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三版)》课件行政伦理学第五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第五章行政伦理监督5.1行政伦理监督概述5.1.1行政伦理监督的概念1狭义的行政伦理监督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制度化的行政伦理监督主体根据一定的行政伦理规范对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的行为所进行的监察、督察和指导。(1)从监督对象上看。行政伦理监督的对象包括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2)从监督主体上看。制度意义上的行政伦理监督主体是特定的,也就是制度所规定的主体。(3)从监督内容上看。行政伦理监督是一种规范性监督。(4)从监督层次上看。行政伦理监督是一种高层次性监督。
15.1行政伦理监督概述5.1.1行政伦理监督的概念2广义的行政伦理监督广义的行政伦理监督是指多元监督主体,通过制度化或者非制度的途径对行政组织及行政人员的行政伦理的监察和督察。(1)从监督主体上看。多元监督主体包括系统内的主体如执政党、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其他公共机构,还包括系统外的监督主体,如执政党外的其他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等政治性和社会性力量。(2)从监督途径上看。广义的行政伦理监督既包括制度化的途径和程序,也包括非制度化的途径,即多元监督主体可以运用多种有效途径进行行政伦理监督。(3)从监督方式上看。广义的行政伦理监督有他律和自律两种方式。
25.1行政伦理监督概述5.1.2行政伦理监督的作用1行政伦理监督的一般作用行政伦理监督作为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重要监督方式,对于规范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的行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行政伦理监督促进了公共行政价值的实现。(2)行政伦理监督促进了行政体系价值的实现。(3)行政伦理监督能够促进行政人员职业意识的强化。登哈特认为:“新公共服务承认,做公务员是一项社会需要的、富有挑战性的,并且有时是英勇的事业,它意味着要对他人负责,要坚持法律、坚持道德、坚持正义以及坚持责任。(4)行政伦理监督具有惩罚和激励作用。
35.1行政伦理监督概述5.1.2行政伦理监督的作用2行政伦理监督的现实作用行政伦理监督对我国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有重要作用。(1)加强行政伦理监督有利于加强人民民主政治建设。(2)加强行政伦理监督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方式。(3)加强行政伦理监督是保证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重要方式。(4)加强行政伦理监督有利于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
45.1行政伦理监督概述5.1.3行政伦理监督的特点我国的行政伦理监督有其自身的特点:监督主体的多样性监督对象的特定性和广泛性监督内容的广泛性监督过程的互动性
55.2行政伦理监督法制化5.2.1行政伦理监督法制化概述法制化是工业社会世界各国治理的基本思路,也是管理行政模式的基本思维方式,对于建构工业社会的法制化秩序产生了重要意义。顺理成章,伦理监督规范的法制化也就成了工业社会国家治理中的一个基本方式。对于我国而言,行政伦理监督的法制化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加强行政伦理监督法制化建设是完善行政伦理机制、推进行政伦理监督建设的必然选择。第二,加强行政伦理监督的法制化建设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相适应的。一个真正的善的目标和行为心态的形成,除了需要外在的约束,更需要内在的约束。首先,要培育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其次,要加强对行政人员伦理法规的教育和培训。再次,要对行政伦理监督的结果进行激励。
65.2行政伦理监督法制化5.2.2行政伦理监督法制化概述1美国美国的制度是建立在人性本恶的假设之上的。基于这一人性假设,法治的精神一直体现在美国的行政伦理监督方面。根据法治的思路,美国主要通过立法方式来完善行政伦理监督。美国对行政人员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法制化伦理监督是在1924年。这一年,美国国际城市联合会通过了第一个有关行政人员的伦理法规。从担负行政伦理监督职能的组织来看,美国建立起了专门的组织体系。法制化的行政伦理监督道路没有达到完美的结果,更不是完美的方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行政伦理监督的问题。
75.2行政伦理监督法制化5.2.2行政伦理监督法制化概述1韩国韩国是一个比较重视行政伦理监督的国家。由于受西方民主及其价值观的影响,行政伦理法制化监督也很典型。《大韩民国宪法》把国民利益作为其公共价值的基础,规定了公职人员应该为全体国民服务。这是韩国行政伦理监督的基本原则。韩国的行政伦理监督法律体系主要由两个比较重要的法律构成。1981年,韩国制定了《公职人员伦理法》,这一法律是贯彻和使韩国宪法价值具体化的重要法规之一。《防止腐败法》是一部最为重要的韩国行政伦理监督法律。
85.2行政伦理监督法制化5.2.2行政伦理监督法制化概述1日本在日本的国家和地方两类公务员中,有“一般职”公务员和“特殊职”公务员。前者是考试录用的公务员,后者是被选举出来的公务员。《国家公务员伦理法》规定了公务员的三条伦理原则:(1)职员应当确认自己是全体国民的服务者,而不是部分国民的服务者;不得利用从职务上获悉的信息为部分国民提供有利的服务,不得对国民予以不适当的不平等对待,必须公正地履行其职责。(2)职员在工作中要公私分明,绝不能利用其职务和地位为自己或自己所属的组织谋取私利。(3)当职员行使法律所赋予的权限时,不得收受该权限所涉及对象者的有可能招致国民的怀疑或不信任的赠与等。
95.2行政伦理监督法制化5.2.3我国行政伦理的法制监督第一阶段:萌芽阶段(1949——1978)第二阶段:初始阶段(1978——1989)第三阶段: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第四阶段:全面发展(进入21世纪后)总体而言,从目前的社会发展来看,世界各国都把行政伦理监督的法制化作为一个重要的、约束和规范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的机制。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行政伦理监督的法制化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对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保证各级领导干部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来为人民服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正如中共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一样: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因此,党和国家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105.3我国的行政伦理监督5.3.1我国的行政伦理监督体系1外部监督体系外部行政伦理监督体系是指由行政机关以外的监督主体的集合体所实施的监督过程的总和,主要进行权力监督、政党监督、社会监督等。(1)权力监督。其主要形式包括:第一,工作计划审议。第二,罢免。第三,质询。第四,调查、视察和执法检查。(2)政党监督。其监督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日常监督。第二,专门监督。第三,信访监督。(3)社会监督。社会监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询问、批评和建议。第二,申诉、控告和检举。第三,舆论监督。(4)司法监督。
115.3我国的行政伦理监督5.3.1我国的行政伦理监督体系1内部监督体系(1)一般监督。主要包括行政机关上下级之间的监督、职能监督和主管监督。(2)行政监察。行政监察是指政府系统内的专门监察机关对行政机关的工作所实行的全面监督。在我国,行政监察是指在行政系统中设置的专司监察职能的机关对行政机关、行政人员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综合行政行为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3)审计监督。审计监督的目的是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
125.3我国的行政伦理监督5.3.2我国的行政伦理监督机构的发展确立阶段从1950年10月至1951年7月调整阶段1954到1955恢复发展1982年后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监察工作在保证各级行政机关充分发挥其应有职能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监察和督察,督促政府有关部门整章建制,加强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另一方面,以廉政监察为重点,通过惩治腐败,严肃纪律,促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廉洁高效地履行职责。
135.3我国的行政伦理监督5.3.3我国的行政伦理监督机构的发展我国现行的行政伦理监督机制是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形成的,现阶段基本形成了全面有效的监督体系。由于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非常庞大,各组成部分之间也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行政伦理监督法制还存在着缺陷,概括说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缺乏有效协调多元行政伦理监督主体的整合机制。其二,需要继续完善行政伦理监督制度体系。其三,需要完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伦理监督方式。
145.3我国的行政伦理监督5.3.3我国的行政伦理监督机构的发展针对上述行政伦理监督的问题,应该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加以完善。第一,培育合作型行政生态,形成总体有效的协调机制。第二,保证行政监督机构相对于其他部门的独立性与权威性。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和监督的权威性有某种关联。第三,加强行政伦理监督制度的体系化建设。第四,形成有效的行政伦理监督策略模式。
15关键术语行政伦理监督内部监督体系外部监督体系行政监察行政法制监督权力监督政党监督社会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
16复习思考题1.简述行政伦理监督概念的内涵。2.论述行政伦理监督的作用。3.我国的行政伦理监督有哪些特点?4.简述美国的主要行政伦理监督法规。5.简述日本的主要行政伦理监督法规。6.简述韩国的主要行政伦理监督法规。7.简述我国行政伦理监督法制化的几个阶段及其成果。8.论述我国的行政伦理监督体系。9.简述我国行政伦理监督机构的发展。10.怎样完善我国的行政伦理监督?
17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