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程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程教案

ID:82983350

大小:243.53 KB

页数:7页

时间:2023-09-25

上传者:186****5381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程教案_第1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程教案_第2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程教案_第3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程教案_第4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程教案_第5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程教案_第6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程教案_第7页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程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程教案二、观察图画,范读课文。1、出示挂图。联系课前观察,说一说:图上的月亮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2、范读课文。听听诗人是怎么说圆月的。三、自学课文(教师巡回并指导)要求:1、借助汉语拼音反复读课文3遍。2、用不同的符号画出诗中要掌握的6个生字和要认识的5个字,读准字音。四、读诗句,学生字1、检查古诗朗读情况。(指3-4名不同层次学生读)2、认读“时”、“识”这两个读音相同的生字,区别字义。齐读第一行诗:小时/不识/月,3、诗人把月亮叫作什么?(齐读第三行)教师解释“白玉”(可制作装饰品的矿石,或用实物举例)。认读“作”。(平舌音。作业的“作”就是这个字。)指导读:他以为月亮是白玉盘呢,多有趣啊!把两行诗句连起来读。……,呼作/白玉/盘。4、除此之外,他还把月亮看成什么了?(读第三行)指导:又疑瑶台

1镜。认读“台”5、这瑶台镜应该放在桌子上、梳妆台上,诗中说它怎么了?(读第四行。)指导:飞在/碧云/端。五、朗读、背诵课文同学们虽然都认识月亮,但在观月时也有许多想象,越看越觉得月亮美丽、可爱。能把你的心情在读中表达出来吗?请听录音朗读。1、反复朗读课文(先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读)2、背诵课文。(背诵时仍要注意节奏。)六、识字、写字指导以学生识记为主,教师作适当的补充,重点指导“彳”的写法。古:“枯”的右半部分。组词巩固:古诗、古代。行:左边是双人旁,上撇短,下撇长。右边比左边低一些。组词巩固:自行车、行人、行不行。时:日字旁加个“寸”。“时”与太阳有关。如:时间、时候、时光。识:言字旁加个“只”。组词:认识、知识、识字。作:作业、工作、作用的“作”都与“人”有关,所以这个字是单人旁。右边是“竹”的左半边再加两短横。台:上半部分要写得比“口”宽些。组词:讲台、台球、上台。七、抄写生字(课后练习2)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1、认读生字。(开火车读,反复两遍。)2、比一比,读一读。(完成课后练习3)

2指名读,说出每组字形上的联系,读音的差别,通过词语区别字义。3、读拼音写汉字。(略)二、认读要求认识的生字1、读古诗,画出课文中要求认识的字。2、读一读,记住它们的读音。3、认读:朗呼疑镜碧4、去掉拼音,开火车读。三、背诵课文四、巩固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4。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儿的,然后要求学生如实画下来。2、每评一幅画得好的,贴到黑板上展览。3、用“月亮”练习说话。联系《小小的船》,把句子“月亮___________。”补充完整。内容不加限制,可从形状、颜色、位置、运动等多角度说,学生想说什么说就说什么,鼓励学生要和别人说的不同。注意说话时语句完整、通顺。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程教案5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做到:(1)学会8个生字、词。(2)能熟练朗读课文、理解句子。(3)懂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终、而不应这山望着那山高。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读、写,并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8个生字、词。难点:能概括小猴子为什么一无所获。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做到:(1)能使学生会读、写生字、词。(2)能朗读课文任务分析1、学生的起点能力:在原有知识方面,学生已掌握了阅读该课文的一些基本的字、词。在技能方面,学生已学过《小猫钓鱼》等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形成阅读这类文章的模糊概念。2、教学任务分析:该节课都为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教学过程(一)知识的新授阶段1、呈现新教学内容(1)呈现课文题目“小猴子下山”(2)老师讲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使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大致概念。2、生字教学(1)呈现文中的生字、词

4(2)一个学生拼读生字,老师在旁纠正错误;指出注意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老师范读,全体学生跟读。擦掉拼音后再认读。(3)教写生字学生先书空8个生字、词。请两位学生板书。老师纠正错误之处。提供记忆策略:结:由“糹”、“士”“口”组成,注意是“士”而不是“土”往:“住”字再加“丿”常:底下是“巾”字跳:与脚有关,所以是“足”字旁。(4)运用生字、词非常:提问:非常是什么意思?(参考答案:十分、很、极)用“非常”这个词造句。老师提示:老师奖给我一面红旗,我()高兴。学生自己造句。扛:请学生表演扛东西的姿势。然后造句。(二)巩固与检测1、根据课后习题第二题,比较区别形近字。先请学生读这些字,然后给3分钟时间答题,请学生回答,并及时反馈。2、根据课后习题三,区分不同动词的意义,并会在适当的语言情景下运用。读“抱”“扔”“摘”“扛”;学生表演这四个动作(有错误之处及时纠正)

5学生做习题,校对。作业抄写生字,熟读课文,完成课后习题四。第2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做到:(1)能流畅朗读课文。(2)能回答小猴子为什么一无所获。(3)能看图复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任务分析(1)在原有知识方面,经过上一次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阅读该文的重要字、词。学生已经能通读全文。(2)教学任务类型:关于处事态度的教学。教学过程(一)复习与这堂课有关的原因知识1、全体学生朗读字词。2、请一位学生朗读整篇文章。3、提问习题四。(二)开始新授课教学(听了某同学的朗读之后,大家想知道小猴子为什么只好空手回家去吗?今天我们就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大家讨论一下。)1、提问:大家看了第二自然段之后,发现小猴子摘了什么?(参考答

6案:玉米)提问:那么第三自然段,它又摘了什么?(参考答案:桃子)提问:它的玉米呢?(参考答案:扔了)提问:第四自然段,小猴子又怎么做了?(参考答案:看到了西瓜,就摘了西瓜,扔了桃子)提问:那么第五自然段呢?(参考答案: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了)问:结果呢?(参考答案:没追到,所以什么也没有了)问:小猴子这样做好不好?(参:不好)问:为什么?大家讨论一下。请几位学生回答。综合那么多的同学的意见,我们觉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终,不能三心二意;不应该像小猴子一样。2、呈现“小猴子下山”的挂图,请几位用学看着挂图讲一讲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