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攸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第六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

湖南省攸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第六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

ID:83252840

大小:977.9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3-03-14

上传者:老李
湖南省攸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第六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_第1页
湖南省攸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第六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_第2页
湖南省攸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第六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_第3页
湖南省攸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第六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_第4页
湖南省攸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第六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_第5页
湖南省攸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第六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_第6页
湖南省攸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第六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_第7页
湖南省攸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第六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_第8页
湖南省攸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第六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_第9页
湖南省攸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第六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_第10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攸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第六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攸县三中2023届高三月考化学试卷(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N-14O-16Mg-24Cl-35.5Fe-56Cu-64Ag-108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1年6月,中国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二号”进驻空间站,开启了中华民族“空间站时代”的新篇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航天员的耳机使用的双层蛋白皮革主要成分是有机物B.运载火箭的燃料偏二甲肼()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航天器使用的太阳能电池帆板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D.天和核心舱的霍尔发动机燃料原子核含77个中子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CH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8NAB.一定条件下,1molI2(g)和2molH2(g)发生反应生成的HI分子数为2NAC.1L1×10-8mol/LHClO4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10-8NAD.1L0.5mol/LNH4NO3溶液中含N粒子数为NA3.下列离子共存的判断或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甲基橙显黄色的溶液中可存在大量以下离子:、、、B.强酸性溶液中可存在大量以下离子:、、C.将过氧化钠投入水中:D.氨化的溶液中通入过量:4.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如图为科研人员探究消除氮氧化物的反应机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整个过程中作催化剂

1B.过程Ⅰ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过程中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D.过程Ⅱ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5.为探究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和溶液浓度均为)。实验操作与现象①在水中滴加2滴溶液,呈棕黄色;煮沸,溶液变红褐色。②在溶液中滴加2滴溶液,变红褐色;再滴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③在溶液中滴加2滴溶液,变红褐色;将上述混合液分成两份,一份滴加溶液,无蓝色沉淀生成;另一份煮沸,产生红褐色沉淀。依据上述实验现象,结论不合理的是A.实验①说明加热促进水解反应B.实验②说明既发生了水解反应,又发生了还原反应C.实验③说明发生了水解反应,但没有发生还原反应D.整个实验说明对的水解反应无影响,但对还原反应有影响6.盐X溶液能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的反应条件已略),相对分子质量:c比b大16,f比e大16。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X可能为正盐,也可能为酸式盐B.将b通入a的水溶液中可能生成白色沉淀C.a、b、c、d、e、f可能都是极性分子D.反应①、②可能具有相同的实验现象7.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快速制备少量NH3

2B.除去Na2CO3中的NaHCO3C.制取并收集一定Cl2D.乙醇加热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铜8.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中含有5种官能团B.可发生加聚和氧化反应C.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NaHCO3发生反应D.所有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9.氯苯与硝酸发生硝化反应过程中,生成邻、间、对硝基氯苯经历的中间体过程如图所示.据所给信息可得出的结论是

3A.氯苯与硝酸发生一取代反应是吸热反应B.相同温度下,生成间硝基氯苯的速率最大C.反应过程中经历了断键产生的过程D.选用合适的催化剂,有利于提高邻硝基氯苯的选择性10.某兴趣小组利用工业废弃的铁铜合金制备碳式碳酸铜的简易流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沉降”反应中溶液与Na2CO3以不同方式或不同用量比混合不影响产品成分B.“过滤1”所得的滤液中的溶质主要为硫酸铜C.“滤渣”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铁D.“溶解”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11.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太阳能驱动的H2S分解装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在电解质溶液中从右向左定向移动B.乙中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溶液进入甲中将H2S转化为SC.丙中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e-+2H+=D.丁中在催化剂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生成H4[SiW12O40]和H212.在体积均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甲、乙中,起始投料量如表,在不同温度下发生反应:CO2(g)+C(s)2CO(g)。CO的平衡浓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容器n(CO2)/moln(C)/moln(CO)/mol甲0.10.30乙000.4

4A.曲线Ⅰ对应的是甲容器B.a、b两点所处状态的压强大小关系:9pa>14pbC.c点:CO的体积分数>D.900K时,若起始向容器乙中加入CO、CO2、C各1mol,则v(正)>v(逆)13.在常温下,向20mL0.10mol·L-1的Na2CO3溶液中滴加0.10mol·L-1的盐酸,溶液pH随滴定百分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A.在a点的溶液中,c(H2CO3)-c(CO)>c(OH-)-c(C1-)B.在b点的溶液中,2n(H2CO3)+n(HCO)<0.002molC.煮沸目是除去CO2,使突跃变大,冷却后继续滴定到终点D.若将0.10mol·L-1的盐酸换成同浓度的醋酸,当滴至溶液的pH=7时:c(Na+)=c(CH3COO-)14.为探究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和溶液浓度均为)。实验操作与现象①在水中滴加2滴溶液,呈棕黄色;煮沸,溶液变红褐色。②在溶液中滴加2滴溶液,变红褐色;再滴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③在溶液中滴加2滴溶液,变红褐色;将上述混合液分成两份,一份滴加溶液,无蓝色沉淀生成;

5另一份煮沸,产生红褐色沉淀。依据上述实验现象,结论不合理的是A.实验①说明加热促进水解反应B.实验②说明既发生了水解反应,又发生了还原反应C.实验③说明发生了水解反应,但没有发生还原反应D.整个实验说明对的水解反应无影响,但对还原反应有影响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15.以印刷线路板的碱性蚀刻废液(主要成分为[Cu(NH3)4]Cl2)或焙烧过的铜精炼炉渣(主要成分为CuO、SiO2少量Fe2O3)为原料均能制备CuSO4•5H2O晶体。完成下列填空:(1)取一定量蚀刻废液和稍过量的NaOH溶液加入到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三颈瓶中,在搅拌下加热反应并通入空气,待产生大量的黑色沉淀时停止反应,趁热过滤、洗涤,得到CuO固体;所得固体经酸溶、结晶、过滤等操作,得到CuSO4•5H2O晶体。①出用蚀刻废液制备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②检验CuO固体是否洗净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③装置图中装置X作用是_______。(2)已知该实验中pH=3.2时,Fe3+完全沉淀;pH=4.7时,Cu2+开始沉淀。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1.0mol·L-1H2SO4、1.0mol·L-1HCl、1.0mol·L-1NaOH。以焙烧过的铜精炼炉渣为原料制备CuSO4•5H2O晶体时,请补充完整相应的实验方案:取一定量焙烧过的铜精炼炉渣,_______,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晾干,得到CuSO4•5H2O晶体。(3)测定产品纯度。测定过程中发生下列反应:2Cu2++4I-=2CuI↓+I2;2S2O+I2=S4O+2I-。准确称取0.5000gCuSO4•5H2O样品,加适量水溶解,转移至碘量瓶中,加过量KI溶液并用稀H2SO4酸化,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0.100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的溶液19.80mL。则CuSO4•5H2O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16.对废催化剂进行回收可有效利用金属资源。某废催化剂主要含铝()、钼()、镍()等元素的氧化物,一种回收利用工艺的部分流程如下:

6已知:该工艺中,时,溶液中元素以的形态存在。(1)“焙烧”中,有生成,其中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2)“沉铝”中,生成的沉淀X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3)“沉钼”中,为7.0。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4)①滤液Ⅲ中,主要存在的钠盐有和Y,Y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②往滤液Ⅲ中添加适量固体后,通入足量___________(填化学式)气体,再通入足量,可析出Y。(5)高纯(砷化铝)可用于芯片制造。芯片制造中的一种刻蚀过程如图所示,图中所示致密保护膜为一种氧化物,可阻止刻蚀液与下层(砷化镓)反应。①该氧化物为___________。②已知:和同族,和同族。在与上层的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为+5价,则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17.两种方法对某工业废气(主要成分为)进行回收利用。(1)自驱动光电催化法,原理如图,步骤如下:

7Ⅰ.常温下,左池中的电解液是稀硫酸和少量KI的混合溶液,右池中的是稀硫酸。Ⅱ.持续光照条件下,表面会产生光生空穴()和光生电子,光生空穴会氧化:,左池溶液逐渐由无色变为棕色时,通入工业废气,溶液突然褪色变混,停止通气,滤出固体,待溶液由无色再次变棕时,再次通入工业废气,并不断循环。Ⅲ.实验过程中,右池持续通入。①结合化学用语解释Ⅱ中溶液颜色变化原因:_______。②若右池中只发生,不考虑其他反应,则右池溶液pH_______(填“不变”“变大”或“变小”)③装置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④实验中S的产率和电解效率接近100%。但的电解效率明显偏小,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写出两点)。电解效率的定义:(2)热解法制。将和的混合气体导入石英管反应器热解(一边进料,另一边出料),发生反应:。该反应可看成由反应Ⅰ和反应Ⅱ分两步进行,并且第Ⅱ步是决速步。反应Ⅰ:反应Ⅱ:常压下,按体积之比投料,不同温度时,其他条件不变,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和体积分数()如下表:温度/℃95010001050110011500.51.53.65.58.5

80.00.00.10.41.8①1150℃时,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②在950℃~1150℃范围内,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升高会发生变化,写出该变化规律并分析原因:_______。(3)对比上述两种方法,说明哪种方法更具优势并说明理由:_______。18.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的两位科学家,其中温度感受器的发现与辣椒素有关。辣椒素1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部分试剂或产物已略去)。已知:R1—CH2BrR1—CH=CH—R2,请回答下列问题:(1)A→B的反应类型____。(2)D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C的结构简式为____。(3)F→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4)G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有_____种(不含立体结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五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气体(5)如图是利用Wittig反应,设计的以溴化苄()为原料合成的路线。M

9①合成路线中a的反应条件为____。②写出反应b的化学方程式: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