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共18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第四课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4.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4.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5.1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体、政权组织形式)第六课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6.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
1第六课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基层民主)
2组织形式基层群众自治内涵村委会居委会基层民主特点原因实践形式发展要求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协商民主选举民主监督管理产生主要职能性质管理产生任务性质自治意义
3一、基层群众自治1、内涵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主体领导依托特点内容实质
4一、基层群众自治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性质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城市基层群众自治组织2、组织形式注意:◆村委会/居委会与基层政权组织的关系◆村(居)委会与村(社区)党支部委员会的关系!村委会/居委会的性质≠基层党委≠基层政权≠国家机关领导村委会/居委会基层人大基层政府贯彻、反映协助指导、监督指导支持帮助提醒:街道办事处是基层政府在城镇的派出机构,从事相关行政管理工作。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创新了自治组织形式X
5(2019·全国卷Ⅰ)某县针对群众普遍关注事项,在全县各村推行“亮开政策、亮开受理、亮开办理、亮开结果”工作法,及时公开工作安排部署、重点任务推进和惠民政策落实等情况,并依托“民情一点通”信息化平台,让群众随时随地查询。上述做法能够①提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公信力②加强基层行政系统内部监督③方便村民行使民主监督权④保证村民行使民主决策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2016·全国乙卷)某市规定,对下派社区的工作事务,实行清单管理:属于各部门、街道办事处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转嫁给社区;需要社区协助的事项,应当为社区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工作条件。这一规定:①彰显了社区组织的自治功能 ②创新了社区组织管理形式③有利于推进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④旨在提高基层政府行政效率A.①③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17·全国Ⅱ)某地为治理村委会公章管理不严、随意乱盖章现象,将村委会公章存到乡镇政府“柜子”里,由乡镇政府“代管”。这一做法受到社会质疑而被叫停。叫停“村章乡管”的主要理由在于①乡镇政府承担了过多的行政管理事务②乡镇政府没有管理农村公共事务的职能③乡镇政府不能代行村委会的自我管理权④应当维护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民主权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一、基层群众自治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性质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城市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主要职能、任务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产生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成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管理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事情自己办,自己难题自己解决的有效途径。居委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意义这大大调动了广大村(居)民参与乡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村(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2、组织形式不属于参与国家管理
9二、基层民主原因(1)必要性地位。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重要性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②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应该将其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要求
10我的地盘我做主假设你是高中某班级的班主任,面对一个新班级,你会如何开展班级的管理工作?请小组内合作设计一个简要的方案。(3分钟后展示)第1步:第2步:第3步:第4步:第5步…………
11班级自治选举决策班级同学们选举产生班委班级公共事务班会决定监督管理制定班规,遵守班规制定监督制度,监督班委会工作,监督班级各项日常工作协商班级公共事务同学们商量着办
12二、基层民主实践形式选举决策监督管理协商村(居)民选举产生村(居)委会公共事务、公共利益村(居)民会议集体决定主体:村(居)民关键: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形式:村务(社区)公开栏,民主评议,村务监督委员会自治的基础有序参与,城乡基层民主协商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规范村(居)民、村(居)干部行为监督村(居)委
13(2015·全国Ⅱ卷)从2013年开始,某市在社区推动基层党组织和自治组织代表、社区居民代表、相关社会组织代表等组成民情理事会。民情理事会通过协商讨论,促进了诸如广场舞扰民、小区乱停车等难题的解决。社区问题的有效解决,得益于民情理事会①提供了有效的利益协商渠道 ②完善了基层民主自治的组织形式③发挥了多方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作用④明确了社区居民参加基层民主协商的义务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4(2016·全国甲卷)为缩短学生上学路程与保障学生安全,某村村民希望新修一条便道。村党支部、村委会为此建立基层协商民主理事会。理事会就工程要不要建、由谁建、资金来源等问题广泛征求民意,经过民主协商,最终决定修建便道。村理事会的建立①改变了村民自治的主体②维护了村民的切身利益③丰富了村民自治的实践形式④规范了村民的行为方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5组织形式基层群众自治内涵村委会居委会基层民主特点原因实践形式发展要求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协商民主选举民主监督管理产生主要职能性质管理产生任务性质自治意义
16[2020·全国Ⅰ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要求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坚持自治为基,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某地探索创新村民自治机制,形成“四会管村”模式。村党支部委员会根据村民自治有关规定,讨论决定旧村改造事项并提出要求。5个村民小组组长挨家挨户走访村民,汇集村民意见建议300多条,初步估算总投资上亿元。村民议事会经过反复商议,形成两套改造安置方案。第一套方案经费投入较多,涉及村头大树和祠堂的保留利用;第二套方案现代时尚,且相对省钱。两套方案一并报村民代表大会投票表决,第一套方案获得通过。在全体村民的积极支持配合下,村民委员会精心组织实施,不到两个半月,378户、10万平方米的旧房全部顺利拆迁完毕。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四会管村”实现村民自治的工作机制及其意义。
17参考答案机制:党的领导、民主管理和依法办事有机结合;党支部领导统筹,村民议事会协商方案,村民代表大会民主决策,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意义:坚持村党支部的领导,有效汇集村民的意见建议,保障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提高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效能,提升村民自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