主创者直面人间惨剧的勇气。D.林萍是一位普通的保险公司职员,她为非亲非故的女孩捐献肝脏的事迹感动了广大网友自发在网上留言,大家热情的称其为“宁波的骄傲”。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要讲词的欣赏,不能不提到“境界”的艺术理论问题。▲。①他认为,像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矣。②他认为,词有境界为佳,否则为不佳。③究其实际,仍然是中华文学艺术美学观念中的“传神”的要求。
2④“境界”一词,虽非王国维所创,但专用它来讲词学的,自以他为代表。⑤这乍看像“炼字”之说,细析时,“闹”字写春花怒放时的景色。⑥后来他又以“意境”一词与之互用。A.③④①⑤②⑥B.④②⑥①⑤③C.④③①⑤②⑥D.②⑥①⑤④③10.仔细阅读下面材料,续写一个画龙点睛式的结尾,100字以内。(4分)一天,阿拉巴马州红石军工厂正在举行阅兵仪式。检阅官是位一向以严厉著称的上校。阅兵仪式进行得很顺利,上校像鹰眼一般锐利的目光扫视着队列。突然,他发现了什么,径直走到一个士兵面前,上下打量了一番,厉声命令道:“把口袋上的扣子扣好!”这个士兵非常慌张,结结巴巴地问道:“现在吗?长官?”“当然,马上!”军官的回答毋庸置疑。于是,士兵小心翼翼地伸出手,上前一步,把上校衬衫口袋的扣子扣上了。11.下面的文字是“首届微小说大赛”评出的最具人气作品,请对作品做简要赏析,不超过40字。(4分)我因车祸而失明,所以我从不知女友长什么样。那年,她得了胃癌,临终前她将眼角膜移植给了我。我恢复光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她的照片,然而我只找到她留给我的一封信,信里有一张空白照片,照片上写有一句话:“别再想我长什么样,下一个你爱上的人,就是我的模样。”二、现代文阅读(2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9分)中国古典园林的动态美,首先表现在景物的动态上。一座面积有限、四面围墙的园林,难免给人一种凝固、闭锁的感觉,但造园家却能运用具有动势的造型艺术,使一座小园平添活力,俯仰成趣。比如一条弯弯的园林小路,因曲折而给人以蜿蜒向前的动势;那高高的尖塔,高耸着指向苍穹,仿佛在向上升腾。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如亭、廊、楼、阁,是庄重的、静止的,但为什么不让人感到沉闷、压抑呢?这就妙在中国古人创造了“飞檐”这种形式。它使房顶四角像飞鸟一样展翅欲飞。在屋脊和飞檐上又有龙、凤、麒麟、人物、飞禽走兽等饰物,以及瑞云、卷草这类纹饰,具有腾跃之美和天马行空之感。
3中国古典园林叠山、理水以及建筑、花木的设置,都是力求营造山高水低、错落有致的空间变化,使得游人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得到美的享受。在园中漫步,随着地形的起伏和建筑的高低错落,既可仰观亭台楼阁,也可俯视绿水红鱼,美不胜收。造园强调有山有水,园以山奇,山因水活;山是静的,水是动的,二者结合,死山也就变活了。至于那流水的声响,更会使静静的园林充满生机。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常常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山静泉流,水静鱼游,花静蝶飞,石静影移,都是静态形象中的动态美;而各种动势相互影响,又会产生某种张力,更加强了园林生机勃勃的动态美。这正是任何艺术门类都无法体现的综合艺术,它寄托着造园家潜在而热烈的动态追求。人们游赏一座封闭的园林,不会感到静止与凝滞,其原因就在这里。中国古代的造园家们早就掌握了园林景观的时间性,使“良辰”和“美景”互相融合,使时间和空间互相交感,构成一个个动态的风景系列。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推移,园林的景色也变化无穷,所以园林审美讲究季节的动态变化。事实上,季节变化之美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是被有意识地突出和强化的,如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借助石料的色泽、叠砌的形体、配置的花木以及光影效果,使四季假山各有鲜明的季节特征,游园一周,如度一年;再如杭州西湖的造景,春有“柳浪闻莺”,夏有“曲院风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断桥残雪”。中国古典园林主要是借山水、花木、建筑等物质实体来表现造园家的审美理想,因此它是一种空间艺术。游人对园林的审美活动,总是通过静观与动观这两种不同的赏景方式进行的。适合静观的位置多在厅堂、轩榭、楼阁、亭台、古迹等处,这些地方往往视野开阔,景色迷人,文化底蕴深厚,宜坐宜留。当然,即使是相对静止的景物也因观赏角度的不同而面貌各异,正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12.下列说法不属于“人们游赏一座封闭的园林,不会感到静止与凝滞”的原因的一项是【】A.中国古典园林中众多动势的互相作用,强化了古典园林富有生机活力的动态美。B.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具“动静合宜,化静为动”的特点,体现了园林的综合艺术。C.中国古典园林的构筑强调有山有水,山静水动,那活泼的流水增添了无限生趣。D.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都力求营造“处处有美”的氛围,使人获得诗情画意之感。13.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飞檐”这种形式是灵动的,有飞禽走兽等饰物与瑞云等纹饰,屋脊和飞檐呈向上飞升腾跃之美。B.引用苏东坡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意在说明静观园林所欣赏的是静态美。C.中国古代的造园家们借助景观的时间性,使“良辰”“美景”融合,有意识地突出季节变化之美。D.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一种依赖山水、建筑等有形物质实体来表现造园家们审美理想的空间艺术。14.中国古典园林的动态美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加以概括。(3分)
4(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3分)早晨的电话[新西兰]戴维·霍利斯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爬过院子的篱笆,透过殖民时期的大窗户,柔和地照在卧室内。阵阵凉风吹来,除了梳妆台上笨重而古老的座钟发出有规律的滴答滴答声,一切都是那么安静。一床针织被盖在床上,那里睡着丈夫和妻子,他们轻微的呼吸也几乎听不到。早晨的宁静被床边的电话铃声打破。只见丈夫动了动身体,慢慢地翻过身去。丈夫约翰·柯林斯是一个高个子的中年人,身体刚刚开始发福。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上班时整天坐着,吃的又不错,怎么能不发福呢?他一手挠着有点发白的短胡子,一手去接电话。“早上好!约翰,我是哈里,很抱歉这么早打扰你,斯宾塞今天有事来不了,你能替他一天班吗?”约翰深吸了一口气,朝妻子那儿扫了一眼,看她是否醒了,“呃……好吧,我一会儿就到。”妻子似乎是突然醒了,但眼里却噙着泪水,她大声嚷道:“不,不行,又要在周末加班!你早就答应了,这个周末我们要一起去看彼得的橄榄球比赛。你知道,他一直都希望你去看他比赛,而且他已经对所有的朋友说了,他爸爸要来。看完比赛我们还要在湖边野餐!”“听着!简,你不明白,我别无选择。他们人手不够,真的很需要我。”约翰说着就跨进了浴室,用力打开了淋浴开关,没等水热,就钻了进去。他狠狠地往稀松的头发上抹了些洗发水,似乎这样就可以把简不停的抱怨止住。简不说什么了,无奈地流着眼泪。约翰很后悔自己的表现,为什么自己那么轻易地就对别人说行,而对家人说不呢?这次又是这样!他不想吃早餐,只想在妻子重新唠叨之前赶快离开。他抓起公文包,正要出门,突然感觉旁边有人在看他。他慢慢转过身来,是彼得,他的大儿子,正用请求的眼神望着他。“爸爸,我已经跟朋友们说了,你要来看我们的橄榄球比赛。”“我很抱歉,儿子,同事有事上不了班,我得去替他。下次我一定去,好吗?我保证。”“但是,爸爸,这次你不去加班不行吗?”“听着,孩子,我也不想去加班。”约翰抬高了嗓音,“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说着,约翰怒气冲冲地离开了屋子,没有注意到眼泪已经从儿子的脸上流下来。“早上好,约翰!发生了什么事,一脸的不高兴?”“你好,莫菲!家里的事,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家里人要我这样做,老板要我那样做,你说我该怎么办?我能对老板说‘不’吗?”“要使每个人都满意是不可能的,伙计!”繁忙的一天过去了。能在下午四点下班,约翰感到很满足。回家的路上车很多,他一边漫不经心地开着车,一边想着电视上的橄榄球比赛。“到家应该还来得及看比赛。”约翰想,“但愿简不要再生我的气了。”他开始加速,准备超过一辆卡车,可脑子里又不自觉地想起早上和妻子的争吵,没有注意到车子已经驶出了道路。他所记得的最后一件事,是那个老妇人脸上的惊恐,那时他们两人的车就要撞上了……
5他能听见声音,却睁不开眼睛。他听见从遥远的地方传来隐隐约约的电话铃声,以及人说话的声音。“他怎么样了,医生?”是妻子在说话,她想努力控制住自己变调的声音,但无济于事。医生没有马上回答,他在斟酌应该怎样回答家属的询问,“很抱歉,现在还无法下结论,但是我得老实告诉你……情况不妙,他困在车里的时间太长了。我建议你最好把家人都叫来,以防万一。”妻子的话音消失了,只是她那低低的呜咽仍然回响在耳畔。他又听见儿子的哭声,以及仍然响个不停的电话铃声。完了,一切都结束了。他感觉特别想哭,想告诉妻子,自己是多么爱她;告诉她,他忽略了她和孩子们,总是先想着别人,心里是多么的内疚。但是一切都太晚了,他没有机会重来一次。电话铃声越来越响。怎么回事?就没有人去制止吗?突然,他感到有人推了他一下。“去接电话,约翰。”他猛地坐了起来,心跳得厉害,额头上渗出了汗,他抓起电话:“您……您好!我是约翰,您是哪位?”“早上好!约翰,我是哈里,很抱歉这么早打扰你,斯宾塞今天有事来不了,你能替他一天班吗?15.概括第一段场景的特点并简析其在小说中的作用。(3分)16.分析文中划线语句分别表现主人公约翰什么样的心理状态。(3分)17.文中不断出现“电话铃声”,结合全文,分析其在小说中的作用。(3分)18.本文的结尾意蕴深长,请分析它的妙处。(4分)三、古诗文阅读(33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9—22题。(15分)吴江两节妇传[清·戴名世]吴江两节妇者,农家女也。姓许氏,家城西之石里村,长适张文达,次适周志达。岁乙酉,大清兵南下,公卿皆薙发迎降,浸寻及于吴江。文达固以负贩为生,至是从明之一二遗臣起事,荷戈为小卒,战败不屈死。其家不知其存亡,使志达往侦之,亦被执,令薙发,不从,遂见杀。是时长年二十九,次年十九,相与号泣,备寻其夫尸。会溽暑,尸积城下者累累,皆糜烂不可辨识,乃已。长既丧其夫,又无舅姑,其兄欲迎之归,谢曰:“吾夫虽死,然此固夫家也,义不可以归宁母氏。”次事其姑甚谨,姑怜而欲嫁之,涕泣被面谢曰:“
6新妇所以不死者,将代吾夫以事其母,讵可失节他适?”久之,姑得疾,且危,赖妇以存者又七年。及姑濒死,诀曰:“我死,依尔姊居。”既丧,家财归于周氏子弟,遂依姊以居;各处—室,各奉其夫之主而祀之。两人固农家女,善治田,共种田三亩以自给;舍旁有隙地,度可容两棺,为生圹以待死。吴俗多淫祠,好佛,妇人贫无依者,多为尼。有一老尼,教两人剃发以从其教。长曰:“不可!妇人之发,奈何与男子同去之?”次曰:“吾夫以不薙发死,而吾反薙之,何以见吾夫于地下?”岁甲戌,长年八十,次年七十,尚躬耕如曩时。乡之人悲之,请闻于有司,以旌其门。两人泣且谢曰:“吾姊妹不幸遭多难,廉耻自爱,何旌之有也?且又无后,将旌之以为谁荣乎?”乡之人卒不能强也。赞曰:吾尝读《顺治实录》记载,知大兵之初入关也,淄川人孙之獬即上表归诚,且言其家妇女俱已效国装。之獬在明时官列于九卿而江淮之间一介之士里巷之氓以不肯效国装死者头颅僵仆相望于道而不悔也。呜呼!彼孙氏之妇女,视许氏二女何如哉?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长适合张文达,次适周志达适:女子出嫁B.义不可以归宁义:道义C.涕泣被面谢曰被面:掩面D.请闻于有司,以旌其门旌:表彰2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皆糜烂不可辨识,乃已今其智乃反不能及。B.吾夫虽死,然此固夫家也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C.共种田三亩以自给秦亦不以城予赵D.何旌之有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所描述的许氏两姐妹,不仅具有传统意义上的甘愿为自己的丈夫守节的思想,而且也具有继承丈夫的反清之志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B.由于天气炎热,许多堆积在城墙下的尸体都糜烂了,许氏两姐妹最终因无法辨认出各自丈夫的尸体只好返回,但是她们的哥哥或婆婆都有劝她们改嫁的想法。C.清兵南下的时候,明朝的那些高官都剃发而降;当投降之风逐渐蔓延至吴江的时候,许氏两姐妹以及他们的丈夫都奔赴抗击清兵的前线。D.许氏两姐妹的丈夫都是由于拒绝剃发,也就是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最终被清军处死;与淄川人孙之獬及其家人的做法相比,他们的气节是值得肯定的。2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久之,姑得疾,且危,赖妇以存者又七年。(3分)(2)吴俗多淫祠,好佛,妇人贫无依者,多为尼。(3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3—24题。(7分)小园[黎简]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静,寒花①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7注:①寒花:菊花。23.这首诗首联中“窥”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其妙处。(3分)24.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4分)(三)阅读《论语》中的两则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5分)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25.(1)选文中“问一得三”中的“一”和“三”在文中分别是指什么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2)本章说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原则?(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请谈谈你对这一教育原则的认识。(3分)(四)古诗文默写。(6分)2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每空1分)(1)子曰;“,朋友信之,。”(《论语》)(2)人非生而知之者,?,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3)使天下之人,,独夫之心,。(杜牧《阿旁宫赋》)(4)驾一叶之扁舟,。寄蜉蝣于天地,。(苏轼《赤壁赋》)(5),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蜀相》)四、写作(60分)面具儿童的世界里,没有你,便缺少乐趣;成人的世界里,有了你,就有了悲剧。没有你,世界不会完美;有了你,世界便不再完美。
8读了《面具》这首诗,你有怎样的感想?请根据你的理解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9南马高中高三月考(8月)语文答题卷一、选择题1234567891213192021二、非选择题10.(4分)11.(4分)14.(3分)15.(3分)16.(3分)
1017.(3分)18.(4分)22.(1)(3分)(2)(3分)23.(3分)24.(4分)25.(1)(2分)(2)(3分)2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每空1分)(1),。(2)?。
11(3),。(4)。。(5),。
12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