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说明书燃烧系统.doc

锅炉说明书燃烧系统.doc

ID:83110381

大小:1.13 MB

页数:36页

时间:2024-08-30

上传者:万里一叶飘
锅炉说明书燃烧系统.doc_第1页
锅炉说明书燃烧系统.doc_第2页
锅炉说明书燃烧系统.doc_第3页
锅炉说明书燃烧系统.doc_第4页
锅炉说明书燃烧系统.doc_第5页
锅炉说明书燃烧系统.doc_第6页
锅炉说明书燃烧系统.doc_第7页
锅炉说明书燃烧系统.doc_第8页
锅炉说明书燃烧系统.doc_第9页
锅炉说明书燃烧系统.doc_第10页
资源描述:

《锅炉说明书燃烧系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  锅炉说明书BOILERINSTRUCTIONB&WB-1903/25.40-M锅炉50-CG12100-0第四章燃烧系统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BABCOCK&WILCOXBEIJINGCOMPANYLTD2005年5月编制校对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日期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目录一、前言1二、燃煤设备2三、燃烧系统41.燃烧系统概述42.二次风的分配与控制53.DRB-4ZTM燃烧器和NOx喷口的冷却64.DRB-4ZTM型燃烧器结构及初始设定75.双通道NOx喷口(图4-3)116.环形风箱127.炉前油系统12四、调整与标定131.DRB-4ZTM燃烧器的初始检查132.NOx喷口的初始检查143.燃煤系统的初始检查15五、燃烧设备的启动161.启动前提条件162.燃煤设备的启动17六、控制与操作201.DRB-4ZTM燃烧器的风量平衡与调整202.双风道NOx喷口的风量平衡及调整233.制粉系统运行与操作254.DRB-4ZTM型燃烧器的运行和操作265.NOx喷口的运行和操作27七、停炉28八、维护与检修31九、故障排除33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一、前言本章主要叙述了具有开式大风箱前后墙对冲布置的配中速辊式磨煤机、正压直吹系统、燃用烟煤的DRB-4ZTM型低NOx双调风旋流燃烧器及其辅助设备(包括Nox喷口、开式环形风箱等)的结构、布置、操作和维护检修等内容。它是依据DRB-4ZTM型燃烧器及其他类似煤粉燃烧器的实际运行经验编制而成。在使用本燃烧器之前,操作者应完全熟悉本燃烧系统的特点和特定的使用条件、控制系统及相关设备,以保证设备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二、燃煤设备供给燃烧器的一次风粉混合物应具有适当的风温和通风量,安全保护应满足“NFPA85锅炉和燃烧系统规程”及其它相关规程的要求,更多的信息参见锅炉燃烧管理系统(BMS)的技术要求和磨煤机、给煤机及相关设备的运行说明书。锅炉控制系统应对每台磨煤机的给煤量和一次风量实现自动控制,合理的调节给煤量和一次风量对燃烧器的安全稳定运行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使燃烧器具有良好的运行状况,有效地控制NOx排放量及飞灰可燃物,进入每只燃烧器的一次风量及煤粉量应保持均匀。进入每台磨煤机的一次风应根据相应的给煤量进行调节,这对磨煤机的正常运行、合适的煤粉细度、煤粉的输送及燃烧器的正常运行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次风量过少不仅会使磨煤机不能正常运行,还会使煤粉在管道内及燃烧器喷口处的风速过低,如果管道内一次风速低于18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m/s会导致煤粉在管道中沉积,严重时还会引起煤粉着火及设备损坏,为了保持煤粉的输送速度不低于18m/s,磨煤机要始终保持足够的一次风量。不过,一次风量过大也会给设备运行带来一些问题。过多的一次风量会降低煤粉细度,增加飞灰可燃物,甚至会造成燃烧不稳,引发一些危险事故。一次风粉混合物从磨煤机输送到相对应的燃烧器,由于每台磨煤机从出口至燃烧器入口的煤粉管道长度及弯头数量都有些不同,以致每根管道的阻力也不相同,这样很可能造成每只燃烧器的一次风量不平衡。为了使进入各燃烧器的一次风混合物有一个合适的风煤比,除了进入磨煤机的一次风量应与磨煤机匹配外,还需要调平各管道的阻力,使各煤粉管道的一次风量基本保持均匀。因此,在磨煤机出口的煤粉管道上应安装节流装置以平衡各煤粉管道之间的一次风及煤粉流量,并达到允许的偏差要求。来自磨煤机的一次风粉混合物经过煤粉管道输送到燃烧器的入口弯头,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靠近弯头外边缘的一次风煤粉浓度较高,在入口弯头后燃烧器的一次风管内均装有偏导器和锥形扩散器。偏导器的作用是将燃烧器弯头外侧的浓度较高的煤粉气流导入锥形扩散器,锥形扩散器由内部中心锥体和外部的扩散体组成。来自偏导器的浓相煤粉气流与中心锥形体碰撞后分散到四周的扩散体,经过扩散体的煤粉气流沿燃烧器喷口内壁形成一股富燃料区气流,喷口中心为淡燃料区。这种形式的煤粉气流有利于提高一次风气流的的着火稳定性及烟气的排放性能。锥形扩散器和偏导器已经在燃烧器内安装就位,不需要再作调整。本工程配有36只DRB-4ZTM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煤粉燃烧器,分三层布置在锅炉的前后墙上,前后墙各18只,每层前后墙各6只。制粉系统为中速辊式磨煤机配冷一次风机正压直吹式系统,每台锅炉采用六台ZGM113G型中速磨煤机,每台磨煤机对应锅炉的一层6只燃烧器。正常运行时投运五台磨煤机可满足锅炉最大出力,一台作为备用。在燃烧器上方前后墙上各布置8只双通道NOx喷口,共有16只NOx喷口。投运的磨煤机台数,燃烧器数量与锅炉负荷关系可参考下表(设计煤种):锅炉负荷t/hBMCRBRL75%THA50%THA30%BMCRTHATHO煤耗(设计煤种)t/h241.6232.216811684221227投运磨煤机台数台5543255投运燃烧器台数台30302418123030煤粉细度R90%18.518.518.518.518.518.518.5磨煤机的型式、型号和出力²型式:中速辊式磨煤机²型号:ZGM113G型²单台磨煤机最大出力:~60.71t/h(按锅炉设计煤种)²煤粉细度:R90=18.5%²磨煤机出口风温:75℃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一、燃烧系统1.燃烧系统概述锅炉燃烧系统由DRB-4ZTM型低NOx双调风旋流燃烧器、NOx喷口、环形风箱和炉前燃油系统等组成,具体布置见图4-1。DRB-4ZTM燃烧器的设计可以保证煤粉的高效燃烧,并可大大地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燃烧器的功能是在燃烧器喉口以外适当的范围内建立一个稳定的着火点,并实现煤粉的完全高效燃烧。燃烧器的布置既有利于控制NOx的排放,又能满足煤粉完全燃烧所需的炉内停留时间。DRB-4ZTM燃烧器充分利用了空气分级燃烧的特点,煤粉喷口位于燃烧器中心区,可以有效地控制空气/煤粉在火焰根部的相互作用,二次风通过一次风道外侧的三个环形风道进入燃烧器,二次风量可以调节,其中少量的二次风进入环绕在一次风道外围的过渡区,以控制火焰中心富燃料区域的氧量,这有利于降低NOx排放量,在过渡区外环依次是内二次风区和外二次风区,二次风可分别进入这两个区域,通过可调轴向叶片产生旋转的二次风气流,控制空气与一次风的混合,再通过控制燃烧率及二次风量来降低NOx的生成量。二次风在燃烧过程中逐渐地与初期燃烧的产物混合,完成煤粉的燃烬,从而使NOx的生成达到最低限度。NOx喷口(也称为OFA或分级风喷口)利用分级送风的方式,将主燃烧器的一部分燃烧空气分流至NOx喷口,可进一步降低NOx的排放。B&W公司通过计算机模型,帮助确定NOx喷口的数量、标高、尺寸,以保证分级风与上部炉膛内烟气的最佳混合。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1.二次风的分配与控制来自鼓风机的二次风先经过空气预热器预热,通过装在二次风总风道上的风量测量装置和调节挡板控制进入锅炉的热空气量,然后热风被分配到位于前后墙的大风箱内,分别向燃烧器和NOx喷口供风,二次风和一次风均可自动调节,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煤粉燃烧时对理论空气量及过量空气的需求。不管锅炉负荷如何,锅炉的总通风量应≥25%额定工况时的通风量,以确保对锅炉的连续吹扫。大部分二次风通过DRB-4ZTM燃烧器进入炉膛,并通过位于燃烧器入口处的滑动调风盘分别进入燃烧器的内、外二次风通道内,每只燃烧器的滑动调风盘可以独立调节进入燃烧器的风量,滑动调风盘的位置是通过燃烧管理系统由一个线性电动驱动装置自动调节。另外,在每只燃烧器滑动调节盘后的二次风通道入口装有一个风量测量装置,它是一个靠背管式的测速管,有两个独立的汇流管,汇流管上有多个径向汇流支管,在两个引出管的端部连接一个差压表可以获得一个差压读数,每个差压读数代表相对应的燃烧器的风量指示。在锅炉试运行期间,利用这个压差指示来调整燃烧器的滑动调风盘位置,使进入各燃烧器的二次风量达到均衡,以获得最佳的燃烧效率和排放要求。但是,差压表测得的流量值不能并入自动控制系统使用。一小部分二次风进入与燃烧器喷口相邻的环形过渡区,在过渡区套筒上装有一个手动调风环用于调节过渡区的二次风量。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还有一部分二次风通过分隔风箱进入燃烧器上方的NOx喷口。每只NOx喷口装有一个控制风量的手动调风套筒,在锅炉投运后,进入NOx喷口的风量由装在NOx风箱入口分风道上的挡板根据锅炉负荷高低自动调节。为了控制NOx排放,在锅炉满负荷时,进入NOx喷口的二次风量应保持最大,随着锅炉负荷降低,风量应减少,供给每只NOx喷口的风量应均匀,在锅炉投运初期,通过风量测量装置对每只NOx喷口进行风量调平。1.DRB-4ZTM燃烧器和NOx喷口的冷却当燃烧器停运时,通过线性驱动装置将停运燃烧器的滑动调风盘调节到最小“冷却位置”,使燃烧器获得足够的冷却风,以避免停运燃烧器各喷口过热超温。每只燃烧器应安装三套热电偶,监测停运燃烧器的冷却风是否满足要求,其中一只热电偶装在一次风喷口端部,一只装在过渡区套筒外壁,另一只装在燃烧器外套筒上(详见图4-4)。这三只热电偶均位于燃烧器的喉口位置,热电偶的另一端由风箱引出,引出的方式要有利于避免在锅炉运行和维护期间将热电偶损坏。NOx喷口同样需要一个最小的冷却风量以避免过热。每只NOx喷口应安装两只热电偶,一只安装在中心区套筒靠近炉膛一端,另一只装在外套筒靠近炉膛水冷壁一端,这两只热电偶经NOx喷口外盖板引出到风箱外侧,引出的方式要有利于热电偶在锅炉运行和维护期间不被损坏。燃烧器和NOx喷口热电偶测得的温度应输送到锅炉的集控室,以便提供一个连续的温度值,用于仪表记录或报警。所有热电偶测得的壁温不得超过780℃,燃烧器和NOx喷口的“冷却位置”应在锅炉投运初期进行设定,并应满足热电偶测得的壁温低于最高允许温度的要求。在投运初期至完成“冷却位置”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的最终设定,必须连续地监测燃烧器和NOx喷口的热电偶温度。1.DRB-4ZTM型燃烧器结构及初始设定本节主要叙述了DRB-4ZTM燃烧器的结构及可调部件的初始设定,最终设定位置应根据锅炉试运行情况确定。并且应将最终设定的位置记录下来,制成表格作为一个永久性的记录加入到锅炉运行说明书中。DRB-4ZTM燃烧器配有双层强化着火的调风机构,来自环形风箱的二次风经过位于滑动调风盘与外套筒间的锥形口进入DRB-4ZTM燃烧器(见图4-2),燃烧器的滑动调风盘通过燃烧管理系统(BMS)由电动驱动装置自动调节到相应的设定位置。燃烧器共有三个设定位置:“冷却位置”、“点火位置”、和“正常运行位置”。滑动调风盘从关闭到开启的全行程约为305mm,靠近水冷壁两侧墙的燃烧器“正常运行位置”最初可以设定在全开位置,内侧四列燃烧器的“正常运行位置”设定为230mm.最终“正常运行位置”应根据锅炉试运行情况确定。所有燃烧器滑动调风盘的“点火位置”可初始设定为开启152mm,最终“点火位置”应在锅炉试运行期间根据油枪及主燃烧器的着火情况加以确定。滑动调风盘的“冷却位置”初始设定为开启102mm,最终“冷却位置”应在锅炉试运行期间根据热电偶监测的燃烧器温度来确定。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燃烧器二次风经过皮托管后分两股进入燃烧器的内外二次风通道,少量的内层二次风作引燃煤粉用,而大量的外层二次风用作已燃烧煤粉燃烬所需要的空气,使之完全燃烧。内外二次风通道由两个同心环形套筒组成,内二次风通道位于过渡区套筒外侧与内套筒之间,内二次风通道装有两级叶片,第一级为固定叶片,用于改善进入本区二次风的周边分布及减小内二次风压降,第二级叶片为可调旋转叶片,用于优化燃烧。燃烧器的外盖板上装有两个驱动装置,通过操纵这两个驱动装置控制滑环沿轴向移动来调节叶片的开启角度(指与燃烧器轴线的余角,以下相同)。当旋转驱动装置使拉杆向外移动时,内二次风轴向叶片开启角度减小,拉杆向前移动时轴向叶片开启角度增大,通过改变轴向叶片的开启角度可以改变内层二次风的旋流强度。由于内二次风的作用,沿着喷口处煤粉射流的边界产生局部回流,卷吸高温烟气,形成稳定的着火前沿。内二次风轴向叶片的最大开度为60°,最小开度为20°,调节范围为20°~60°。可调叶片的初始设定角度为30°,在试运行期间根据锅炉燃烧状况最终确定叶片的角度。可调叶片的最终设定位置一旦确定,在以后的锅炉运行中一般不需要再作调整。大量的二次风通过外二次风通道进入燃烧器,外调风器可使外二次风产生很强的旋流强度。燃烧器的外二次风通道位于内套筒与外套筒之间,外二次风通道内同样装有二级叶片,第一级叶片仍为固定叶片,用于改善进入本区的二次风的周边分布及降低外二次风压降,第二级叶片为可调旋转叶片,操纵装在燃烧器外盖板上的两个驱动装置可以调节燃烧器外二次风可调叶片的开启角度(指与燃烧器轴线的余角)。当旋转驱动装置使拉杆向外移动时,内二次风轴向叶片角度减小,拉杆向前移动时,轴向叶片角度增大,外调风叶片的最大开度为80°,最小开度为40°。调节范围为40°~80°,外二次风可调叶片的初始设定开度为60°,但最终设定位置应在锅炉试运行期间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根据锅炉燃烧状况确定。在外二次风可调叶片最终位置确定之后,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再进行调整。在燃烧器外盖板上还装有一个驱动装置,用于调节燃烧器过渡区调风环的位置,当旋转驱动装置使拉杆向外移动时,调风环位置开启,通过过渡区的风量增加。过渡区调风环的可调范围为0~150mm,所有燃烧器调风环的初始开启位置可设定为50mm。在锅炉试运行后再确定最终设定位置,以获得最佳燃烧工况。每只燃烧器均配备一套高能点火装置,可对各燃烧器实现自动点火。高能点火装置由点火激励器、点火杆、点火电缆、半导体火花塞、点火油枪及组合式推进装置等组成。推进装置可分别带动点火杆和点火油枪实现进退动作。点火装置的运行与维护参见《高能点火装置使用说明书》。每套高能点火装置上均装有一支点火油枪,可用来点火、暖炉、升压及引燃和稳燃所属的煤粉燃烧器。油喷嘴采用机械雾化方式,36支油枪的总出力按锅炉BMCR所需热量的20%设计。高能点火装置技术数据详见厂家说明书。锅炉点火过程按程控要求进行。油枪技术数据见下表出力油压恩氏粘度Kg/hMPaoE8002.5<3本燃烧器的结构设计在防磨及耐高温方面给予了充分的考虑。燃烧器的入口弯头采用HRC>48的耐磨铸钢材料制成。燃烧器出口暴露于高温辐射区域的零件均采用耐热钢制成,其中内、外调风套筒是由1Cr20Ni14Si2制成;一次风道及过渡区套筒出口段由ZG8Cr26Ni4Mn3N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高铬优质耐热铸钢制成;所有可调叶片均由耐热钢1Cr20Ni14Si2制成。燃烧器的荷重支承在风箱内的燃烧器支撑架上,支撑架的一端与水冷壁相焊,另一端与风箱的板壁相焊,其全部荷重通过风箱传递到水冷壁上。燃烧器可以随水冷壁一起膨胀,燃烧器喉口与水冷壁之间采用非焊接连接,可有相对微小滑动,各层燃烧器的膨胀量详见锅炉膨胀系统图。每只燃烧器应安装两套火焰监测装置,以监测燃烧器主火焰及油枪火焰,火焰监测器的输出信号应并入燃烧管理及安全保护系统,以确保锅炉启动、停运及正常运行具备安全合理的程序。1.双通道NOx喷口(图4-3)下面所述的是有关双通道NOx喷口的设计等内容。包括调风套筒、中心调风盘及可调叶片的初始位置设定。但最终的设定位置应在锅炉初期投运期间确定,位置设定完成后应将最终的设定数据记录下来并制成表格,附加在运行手册上。本燃烧系统在燃烧器的上方布置了16只双通道NOx喷口,前后墙各8只。二次风通过风箱进入NOx喷口。双通道NOx喷口利用空气分级燃烧的原理进一步控制烟气中NOx的生成量,其引入的空气及时地与炉膛内烟气混合,使进入炉膛上部的煤粉完全燃烧。NOx喷口中心风为直流风以保持进风的刚度;外环装有可调叶片,产生的旋转气流帮助空气与烟气充分混合,为煤粉的后期燃烧提供了必需的氧量,保证煤粉颗粒的充分燃烬,以控制飞灰中的含碳量。NOx喷口的风量由调风套筒及调风盘来调节。每只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双通道NOx喷口装有一个风量控制调风套筒,在盖板上装有传动装置,通过调节传动装置改变调风套筒的位置,以调节和均衡进入各NOx喷口的风量,调风套筒的全行程为330mm,向前移动为关闭。调风套筒的初始设定位置为开启150mm,以确保在锅炉启动和早期运行时NOx喷口有足够的冷却风。NOx喷口的荷重支承在风箱内的支撑架上,支撑架的一端与水冷壁相焊,另一端与风箱的板壁相焊,其全部荷重通过风箱传递到水冷壁上。NOx喷口可以随水冷壁一起膨胀。在NOx喷口盖板上装有调风套筒、中心调风盘以及调风叶片的驱动装置。热风经过NOx喷口入口处的锥形口进入NOx喷口,内外通道入口处装有一个环形皮托管测量装置。在锅炉试运行调整期间,每只NOx喷口就地给出一个风量指示。NOx喷口的外通道内装有一套可调旋转叶片,用于改善空气与炉膛烟气的混合强度。在外盖板上装有两套驱动装置,可以调节可调旋转叶片的角度,向前驱动两个传动杆,叶片角度(指与NOx喷口轴线的余角,以下相同)增大,叶片的开启范围为20°~90°,叶片的初始设定角度为45°。中心调风盘用于调节进入NOx喷口内通道的空气量。中心通道的空气为直流风,可以形成一股较强的射流穿过炉膛与炉膛的烟气混合。中心调风盘向前移动风门关小,调风盘的行程为250mm,推荐初始设定位置为全开。1.环形风箱本锅炉采用环形风箱,风箱尺寸为17.8m×24.9m×21m(高×宽×深)。风箱上部设有隔板将燃烧器区二次风和NOx喷口的供风隔开。主燃烧区二次风和NOx喷口的热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风风量分别是由风箱两侧墙处的二次风挡板来控制的,挡板前需装设测风装置,以测定进入主燃烧区和NOx喷口的风量。主燃烧区二次风和NOx喷口的热风挡板及其电动执行机构和对应的测速装置等本公司不供。1.炉前油系统 本工程炉前油系统是按锅炉BMCR工况所需热量的20%设计的,在进油管路上设有燃油快关阀、质量流量计等;回油管路上设有回油快关阀、回油调节阀等附件。燃油压力调节是通过调节回油调节阀的开度来实现的。每个油枪均设有油角阀和吹扫阀,油角阀和吹扫阀均为气动球阀,该设置可以实现油枪成组控制也可单个控制。有关点火条件等控制要求参考B&WB03029-04《直吹式开式大风箱超临界煤粉锅炉燃烧器控制系统导则》。一、调整与标定1.DRB-4ZTM燃烧器的初始检查在最初点火前,应对每只DRB-4ZTM燃烧器进行检查,以确认燃烧器的安装符合设计要求。A.检查燃烧器喉口与炉膛水冷壁开孔之间的间隙是否满足要求,燃烧器的定位是否准确。B.燃烧器的四个支腿在水平支撑架上应能自由滑动,限位板与支架间要留有适当的间隙。C.检查燃烧器喉口处滑动密封环和密封绳是否已经就位。D.检查外调风旋转叶片、内调风旋转叶片、过渡区调风环及燃烧器滑动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调风盘在其行程范围内应操作灵活,不得有卡死现象,然后再将这些可调节部件置于推荐的初始设定位置。确认燃烧器二次风调风盘电动驱动装置能正常工作。A.检查燃烧器热电偶是否可以正常工作,风量测量装置的引出管与微差压压力表的连接是否正确,压力表是否已经校正到0位。每台燃烧器的一次风喷口外壁、过渡区套筒前端筒壁及外套筒前端筒壁上应安装热电偶。其中一次风喷口外壁的热电偶已在燃烧器制造过程中安装完毕,另外两只热电偶需在工地安装。热电偶引线由盖板引出,用来测量锅炉运行中停运燃烧器的金属温度,防止过热。B.检查高能点火装置的安装是否合适,燃烧器外二次风叶片等相邻部件不能影响推进器及点火油枪的正常运行,确认锅炉点火系统是否已根据点火运行要求校验完毕。C.检查火焰监测装置及相关设备是否已安装就位,并已进入可用状态。D.检查燃烧器与平台及相邻设备之间是否保持一定距离,以适应锅炉的膨胀要求。E.所有二次风挡板和其它挡板、阀门及与燃烧系统相关的控制设备必须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这些设备的动作、行程、显示位置与实际位置是否一致等。F.高能点火装置电路要处于良好状态,打火自如,油枪不能堵塞,油路不能泄漏,推进装置进退灵活,火焰检测器要反应正确、灵敏。无论在哪一组燃烧器上,同组的点火装置都能同时动作点火。燃烧器点火及停用前,点火杆及油枪要预先伸入燃烧器,点着并烧烬煤粉。紧急停炉不要投入油枪。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A.检查烟气取样管及测量烟气的O2、NOx、和CO的仪表装置在锅炉出口是否已安装就位,并处于可用状态。在燃烧器试运行期间需要对这些仪表装置进行调整,以使燃烧达到最佳效果。检查飞灰取样管是否已连接就位。1.NOx喷口的初始检查点火前,应对每只双通道NOx喷口进行检查,以确保NOx喷口的安装符合设计要求。A.检查NOx喷口与炉膛水冷壁开孔之间的间隙是否满足要求,NOx喷口的定位是否准确。B.NOx喷口的四个支架在水平支撑架上应能自由滑动,限位板与支架间要留有适当的间隙。C.检查外通道旋流叶片、内通道中心调风盘、调风套筒在其行程范围内操作灵活,没有卡死现象,然后再将这些可调部件置于推荐的初始设定位置。D.检查NOx喷口风量测量装置的引出管与微差压压力表的连接是否正确,压力表是否已经校正到0位。检查热电偶是否可以正常工作。E.检查NOx喷口与平台及相邻设备之间的间隙是否合适,以适应锅炉的膨胀要求。F.检查NOx喷口喉部的密封填料是否就位。G.用户应在每台NOx喷口的喉部套筒、内套筒外壁上安装热电偶(见图4-5)。引线由盖板引出,用来测量锅炉运行中停运NOx喷口的金属温度,防止过热。所有壁温不得超过780℃。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1.燃煤系统的初始检查在磨煤机投运之前,必须进行以下方面的检查:A.根据相关设备的运行说明书,确认给煤机、原煤切断阀、磨煤机、润滑油系统、密封风机、一次风机及管道、挡板、煤粉管道、阀门和控制系统已进行了正确安装、维护和检验,并处于可用状态。B.一次风测量装置必须标定,以便为磨煤机和燃烧器建立一个必需的风煤比。C.所有煤粉管道上安装的快速切断阀必须密封严密,以防止煤粉泄漏。一、燃烧设备的启动1.启动前提条件在系统启动之前应具备一定的启动条件。通常应满足下列前提条件。燃烧管理系统的特殊要求参见相关的技术规范。注意事项:在本章中前文所规定的技术要求未满足前不允许启动燃烧设备。A.锅炉启动的前提条件已满足,且水位正常和建立了一定的流量;B.燃烧器和NOx喷口的旋流叶片及调风盘等可调节部件已置于适当的位置(初设值或试运行中确定的位置)。在锅炉吹扫、点火、和投粉过程中应维持同一设定位置;C.检查锅炉空气/烟气管道,确认所有人员在锅炉外部,锅炉烟道、风道、风箱、炉膛、对流烟道、空气预热器、风机及烟气净化设备内无可燃材料和无关材料;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A.检查鼓风机、引风机暖风器和空气预热器,按照相关使用要求启动这些设备;B.任何情况下,如果供给锅炉的所有燃料切断,则应立即对炉膛内可燃物进行吹扫,吹扫风量不少于锅炉额定负荷时空气质量流量的25%。吹扫时间不小于5分钟,在锅炉吹扫期间,所有自动调节挡板应处于开启位置;C.在第一组燃烧器点火前,首先应对炉膛进行吹扫。当第一组燃烧器点火完成后,应继续保持对炉膛的吹扫,在点火期间的整个过程中,最低吹扫风量应不少于锅炉额定负荷时空气质量流量的25%,其它点火条件还要满足NFPA85规程要求及B&WB03029-04《直吹式开式大风箱超临界煤粉锅炉燃烧器控制系统导则》的要求。D.从开始点火至油阀关闭的过程中,点火燃油的压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以保证燃油雾化良好,便于电火花点燃油雾。E.在锅炉第一次点火前,通过演示风机和燃料系统的跳闸,确认所有风机及燃料安全联锁系统处于可操作状态,此时燃料系统阀门的设置必须有效防止燃料进入锅炉。演示完毕后,在点火前应对机组再次进行吹扫。F.关闭油枪的初期,油枪中有可能存在尚未燃烬的燃油,在进行油枪残油吹扫的同时仍需要投入点火器。要确保高能点火器正确运行,只能用一个高能电火花点火器点燃一支油枪,决不允许用已点燃的油枪去引燃另一支油枪。当油枪投入运行时,油枪着火后,点火杆应立即退回。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油枪停投断油后,应立即吹扫油管路,吹扫完毕后,再退出油枪,倘若关闭吹扫阀门前火焰检测器指示油枪有火焰,应继续吹扫油枪管路。1.燃煤设备的启动在上述启动前提条件和要求具备后,一般情况下,可以按照下列步骤启动制粉系统:A.给煤机、磨煤机及相关的辅助设备必须准备就位,煤仓内原煤充足,接通密封风,关闭热风挡板,开启调温风挡板;B.煤粉管道上的快速关断阀处于关闭状态;一般来说,应将一台磨煤机所对应的同层六台燃烧器同时投入运行,使供给锅炉的燃料和燃烧空气沿炉膛宽度方向处于均衡状态,以获得比较均匀的热力分布。将一台磨煤机对应的六台燃烧器全部投运还可以避免煤粉泄漏到未投运燃烧器所对应的煤粉管道内,产生积粉并引起煤粉管道着火;C.对即将进行点火的燃烧器,其滑动调风盘应设置到点火位置,以使燃烧空气量达到点火需要的空气量;一般来说,在启动初期,锅炉负荷低于25%额定负荷运行时,应让未投运燃烧器的滑动调风盘位于点火位置,以有利于对锅炉的连续吹扫。必要时,未投运燃烧器的滑动调风盘可适当关小,以满足投运燃烧器对风量的需要,改善燃烧状况。在完成锅炉吹扫后,NOx喷口进风管道上的风量控制挡板应关到最小冷却位置。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当锅炉负荷等于或高于25%额定负荷时,应进一步关小停运燃烧器的滑动调风盘,以满足运行燃烧器对空气量的需要。进入锅炉的总风量最少不应低于锅炉额定负荷时25%的风量,停运燃烧器滑动调风盘的位置由装在燃烧器上的热电偶反馈温度来确定;NOx喷口调风套筒的设置应按本章三第5节进行,以满足NOx喷口的冷却要求,在燃烧调整工作进行完毕后,才允许加大NOx喷口的风量。A.检查燃烧器内外旋流叶片、滑动调风盘及过渡区调风环位置是否合适;检查NOx喷口旋流叶片及中心调风盘的位置是否合适;B.确认锅炉启动的全部启动条件是否已满足点火和投粉要求;C.按程序启动将要投粉的各燃烧器组的点火器,通过火焰监测装置和肉眼观察油枪火焰,并确认油枪有油火焰。通常同一台磨煤机对应的燃烧器的所有油枪应全部投入。投粉时,最好将首先要投粉的燃烧器组之上的另一层点火器也投入运行;D.来自空预器的热风达到磨煤机与燃烧器所需要的温度后,启动一次风机,建立磨煤机一次风流量。启动磨煤机并开启磨煤机出口煤粉管道上的快速关断阀,根据需要增加一次风量,保持煤粉管道内的一次风流速不低于允许值。E.启动给煤机,煤粉/空气混合物大约在1.5-2分钟内达到相应的燃烧器,不同类型的磨煤机以及磨煤机内是否存在剩余煤粉将影响风粉混合物达到燃烧器的时间,一次风进入燃烧器后大约5秒钟内就会着火,如果10秒种内燃烧器出口一次风未着火,应立即关闭快速关断阀、给煤机、磨煤机和高能点火装置应跳闸。如果此时其它燃烧器尚未投运,应重新对炉膛进行吹扫。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A.一旦煤粉在最小煤粉流量下着火并稳燃,立即提高磨煤机出口温度并将燃烧器滑动调风盘调到正常运行位置,维持一次风流量不低于最小一次风流量。一次风混合物温度过低可能会导致磨煤机堵塞和燃烧器着火不稳定。B.根据汽轮机和发电机的有关规定逐步增加磨煤机负荷或投运另外的磨煤机,参照有关的性能曲线增加锅炉风量。C.分别通过肉眼观察和火焰监测器确认火焰是否稳定,如果油枪停投后,燃烧器火焰仍能保持稳定燃烧,此时可以停投油枪。应通过运行经验建立一套不投油稳燃的指导方针。从运行方面来说,至少需要有两台磨煤机投入运行且单台磨煤机负荷在60%以上,磨煤机出口一次风粉混合物温度符合设计要求,二次风温达到204℃以上,主蒸汽流量不低于额定负荷的20%,具有稳定的火焰。D.在初始启动过程中,仅在必要时适当调整燃烧器滑动调风盘和旋流叶片的位置以改善火焰状况,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初始启动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燃烧器的调整。在锅炉满负荷运行时对燃烧器进行调整才能获得最佳效果。一、控制与操作燃烧器控制的设计应使所有风量和煤粉量都能自动控制,详见B&WB03029-04《直吹式开式大风箱超临界煤粉锅炉燃烧器控制系统导则》。燃烧系统上所有设备,如燃烧器、NOx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喷口、阀门、二次风系统,应经过彻底检查,以确认它们装配合适,符合图纸要求并处于可用状态。所有测风装置,应经过标定并作好“压差—流量”曲线,以便控制系统使用。各调节控制用的阀门、挡板的实际位置和指示位置应正确吻合。1.DRB-4ZTM燃烧器的风量平衡与调整为了使锅炉达到最佳排放要求,需要对DRB-4ZTM燃烧器及NOx喷口分步进行调整。首先,燃烧效率与制粉系统密切相关。检查每台磨煤机的一次风流量,将磨煤机的通风量调整到设计值;调整磨煤机的分离器,必要时需对磨煤机进行维修,以达到合格的煤粉细度及要求的出力。每根煤粉管道上应安装节流装置或孔板,保证对应于同一台磨煤机的每根煤粉管道内的风粉分配均匀。第二步,调整DRB-4ZTM燃烧器,使其不仅达到最佳燃烧工况而且NOx排放最低。在初期燃煤运行过程中,应在锅炉具有稳定的满负荷,燃烧器全部投运的情况下确定所有燃烧器的内外可调叶片、过渡风调风环及滑动调风盘的位置。NOx喷口的调风套筒可以预先设定在中等开度(参见本章三之5节),以便更好地评估燃烧器的调整效果。在燃烧器的调整过程中,应通过监测锅炉烟气中NOx、CO及O2的排放量,对燃烧器可调机构的位置设定与锅炉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估。然后采集飞灰取样进行飞灰可燃物分析。随着燃烧调整的进行,要随时观察燃烧器区及上部炉膛的火焰状况及结焦情况。内调风叶片的作用是在煤粉火焰根部形成一个稳定的回流区,叶片角度通常设定在20°-40°范围内,开度过大会降低火焰的稳定性,但是内叶片开度如果小于20°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会引起内二次风区积灰造成气流阻塞,并可能导致燃烧器过热。外二次风调风叶片通常设定在60°左右,如果开启角度大于70°会降低着火稳定性,小于50°会使火焰产生扰动。要注意:当对叶片位置进行调整时,改变任意一只燃烧器的设定位置将会改变其它燃烧器的风量分配和运行特性,一旦燃烧器的叶片调整完成后,一般情况下,以后不需再做调整。所有燃烧器叶片的设定位置应基本保持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各燃烧器间火焰形状与性能的重大差异是由于二次风量或一次风粉分配不均匀而引起的。调整过渡区调风环位置同样可以改善火焰的稳定性和烟气的排放。所有燃烧器的过渡区调风环的设定位置应尽可能保持一致。在燃烧器内外叶片和过渡区调风环调整到最佳燃烧及排放状态后,再按照下列步骤调整滑动调风盘的位置以均衡二次风量的分配。A.DRB-4ZTM燃烧器二次风道内的皮托管可以提供与每只燃烧器的二次风量相对应的压差值,该差压值可用于帮助平衡二次风量的分配及改善燃烧特性,风量的平衡需要考虑几方面的因素:风量平衡应在燃烧器等于或接近额定出力,即在二次风量较大时进行,这样可以获得较大的差压和较高的精度;在使用前应对每只燃烧器的差压表进行校验;各燃烧器旋流叶片的设定应尽可能一致。然后,在全部燃烧器的滑动调风盘按本章第五、三节进行初步设置后,再开始燃烧器滑动调风盘的调整。B.读取各燃烧器的风量差压值,紧接着再查取前后墙风箱静压、二次风温、二次风流量和炉膛压力值。C.将获取的皮托管压差值制成表格,计算每个压差值的平方根并将其作为流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量指示,再计算各压差值平方根的平均值。每只燃烧器压差值的平方根与所有燃烧器的平均值之差不应超过±5%,否则,风量多的燃烧器的滑动调风盘应适当关小,使更多的二次风量进入其它燃烧器。注:减小燃烧器滑动调风盘开度可能会大大地增加风箱与炉膛之间的压差,导致燃烧器供风不足。因此,需要小心地操作以避免滑动调风盘关闭过量,任何时候滑动调风盘的位置开度不要小于40%。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其它燃烧器滑动调风盘的位置设定情况,每次只能对1只或2只燃烧器的滑动调风盘进行小量调整。在调整过程中,风箱与炉膛之间的压差增加量不要超过38mm水柱。A.当燃烧器滑动调风盘的位置变化较大时,需要对相应燃烧器的可调叶片做某些调整,以使燃烧器获得良好的火焰稳定性和燃烧特性。B.上述操作有助于各燃烧器之间二次风量的调平。在进行上述操作的同时,应对省煤器出口烟气中的O2、CO和NOx进行监测。适当增加炉膛两侧墙水冷壁附近的氧量有利于进一步减少烟气中CO排放和降低飞灰可燃物,每次对1只或2只燃烧器做适当调整对改善烟气排放是非常有效的。同时需要对NOx喷口的供风进行调整以平衡O2量分配。1.双风道NOx喷口的风量平衡及调整燃烧器调整完成后,还要对NOx喷口做一些调整。这些调整同样需要锅炉在满负荷运行时,即进入NOx喷口的风量比较大的情况下进行,均匀的风量分配及最佳的NOx排放需要分别对NOx喷口的调风套筒、中心调风盘及旋流叶片进行调整,这些可调部件的综合作用会对进入每只喷口的风量以及空气进入炉膛时的离散率产生较大的影响。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NOx喷口的调整应首先进行中心调风盘和旋转叶片的调整,并评估调整对NOx及CO排放、炉膛上部火焰及对结焦产生的影响。风量的大小及可调部件的设定位置直接影响着NOx喷口气流与炉膛烟气的混合,增加叶片的旋流强度或减少中心风会降低气流的穿透力,并增强喷口附近气流的混合。精细的调节应基于对省煤器出口烟气的多点测量数据来确定,以保证NOx和CO的排放最小及过量空气的平衡。在NOx喷口的调整过程中,中心调风盘及旋转叶片的设定位置应相对一致。NOx喷口可调叶片及中心调风盘的初步调整工作完成后,再按照下列步骤调整NOx喷口的调风套筒:A.NOx喷口风道内装有皮托管,可以提供与每只NOx喷口的风量相对应的压差值,该差压值可用于帮助平衡风量分配及改善燃烧性能,在调整前应对每只NOx喷口的差压表的零位进行校验。B.读取每只NOx喷口的风量差压值,然后再分别测得NOx喷口风箱静压、风温、风流量和炉膛压力值。C.将皮托管测得的压差值制成表格,计算每个压差值的平方根,并将其作为流量指示,再计算各压差值平方根的平均值。每只NOx喷口压差值的平方根与上述平均值之差不应超过±5%,否则,风量大的NOx喷口的调风套筒应适当关小,使更多的风量进入其它NOx喷口。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注:过量地关小NOx喷口调风套筒、旋转叶片及中心调风盘的开度可能会大大地增加NOx喷口风箱与炉膛之间的压差,并会引起锅炉供风不足的问题。因此,任何调风套筒的开度都不应小于35%。在调整过程中,风箱与炉膛之间的压差增加量不要超过38mm水柱。以上步骤主要用于平衡各NOx喷口的风量,在进一步调整前,将NOx喷口已经进行的设置制成表格。应用测得的NOx排放数据评估NOx排放值与NOx喷口风量分配之间的关系,以实现最低的NOx排放值。各NOx喷口皮托管测得的压差值不需要保持完全均衡,因为NOx喷口可调机构的优化设定是基于锅炉的NOx排放值最低,而不是其压差值的均衡。总而言之,NOx喷口可调部分的的最终设定位置应以保证最佳排放性能为准。在上述NOx喷口的调节完成之后,应通过对省煤器出口烟气的分析再进行燃烧器的精细调节。此时燃烧器的精细调节是指在锅炉满负荷运行及NOx喷口的风量已调至理想数据的条件下,对燃烧器可调部件的少量调整。对燃烧器滑动调风盘和内调风叶片做进一步调整特别有助于使火焰更稳定,使排放达到最佳状态。下一步应通过调节NOx风箱进风管道上的风量调节挡板建立进入NOx喷口的空气量与锅炉负荷的关系,同时确定最佳过量空气系数与锅炉负荷之间的函数关系。上述关系是在锅炉负荷变化范围内,在满足最佳排放值的条件下,通过试验确定的。在试验期间,NOx喷口的调风套筒、燃烧器和NOx喷口的手动可调部件的设置不要随意改变。最终的过量空气系数与锅炉负荷关系曲线应供燃烧控制系统使用。1.制粉系统运行与操作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磨煤机一次风挡板用于控制供给燃烧器的一次风流量,通过给煤机调节给煤量,装在煤粉管道上的快速关断阀将来自炉膛的高温烟气与磨煤机和相关设备隔离,并可以快速可靠地切断供给燃料。这些快速关断阀通常只有两个运行位置,即全开或全关,它不能用于调节供给燃烧器的煤粉量,一次风风/煤比和风粉混合物温度应满足磨煤机及燃烧设备的要求。通常一次风风粉混合物温度在75~80℃,温度过高容易造成燃烧器一次风喷口结焦,并增加磨煤机着火的可能性;温度过低会导致煤粉干燥不足和磨煤机堵塞及燃烧器着火困难。一次风量过多不仅会降低煤粉细度,还会引起燃烧器着火不稳定,飞灰可燃物过高以及增大对燃烧器的磨损;过低的一次风会导致煤粉管道堵塞,引发着火,以及空气在磨煤机内流速缓慢,煤粉喷出燃烧器时分布不均匀等问题。在启动和正常停运每一台磨煤机以及在低负荷情况下需要稳定煤粉火焰时必须投入油枪。影响煤粉燃烧器着火稳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次风量和风温前面已论述过。另外,煤粉的着火特性是主要因素,其中包括煤粉挥发份、灰分和水分的数量。低挥发份或高灰分及高水分煤会降低着火稳定性,锅炉负荷和磨煤机负荷的高低以及哪几层燃烧器投运都会影响火焰的稳定性。用户应通过初期的锅炉燃煤运行情况,合理的评估煤粉的着火稳定情况,以便建立应在何时停、投油枪的运行规程。进入燃烧器煤粉量的控制以及进入燃烧器和NOx喷口的风量控制应由已经调试好的燃烧自动控制系统来实现。当燃料或空气的自动操作无法投入或运行不够理想时,两者应同时使用手动操作。对于燃料和风量控制的操作都应使用同一种模式,要么两者都使用手动操作或者都投入自动操作。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1.DRB-4ZTM型燃烧器的运行和操作燃烧器的给粉量,由磨煤机的出力决定,操作者可根据燃烧器的负荷要求来调整给煤机的输煤量和一次风量。磨煤机出口处的快速关断阀在燃烧器运行时须全开,停运时要全关,不能用此阀来调整煤粉量。磨煤机出口风温应控制在~77℃,每只分离器出口的煤粉细度均应满足设计要求,即R90≤18.5%,否则将影响锅炉的效率。煤粉管道中的一次风份额一般控制在20%左右。过多的一次风将影响煤粉的细度和燃烧稳定性,并增加磨损。过少的一次风量将引起堵磨,煤粉在管中的沉降及堵管。当锅炉负荷变化而需要投运或停运燃烧器时,正常情况下应将风箱中同一台磨煤机所带的燃烧器同时投入运行或停运。除煤粉浓度对着火及燃烧稳定有很大影响外,内、外调风器旋流叶片的开启位置也是很重要的,它决定了燃烧器二次风的阻力及二次风的旋流强度,因此也影响到煤粉气流的着火与稳燃。在锅炉满负荷试运行时,将内、外二次风轴向叶片调整到最佳开度,在此后运行中,无论燃烧器是否投入运行或燃烧器负荷是高是低,一般不要改变已经调好的二次风轴向叶片开度。当锅炉负荷变动时,应根据锅炉负荷对O2含量及过量空气系数的要求,通过总风道上的调节挡板调节及控制进入锅炉的总二次风量,再由风箱入口处的调节挡板调节分别进入燃烧器区和NOx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喷口的二次风量。对于每一只燃烧器,进入燃烧器的二次风量,是通过位于内外二次风通道入口处的滑动调风盘来调节的。同一层燃烧器的滑动调风盘应调至大致相同的位置,以使进入到同层燃烧器的二次风量大致相同。滑动调风盘的外侧装有线性电动驱动装置,其位置应通过燃烧管理系统由电动驱动装置来控制。滑动调风盘有三个设定位置,即点火位置、停运冷却位置和正常运行位置。在磨煤机投、停切换时,为防止磨煤机停运时造成积粉,应及时开启停运磨煤机的吹扫风或旁路风对停运的燃烧器进行吹扫,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1.NOx喷口的运行和操作进入NOx喷口的风量由风箱入口处的调节挡板控制。在锅炉投运初期,NOx喷口不投入运行,但必须送入适当的风量,以冷却NOx喷口。此时由于NOx喷口未投入,可适当加大未投运层燃烧器的冷却风量。随着锅炉负荷的增加,炉内煤粉量的加多,根据炉内氧量水平的多少,NOx喷口可以相应地逐渐增加送风。一般说来,在锅炉投运初期NOx喷口进风管道上的风量控制挡板的开启位置由装在NOx喷口上的热电偶所测得的温度来确定。当锅炉负荷≥50%时,NOx喷口相应地送入对应的风量,以满足炉内煤粉后期燃烧所需要的氧量。特别应注意的是,当上一层或上二层的燃烧器未投运时,为及时补充煤粉后期燃烧所需的氧量和减少未投运层燃烧器区域水冷壁结焦的可能性,应适当加大紧邻投运层的未投运层燃烧器的风量;同时,应适当减少NOx喷口的风量。在炉膛的吹扫过程中,OFA系统也要参与运行。一、停炉1.停止原煤供给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下列程序仅为一般常用规则,燃烧管理系统和磨煤机运行的某些特殊要求参见相应的技术规程。正常停运A.降低锅炉负荷至最低稳燃负荷,随着锅炉负荷的降低,逐步关闭磨煤机,以保持运行燃烧器在最低稳燃水平之上运行。保持一定的锅炉通风量和过量空气,最低通风量不应低于满负荷通风量的25%。随着负荷的降低,将NOx喷口的风量减少到最小冷却风量,必要时投入油枪以确保火焰稳定。B.正常的停运程序与启动程序相反。通常应首先启动停运磨煤机相对应的所有点火器和油枪,再同时停运与该磨煤机相对应的燃烧器。C.将磨煤机负荷降低到最低负荷运行,保持煤粉管道内的风速最小不低于有关技术规程的规定值,然后将相对应的燃烧器的滑动调风盘调整到“点火位置”,减少进入燃烧器的二次风量。D.在停止给煤之前,通过调温风控制挡板调低磨煤机出口温度,以便冷却磨煤机。E.关闭给煤机,但磨煤机与点火器仍需要维持运行一段时间,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磨煤机内的存煤量。F.如有必要,可以通过提高一次风量吹扫磨煤机,这将有助于清除磨煤机及煤粉管道内的剩余煤粉。G.减少一次风量,按照磨煤机运行说明书的要求关闭磨煤机。H.关闭快速关断阀。保持磨煤机最小通风量直到快速关断阀完全关闭,然后解列磨煤机。快速关断阀的关闭可防止炉膛内热烟气回流到磨煤机内。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A.在关闭快速关断阀后,停投点火器和油枪。在点火器和油枪退出后,其相应的燃烧器滑动调风盘应关闭到冷却位置。B.按照上述方式继续关闭其它磨煤机及相关的燃烧器。C.在切除磨煤机过程中,如果仍在投运的燃烧器火焰不稳定,其对应的燃烧器点火器必须投入运行,最佳的运行方式是在停运最后一层燃烧器时,将其上层燃烧器的点火器和油枪也投入运行,以保证完全燃烧。D.在锅炉火焰全部熄灭后,立即对锅炉进行吹扫,其吹扫时间不少于5分钟,吹扫风量应等于或大于锅炉满负荷通风量的25%。E.如果锅炉停运后需要处于热备用状态,则应关闭风机,但此时仍需要少量的空气维持对锅炉的通风,以防止残余可燃物的积聚,为此,应将有关烟、风道的挡板略为开启,以提供一定的自然通风量。如果锅炉需要快速冷却,应将风机保持在一定的风量下继续对锅炉进行通风,风量的大小应与推荐的锅炉机组冷却速度相适应。注意保持适当的炉膛引风,以避免风机马达超载。紧急停炉或跳闸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某些不安全的运行状况需要采取不同于正常停炉程序的措施,紧急停炉或跳闸的条件及停炉程序详见NFPA85规程及B&WB03029-04《直吹式开式大风箱超临界煤粉锅炉燃烧器控制系统导则》。根据锅炉发生问题的性质,确定是整个锅炉紧急停运(跳闸),还是限于个别点火器组或磨煤机单元紧急停运。通常,当锅炉联锁装置动作的条件发生时,应启动MFT,快速切断供给锅炉的燃料。当个别磨煤机单元出现故障时,只需该磨煤机单元对应的燃烧器跳闸。无论何种情况,紧急跳闸都会导致煤粉管道上的快速关断阀关闭,其结果是磨煤机和燃烧器管道中剩余煤粉没有被吹扫清除。当磨煤机在非正常情况下跳闸后,部分残余煤粉仍停留在磨煤机内,一部分煤粉可能会沉降在煤粉管道及燃烧器喷口处,这些积粉可能会导致燃料的自燃甚至爆炸。因此,应按照相关规程及时对管道内的积粉进行清理。为了防止煤粉在燃烧器管道内着火和在喷口处结焦的潜在危险,已跳闸的磨煤机应尽可能快地恢复到正常的启动和停运程序,以对磨煤机和燃烧器管道进行吹扫。一、维护与检修1.DRB-4ZTM燃烧器调风器组件除煤种发生较大变化外,燃烧器的内外可调叶片通常不需要定期调整。如果运行情况需要对可调叶片进行一些调整,那么应按照下列方法保持叶片的可调性。首先,在锅炉热态运行时,应对停运燃烧器的内、外可调叶片的灵活性进行检查,在锅炉小修期间,再认真检查调节不灵活的燃烧器的损坏程度,如发现有卡死、碰撞等此类问题要及时处理,修理或更换已损坏的零件。要注意,不要随意改变叶片的设定位置,这样会使已完成的优化燃烧的调整工作失去作用。燃烧器维护完成后,调节机构应恢复到先前确定的最佳设定位置。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燃烧器调风器及相关连接件要每年进行一次检查,燃烧器是否由于过热产生了弯曲变形及焊缝开裂,如有必要应对燃烧器进行维修,以保持燃烧器部件的完好。油枪燃油及煤粉在燃烧器套筒上沉积并着火会导致燃烧器过热,检查油枪和燃烧器一次风喷口是否损坏或阻塞。锅炉运行时,停运燃烧器冷却风不足也会导致燃烧器烧坏,参照本章三第4节通过热电偶温度确定冷却风量。在每年锅炉小修期间,要对燃烧器的外套筒与水冷壁开孔之间的滑动密封装置进行检查,如有必要应对密封绳进行更换并牢固定位。检查燃烧器支撑部件,以保证燃烧器支撑符合要求,并能前后膨胀。在锅炉试运行后,过渡区调风环一旦设定了最佳运行位置就不需要再作调整。电驱动装置推动的燃烧器滑动调风盘用于平衡各燃烧器的风量分配,在锅炉运行初期已对滑动调风盘的位置进行了必要的设定,在燃烧器维护期间,应对滑动调风盘的灵活性进行检查,但不要随意重新设定其“冷却”、“点火”、“正常运行”位置,燃烧器维护完成后,这些滑动调风盘要恢复到此前设定的位置,并应制成表格以备后用。2.燃烧器入口弯头/喷口及其它部件的维护A.燃烧器易磨损件的磨损程度与燃煤含灰量、灰的成分、煤粉通过量及一次风粉混合物的速度密切相关。入口弯头、一次风道及喷口和导向器、均流装置等部件,每次小修及大修均要检查其磨损情况,并对所有检查作好记录。应特别注意是否由于易磨损部位的损坏引起煤粉逸漏到风箱内。如未能及时发现这些损坏的部位就会导致风箱内着火。B.高能点火装置的电气部分及推进器,每班要试动作一次。活塞杆,限位开关等处每班擦净,油喷嘴及点火杆火花塞每月至少抽出检查一次。3.NOx喷口的维护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锅炉热态运行时,应对停运NOx喷口的可调叶片及中心风调风盘动作的灵活性进行定期检查,如果发现问题,在锅炉小修期间,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已损坏的零件应修理或更换,维护工作完成后,调节机构要恢复到先前确定的最佳运行位置。NOx喷口套筒组件因过热而产生的变形、弯曲及焊缝开裂等情况要每年检查一次。在每年锅炉小修期间,要对NOx喷口的外套筒与水冷壁开孔之间的滑动密封装置进行检查,如有必要应对密封绳进行更换并根据要求加以牢固。检查NOx喷口支撑部件,以保证NOx喷口支撑符合要求,并能前后膨胀。一、故障排除²燃烧器故障及处理方法:故障可能的原因处理方法点火困难1.油火焰不正常;2.煤粉浓度过低;3.二次风旋流强度不够或过渡区风量不够;4.一次风温低;5.二次风温度低。1.调整油火炬大小和(或)火炬位置;2.适当提高煤粉浓度;3.调整内、外二次风叶片开度以提高旋流强度和(或)过渡区调风环开度;4.提高磨煤机出口温度;5.提高二次风温度。起动后灭火油枪退出过早。待炉膛和热风温度到达一定程度方可撤出油枪。正常运行期间灭火1.锅炉运行负荷低于设计允许的最低负荷;2.供煤系统阻塞;3.火焰被吹灰器吹灭。1.加大煤量,提高燃烧器热负荷;2.检查煤斗存煤量、检查给煤机是否堵塞、检查给煤机的驱动装置、保险销、检查给煤机解列是否有误;3.在低于额定负荷50%的燃烧器附近不要吹灰。 锅炉说明书第四章   燃烧系统50-CG12100-0第40-34页共40页火焰不均匀二次风分配不均检查燃烧器二次风滑动调风盘、轴向叶片的设定位置燃烧器喉部结焦火焰冲击喉部加大内、外二次风叶片的开度,减小旋流强度。炉膛中冒火星煤粉颗粒太粗调节磨煤机的分离器及风煤比。着火点离喷口太远二次风速太高或一次风速太高减小二次风轴向叶片的开度,并检查一次风风量的标定值。炉膛向外喷烟(炉膛压力脉动)1.给煤受阻,供煤不均;2.喷口处煤粉着火不稳定;3.炉膛负压控制不良,负压小。1.参见给煤机及给煤机控制器操作说明书;2.关小燃烧器内、外二次风轴向叶片的开度;校核一次风风量和磨煤机出口温度是否正确。3.加大炉膛引风。 锅炉说明书    第四章    燃烧系统50-G11900-0第40-35页共40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