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共22张PPT)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共22张PPT)

ID:82418352

大小:315.32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3-09-27

上传者:155****1689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共22张PPT)_第1页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共22张PPT)_第2页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共22张PPT)_第3页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共22张PPT)_第4页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共22张PPT)_第5页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共22张PPT)_第6页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共22张PPT)_第7页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共22张PPT)_第8页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共22张PPT)_第9页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共22张PPT)_第10页
资源描述: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共22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1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部编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2课程标准1.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2.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重、难点1.重点: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难点: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3核心素养1.时空观念:通达时空观念掌握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1926年北伐。2.史料实证:运用史料实证探究五四运动的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国民革命的进程。3.历史解释:明确历史解释研思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4.唯物史观:立足唯物史观认知国民革命中国共两党关系。5.家国情怀:渗透家国情怀感悟五四精神、红船精神。

4时间轴

5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五四运动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19年1月,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了会议,提出了废除外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等,遭到拒绝;和会还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6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五四运动2.过程:①第一阶段,中心在北京,以学生为主力,方式:游行示威,口号是“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结果遭到镇压。②第二阶段: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和商人参加,方式是罢工罢市,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7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五四运动2.过程:3.结果:北洋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1919年5月4日-6月初1919年6月初开始中心北京上海主力学生工人、学生、商人口号“外争国权,内惩恶贼”等方式罢课,游行示威罢课、罢工、罢市结果学生被捕释放学生,拒绝合约签字

8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五四运动4.影响:①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9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五四运动4.影响:②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10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时间:俄国十月革命后。2.中心:北京与上海。3.表现:①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②1920年3月,李大钊又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③同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从日本留学回国的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

11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中国共产党诞生1.条件:(1)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2)政治:中国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3)外部因素:共产国际的帮助。1920年4月,共产国际派代表到中国,与陈独秀、李大钊商议建党事宜。(4)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1920年8月,上海成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10月,北京建立共产党小组。

12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中国共产党诞生2.标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1)时间:1921年7月23日。(2)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3)地点:上海召开,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

13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中国共产党诞生2.标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4)内容:①确定了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②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③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书记。

14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中国共产党诞生3.意义:(1)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2)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和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15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二)中共二大1.时间:1922年7月16日至23日。2.地点:上海。3.内容:大会通过的宣言实际上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16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二)中共二大3.内容:大会通过的宣言实际上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最高纲领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17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一)国共合作1.背景:①中国共产党在大力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②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2.实现: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3.意义: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推动了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席卷全国。

18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二)国民革命1.准备: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两次东征消灭陈炯明势力。2.高潮:1926年,国共合作开始北伐,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19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二)国民革命3.结果:失败①原因: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加剧。②标志: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分共”。

20课堂小结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原因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过程意义马克思主义运动在中国传播时间、中心、开始传播诞生条件诞生意义中共二大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背景国共合作实现意义准备国民革命高潮结果:失败

21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感谢观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