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2896845
大小:1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11-11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6灰雀 人教部编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灰雀》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2.指导朗读,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3.收集列宁故事,继续了解伟人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内容。 2.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激发导入 1. 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灰雀》这篇课文,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列宁 男孩) 2. 激趣导入:出示图片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播放鸟叫声。 师: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列宁找遍了周围的树林,都没有找到。此时,列宁会是怎样的心情呢?(生:着急,担心……) 师:说明列宁对灰雀有一种怎样的感情呢?(板书:爱) 师:这时,他看见了一个小男孩,他和小男孩会说些什么?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找感受。 二、走进语言世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一)品读“列宁爱灰雀”。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列宁说的话画出来,再体会一下列宁当时的心情。(生读,师巡视) 课件出示第3——10自然段 2.师:谁愿意把列宁说的话读给大家听听?(生读课文3、5、7、9自然段)课件出示课文第3、5、7、9自然段
13.师:四处找遍了也不见灰雀踪影的列宁,这时说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怎样的心情呢? (1)自己再读读列宁的话,体会列宁的心情。 (2)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3)比较句子: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列宁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哪句话写的好?为什么? (4)指导读出惋惜的语气。指生读,评价。齐读这三个句子,体会列宁当时的心情。 师: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随机板书:爱。 (二)品读“男孩爱灰雀”。 1.师:列宁喜爱的灰雀究竟到哪儿去了? (被小男孩捉去了)课文中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们灰雀是被小男孩捉去的,你们会不会冤枉了小 男孩呀?(不会)那就请你再仔细读一读这一部分课文,课件出示第3——10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生自由读,师巡视) 2.师?谁说说你的发现?课件出示第4、8、10自然段。 (1)男孩说:“没……我没看见。”男孩说话时为什么要停顿一下呢?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孩子担心列宁知道是他捉走灰雀、想说又不敢说。)师:省略号也证明他说谎了。 出示男孩()地说:“没……我没看见。”你能根据自己或别人说谎时的表现把这句话补充完整吗?谁能把这种感受融到这句话中读一读?(吞吞吐吐、结结巴巴、低声、紧张……)(生自由读) (2)“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这句话说明了灰雀可能是男孩捉去的,因为他不敢讲。 师:这一句话可以看出男孩知道灰雀的下落,但还不能肯定地说灰雀是男孩捉去的,谁找到了理由更充分的句子? (3)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师:这时候,男孩会想些什么呢?
2(4)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我觉得如果灰雀不是男孩捉的他就不会这么说,而且他不会知道灰雀到底死了没有。 师:他知道灰雀没有死,说明灰雀一定和他有关系。刚才两位同学找的句子中都有“一定会飞回来”,这两句应该怎样读呢?自己试着读读看。(出示两句话)(指名读) 师:你觉得他刚才读这两句的语气有变化吗?(师范读,把“一定”和“肯定”读得很响亮)突出了这两个词,语气变得怎样了?(坚定)再读这个句子,把这种坚定的语气读出来。(生自读) 3.比较“爱的不同”。 师:你们真会读书,把小男孩捉走了灰雀的证据都找到了。男孩为什么要捉那只灰雀呢?(喜爱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 出示议一议:列宁爱灰雀,孩子也爱灰雀,他们的爱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谁的爱?为什么?(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师小结:其实列宁和小男孩都非常喜欢这几只灰雀,只是他们爱的方式不同,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因为鸟是属于大自然的! 4. 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 课件出示“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 (1)指导分角色朗读对话。(同桌读、男女对读。) (2)展示分角色朗读。 三、再进白桦林,学习人物的优秀品质 1.师:灰雀真的飞回来了吗?课文11-13自然段中哪个词说明了这一点?(果然)师:男孩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真的把灰雀送回了公园。课件出示画面: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1)自由读最后三段话。 (2)师:听,三只灰雀又在枝头欢蹦乱跳地歌唱。此时的它会对列宁说点什么呢?又会对小男孩说些什么呢?
3出示句式:灰雀在枝头欢唱,好像在对___说:“_____。” (3)读了这几段,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 灰雀回去了,男孩为什么还低着头? 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不会说话的灰雀? 为什么列宁认为男孩是个诚实的孩子? (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问题。教师参与讨论。) (4)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这是对男孩的什么描写?此时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出示句式:小男孩在心里默默地对___说:“______。” 师:可以看出男孩什么品质?(板书:诚实) 3.师小结:列宁爱灰雀,更爱孩子,他以一颗宽容之心使孩子改正了错误,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板书:尊重 爱护)也让我们重新看到了这样和谐的画面。出示课文插图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 4. 情感朗读: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四、课堂练笔,总结升华 师:课件出示课文中写了第一天列宁和男孩关于那只失踪了的灰雀的对话,紧接着直接写了第二天两人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的情景。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男孩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想象把它写下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