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报告--观《11-20各数的认识》有感

观课报告--观《11-20各数的认识》有感

ID:83455569

大小:27.1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3-05-19

上传者:135****2180
观课报告--观《11-20各数的认识》有感_第1页
观课报告--观《11-20各数的认识》有感_第2页
观课报告--观《11-20各数的认识》有感_第3页
资源描述:

《观课报告--观《11-20各数的认识》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观刘杰老师的《11-20各数的认识》有感刘杰老师的这节《11-20各数的认识》还是相当不错的一节课,优点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巧用“古人计数”,感受数学文化。课一开始,杰老师呈现了古人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数羊,每数满10块小石头就用一块大石头代替,“古人计数”方法的呈现不仅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更为学生感知计数方法、感悟数学文化埋下了伏笔。本课的最后,杰老师再次带领学生回到“古人计数”的故事,抛出问题“用这一块大石头代表1个十,如果这些大石头再满10个呢,这块更大的石头又代表多少”,为下学期学习一百以内数的认识做好铺垫,有效的做到“数的认识”知识统整,让数学文化变得不再空洞,而是朴素而平和的渗透在整节课中。二、巧设数学问题,激发学生思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问题的巧妙安排,可以将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有机地融入在问题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

1比如,在探究环节,“圈一圈,数一数,看看谁的方法多?”“想一想怎样摆,才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1’?”“计数器上有两颗珠子它们能表示11吗?”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抛出,让学生们充满挑战的欲望,积极动脑思考,展现不同的方法。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让孩子顺利的突破一个又一个的难点,真正成为自己课堂的主人。三、多样“数数”感知,建构数学模型。在本课中,杰老师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安排了“多样数数”的操作活动,通过数形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操作活动中加深对11到20各数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感。比如在数一数的环节中,杰老师提出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都是怎么数的好不好?”学生有1个1个数,2个2个数,5个5个数,但不论用哪一种方法,最后都数出有11只海鸥。在认识数时,学生通过数一数、借助学具摆一摆。利用计数器拨一拨,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十和十个一的不同表象,体会计数单位时的意义和作用,理解11到20各数的组成,建立起了这些数的概念,增强了数的感悟,从而促进数感的建立。四、关注数学素养,加强实践应用。

2数与数量的概念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沉淀和积累的过程,在数学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受和感悟活动中,逐步理解数的意义。在认识20时,学生通过数一数、小棒、计数器、多样化的呈现,体现了学生真正的自主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后“送小海鸥回家”的练习,让学生对11-20各数进行排序,是建立在学生对数与数量有所感悟之后,让学生会用数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习惯性问题,加深对数的理解与应用。数学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数学科学文化素养,主要表现为能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学习数学知识技能的过程中,理解数学所蕴含的精神思想观念和意识;能够灵活应用数学解释、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能够自觉运用数学文化思维方式,发现和创造数学;能够认识和欣赏数学的美;能够继承发扬数学家的科学人文精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