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无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无答案

ID:83494284

大小:239.06 KB

页数:7页

时间:2023-07-06

上传者:老李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无答案_第1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无答案_第2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无答案_第3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无答案_第4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无答案_第5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无答案_第6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无答案_第7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1~2022学年末高一学业质量监测试卷历史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考试证号与您本人的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的签字笔写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分别为战国时期秦国的杜虎符和秦朝的阳陵虎符,这两件文物A.反映出政治制度的继承发展B.表明地方将领无任何用兵权C.说明这一时期诸侯势力强大D.彰显秦统一六国的历史功绩2.魏晋时期的高僧慧远“内通佛理,外善群书”,认为名教礼法与佛理可以互补。他在庐山讲经,就讲诵《礼记》、《毛诗》。这反映出当时A.佛教占据统治地位B.儒家经典遭到质疑C.儒家思想与时俱进D.佛教的本土化倾向3.北宋文人文同诗中写道:“读书不求官,但与耕稼亲。”南宋士人余芑舒交代其子孙“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这可以佐证两宋时期A.抑商政策有所松弛B.价值观念趋向多元C.士农工商地位平等D.科举制度高度发达

14.元杂剧作家通过戏剧中“修、齐、治、平”实践历程来塑造理想人格,颂扬穷困环境中固穷守志的道德品格,困厄境遇中经济天下的入世精神,以及面对艰险时知天命、尽人事的刚健人格。据此可知,元杂剧A.迎合市民阶层需求B.具有社会教化功能C.宣泄文人不满情绪D.批判存天理灭人欲5.明清之际一些进步思想家,把学术研究范围从儒家经典扩大到自然、社会和思想文化领域,或以复兴经学为已任;或开诸子学研究新风气;或会通西学,倾心于“质测之学”的研究。他们的研究A.否定了传统儒学B.传播了民主思想C.冲击了君主专制D.体现了经世致用6.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痛心指出:“新约既定,天旋地转”,不仅把“东南诸省所恃以联络二百余年所收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之他人”,“而且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黄遵宪信中的“新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下图是《民权画报》于1912年8月13日刊登的一幅漫画,画中有一只猿猴手持五色旗,在地球上绕圈子跑动。该漫画A.倡导各民族一律平等B.揭示中国政治转型艰难C.讽喻袁世凯复辟帝制D.讴歌民主共和深入人心8.如图为中国共产党在某一时期的宣传标语。据此判断,这一时期是

2A.1924-1927年B.1927-1936年C.1937-1945年D.1946-1949年9.下表是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比例变化情况统计表。这一时期党员构成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党员总数工人党员占比农民党员占比1949年底448.8万2.5%59.6%1956年1250.4万8.8%52.4%A.土地革命的开展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C.国民经济的恢复D.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10.表2是20世纪80一90年代中国城乡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人员统计表。表中数据变化主要是由于1988年1992年1996年1997年个体工商户(万户)1454.91533.92703.72850从业人员(万人)2304.92467.75017.15441A.第一批经济特区的设立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1.日耳曼马尔克村社标志性的政治制度是自由民大会,一切重大事情,包括罪犯的审判都由自由民大会集体决定。庄园出现以后,庄园法庭和村民会议往往合二为一。初期的庄园法庭,裁决者是法庭全体出席人,这显然是村民大会的遗风。材料表明A.庄园自治具有一定的历史传统B.庄园法庭主要维护自由民的利益C.庄园孕育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D.日耳曼人入侵是庄园形成的根源12.1682年,法王路易十四掀起了“高卢主义”运动,否定了教廷在法国的立法权,认为法国公民可不受教会法庭的审判,法国法院有权处理本国的宗教事务。该运动A.推动宗教改革兴起B.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C.冲击君权神授理论D.促进三权分立政体建立13.1701年、1720年,英国两次通过棉布法案,禁止印度棉纺织品输入,但收效甚微——仅仅让走私愈演愈烈。1814至1828年,印度出口英国布匹骤降2/3,而英国纺织品对印度的出口量则增长逾5

3倍。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英国A.推行自由主义的政策B.拥有广阔的殖民地C.棉纺织技术重大突破D.成为世界贸易中心14.1928年秋,苏联政府掀起了群众性扫盲运动;1931年2月,斯大林提出“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号召布尔什维克掌握技术成为专家。这些举措旨在A.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科技B.实现教育现代化C.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大力推进工业化15.20世纪四十年代后期,美国私人基金会将资助重心转向东欧国家和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1950年,福特基金会重新确立了纲领,目标是“帮助受资助国家加强民主价值,减少贫困和不公正,促进国际合作,促进人成就”。这一时期美国私人基金会的资助A.配合美国冷战政策的推行B.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C.加速世界殖民体系瓦解D.帮助战后西欧国家经济恢复发展16.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国家出现了“品格教育”复兴的现象。各国纷纷强调以社会、国家责任取代自由主义,强调积极进取精神,以传统文化价值观取代个人主义。这些做法A.传播了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B.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C.有助于解决福利国家的弊端D.体现学习社会主义的特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52分,请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代米价表期间皇帝年号每公石平均价格(单位:公分银)每公斤银所能购得之米(单位:公石)16世纪前半期正德一嘉靖20.1949.5216世纪后半期隆庆一万历23.0043.4817世纪前半期万历一崇祯32.1931.07平均18.0052.9一—彭信威《中国货币史》材料二

4白银货币化促使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几乎绕地球一周的贸易结构,以白银为轴心建立了起来。当世界市场的白银滚滚而来之时,它已成为正在变革之中的中国社会经济增长的助动力。白银货币量的增加,无疑提高了商品的产出和销售,加速了社会经济增长发展;同时,它也加速了社会转型期的动荡。崇祯年间社会出现了通货危机,银贱物贵,既缺少白银,米谷等实物也相当匮乏,市场一片萧条。与此同时,美洲和日本银矿的开采量却在减少,流入量也在减少,于是社会动荡加剧,内忧外患迭起的明王朝便在中外互动的作用下灭亡了。一一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从16世纪一17世纪前半期白银购买力变化,简析白银购买力变动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白银货币化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不同时期共青团的方针、任务简表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明确地提出“铲除武人政治和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压迫”1949年4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完成打垮旧社会的任务,还要担任创造与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新任务,在即将灭亡的旧社会的基础上建设新社会,教育培养青年一代积极地参加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1953年6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建设祖国的伟大斗争中,协助党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团员和青年,遵循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的方向,为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化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而奋斗1957年5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一致通过《关于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决议》。共青团今后的方针任务是:团结和教育全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完成党的八大所提出的尽可能迅速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历史任务而奋斗1981年8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十届三中全会以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为中心;以“争当新长征突击手”、“争当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先锋”为口号;以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带领青年为“四化”贡献青春、关心青年的切身利益、提高团员质量、增强团的战斗力为基本工作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整体或部分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11

5世纪开始,英国进入了城市的复兴阶段。农村生产力的提高使剩余农产品增多,手工业日益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手工业者和专门从事商业的人们纷纷离开农村,聚居在城堡或教堂附近,以及交通要道和桥梁处,并在此定居下来。同时,大量农奴逃往城市。一年零一天,是逃亡农奴进城后获取人身自由的时间标识,而“自由人”则是早期市民的正式称呼。总体来看,这些城市的规模都还不大,形态和布局相似,有一个筑垒,有一个市场以供交易,有自立的法庭。经济的发展需要工商业者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城市就成了现代大学教育的发源地。工商业活动也加深了人们对世俗生活和今生幸福的理解。材料二工业革命成为城市增长的强力催化剂,源源不断的农村人涌向城市。1861年,全英国就已经有16个城市人口超过了10万。到了1911年,人口过10万的城市增加到了42个。此时的英国处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政府多对经济并不干预,对城市建设也没有规划,导致了环境污染、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等“城市病”的出现。同时,原有的经济发展很好的城市却逐渐衰落,新的城市都建立在西北部地区,而英国的人口和经济投资也向北移动。一一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英国城市复兴的原因及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世纪与近代英国城市化进程的异同。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世纪下半叶,欧洲社会上的不平等显得尖锐而深刻。人们在思考人类不平等的时候,看到了旅行家的游记中所描述的世界另一个角落的野蛮人的平等以及他们宁静的生活。卢梭借助其渊博的知识,展开辩证的想象与推理,探究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他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文粗略地描述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家和社会全貌一一一个可以得到良好治理的、自由平等的、民主立法的共和国。一一摘编自黄静《卢梭的不平等思想起源》材料二马克思高度肯定卢梭关于私有制是造成人类不平等的根源的论断,并且认为随着私有制的发展这种趋势仍在不断加强。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是造成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重要原因,私有制不仅造成资本主义社会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最终还会导致资产阶级自身的灭亡。所以,实现人类平等的基础是消除私有制,推翻资产阶级社会的所有制,建立一个社会物质资料人人共享的共产主义社会。一一摘编自韦宇婷《马克思对卢梭人民主权思想的继承与超越》(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卢梭不平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指出其思想的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超越卢梭思想的表现。

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