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2419170
大小:360.8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2-10-24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考试模拟题【word版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年长沙市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模拟题一、选择题(本题12小题,1-10小题单选题,11-12小题双选题,共36分)1.宇航员在太空中的工作和生活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在空间站的失重环境中,物体无法自由下落,会导致下列测量无法完成的是()B.秒表测量时间A.刻度尺测量长度D.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C.托盘天平测量质量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所受弹力大小和方向,则()A.从A运动到O,弹力方向向右、弹力逐渐增大B.从A运动到O,弹力方向向左、弹力逐渐减小C.从O运动到B,弹力方向向左、弹力逐渐增大D.从O运动到B,弹力方向向右、弹力逐渐减小3.中央电视台《是真的吗》某期节目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根绳子穿过内壁和端口光滑的空心圆筒,绳子上端系一个金属球,下端与装有皮球的网袋连接。转动空心圆筒,使金属球转动(如图)。随着转速加大,网袋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1A.金属球转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金属球转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C.网袋静止时,它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网袋开始向上运动,说明所受到的拉力大于它的重力4.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块,在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下,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5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5NB.B物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5NC、B物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B物块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5.科技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演示实验:图甲所示的是由粗细不同的三节塑料管A、B、C连接而成的装置,三节管中分别接有三个相同传感器的探头,传感器与电脑相连。现将抽气机与C管右端相连后开始抽气,电脑绘制出的三节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p一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2A.实验室的大气压为标准大气压B.抽气过程中,三节管中的气体流速相同C.曲线①是A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图D.0~4s,C管中的气体压强变化最大6.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容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容器重1N,容器中的水重7N,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100cm2,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2=6cm,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水面高度h1=8cm;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水对容器顶部的压强为200Pa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600PaC.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7N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9N7.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情形如图所示,其中所用金属块a和塑
3料块b的密度不同,但重力均为1.6N。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如果金属块a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必为0.3NB.利用甲、乙,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体积的关系C.利用乙、丙,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密度的关系D.利用丙、丁,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8.2022年2月27日,我国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以“1箭22星”方式,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将22颗卫星发射升空,创造了中国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记录。如图所示,在发射过程中,卫星随火箭加速上升,则此时卫星的()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B.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机械能增大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4D.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机械能不变9.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所示,其中每个滑轮重1N,G1重4N、G2重5N,用它们分别将G1、G2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1大于F2B.甲机械的效率大于乙机械的效率C.F1做的有用功大于F2做的有用功D.用甲、乙中的任何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10.如图甲所示,一个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立放着一个底面积为100cm2,高为15cm,质量为0.9kg均匀实心长方体木块A,A的底部与容器底用一根10cm长细绳连在一起,现慢慢向容器中加水,当加入1.8kg的水时,木块A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0,如图乙所示。往容器里继续加水,直到细绳刚刚被拉断立即停止加水,如图丙所示。细绳刚刚被拉断和拉断细绳后A静止时,水对容器压强变化了100P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A的密度为0.9g/cm3B.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C.绳子刚断时A受到的浮力为15ND.绳子断后A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63N
511.如图甲为盛水的烧杯,上方有弹簧测力计悬挂的圆柱体,将圆柱体缓慢下降,直至将圆柱体全部浸入水中,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6NB.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3NC.圆柱体的密度是1.5×103kg/m3D.当圆柱体刚好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400Pa12.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设置了图1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用图2甲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拉绳时,物体的速度v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2乙和丙所示.(不计绳重和绳与轮之间的摩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0s∼1s内,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10NB.1s∼2s内,拉力F做的功是187.5JC.2s∼3s内,拉力FF的功率是300WD.2s∼3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2.5%二、填空题(本题5小题,共22分)13.小英用10N水平力推车,车沿粗糙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该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将水平推力增大到20N20N,该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6突然,小英发现前面有一个小孩,她马上用10N的水平力向后拉小车,使小车减速,在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小车所受的合力为________N(假设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不变)。14.如图所示,茶壶的壶嘴与壶身构成连通器,若茶壶中水深8cm,则水对壶底的压强是________Pa(g取10N/kg);若将茶壶略微倾斜、水不溢出且保持静止后,壶嘴和壶身中水面________(选填“相平”或“不相平”)。15.某航母满载时排水量是67000t,吃水深度(海面到船底的距离)为10m,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该航母在海上满载航行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此时航母底部受到海水的压强为________Pa;如果航母上部分飞机起飞离开航母,航母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N/kg)16.如图所示,小强进行引体向上锻炼,已知小强质量m,做n个引体向上所用的总时间t,每次做引体向上时,身体重心上升的高度h,则功率的表达式P=________。若小强同学共做了10个引体向上,做前5个较快,后5个做得较慢,则他做前5个引体向上时做的功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
7于”)做后5个引体向上时做的功。17.小明在探究杠杆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将重为G的物体挂在一粗细相同、质量均匀的长硬棒的中点,在棒的另一端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将物体缓慢匀速提升时效率为η,若不计摩擦,杠杆自重为________(用题干中给的字母表示)三、实验探究题(本题4小题,共30分)18.如图所示是小南“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1)该探究要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____原理,可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2)小南分析甲、乙两图,发现F18(4)小南在探究后反思:操作中不能保证匀速拉动物体,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稳定.经老师引导后,将实验装置改成如图丁所示,当他向右拉出木板的过程中,木板上方的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19.在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如图所示。(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________;(3)对比________两图,可以得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4)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是否正确,并叙述理由:________。20.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图。(1)操作乙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甲、乙、丙、丁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液体密度相同时,________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921.小飞用图甲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设弹簧测力计和钩码对杠杆的拉力分别为动力F1和阻力F2,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他的实验思路是:改变F2、L1和L2,测得杠杆平衡时所需的拉力F1,来寻找F1、F2、L1和L2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已知实验前已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杠杆上每一格长10cm.(1)为便于测量力臂,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向下拉杠杆,并使杠杆在________位置平衡;(2)小飞首先保持F2和L1不变而改变L2,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第1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放大图如图2所示,则F1=________N;实验次数阻力F2/N阻力臂L2/cm动力臂L1/cm动力F1/N1433302418302.4347.5301.0(3)为获得更多组数据,小飞继续进行实验,则在不改变阻力F2和动力臂L1的情况下,为能顺利完成实验,在改变阻力臂L2时,L2应不超过________cm.四、计算题(本题2小题,共12分)1022.如图所示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新型导弹护卫舰—绵阳号护卫舰,该舰满载时排水量(舰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2250t,(ρ海水=1.0×103kg/m3,g=10N/kg)(1)绵阳号护卫舰在海上航行时受到海水的浮力是多少?(2)若船底某处距海面2m,则该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3)绵阳号护卫舰在搜寻过程中,以36km/h的速度匀速航行5小时,若航行时海水的阻力为1.5×104N,在这一过程中护卫舰的牵引力所做功的功率是多少?23.如图甲所示,支架OB固定于竖直墙面O点,且可绕O点在竖直面内转动,细绳BC与支架连接于B点,另一端固定在墙上C点,此时支架水平,细绳与支架夹角为30°。滑轮组悬挂于支架A处,OA:OB=3:5,细绳B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000N。重600N的工人用完全相同的两个滑轮绕成的滑轮组提升货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支架和细绳的重力,不计滑轮组的摩擦和绳重,g=10N/kg)求:(1)动滑轮的重力;(2)当工人用400N的力在5s内匀速提升货物,货物升高了2m,工人的功率多大?(3)通过计算说明,此工人用上面的装置能否提起1000N的货物?
8(4)小南在探究后反思:操作中不能保证匀速拉动物体,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稳定.经老师引导后,将实验装置改成如图丁所示,当他向右拉出木板的过程中,木板上方的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19.在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如图所示。(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________;(3)对比________两图,可以得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4)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是否正确,并叙述理由:________。20.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图。(1)操作乙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甲、乙、丙、丁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液体密度相同时,________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921.小飞用图甲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设弹簧测力计和钩码对杠杆的拉力分别为动力F1和阻力F2,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他的实验思路是:改变F2、L1和L2,测得杠杆平衡时所需的拉力F1,来寻找F1、F2、L1和L2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已知实验前已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杠杆上每一格长10cm.(1)为便于测量力臂,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向下拉杠杆,并使杠杆在________位置平衡;(2)小飞首先保持F2和L1不变而改变L2,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第1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放大图如图2所示,则F1=________N;实验次数阻力F2/N阻力臂L2/cm动力臂L1/cm动力F1/N1433302418302.4347.5301.0(3)为获得更多组数据,小飞继续进行实验,则在不改变阻力F2和动力臂L1的情况下,为能顺利完成实验,在改变阻力臂L2时,L2应不超过________cm.四、计算题(本题2小题,共12分)
1022.如图所示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新型导弹护卫舰—绵阳号护卫舰,该舰满载时排水量(舰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2250t,(ρ海水=1.0×103kg/m3,g=10N/kg)(1)绵阳号护卫舰在海上航行时受到海水的浮力是多少?(2)若船底某处距海面2m,则该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3)绵阳号护卫舰在搜寻过程中,以36km/h的速度匀速航行5小时,若航行时海水的阻力为1.5×104N,在这一过程中护卫舰的牵引力所做功的功率是多少?23.如图甲所示,支架OB固定于竖直墙面O点,且可绕O点在竖直面内转动,细绳BC与支架连接于B点,另一端固定在墙上C点,此时支架水平,细绳与支架夹角为30°。滑轮组悬挂于支架A处,OA:OB=3:5,细绳B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000N。重600N的工人用完全相同的两个滑轮绕成的滑轮组提升货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支架和细绳的重力,不计滑轮组的摩擦和绳重,g=10N/kg)求:(1)动滑轮的重力;(2)当工人用400N的力在5s内匀速提升货物,货物升高了2m,工人的功率多大?(3)通过计算说明,此工人用上面的装置能否提起1000N的货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