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2417427
大小:277.28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10-24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八年级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凤城中学八(1)班开展“过好暑假,健康成长”综合性活动,请你参与其中。一、阅读倡议书,完成以下任务。(8分)倡议书亲爱的同学:紧张而又忙碌的一学期即将落下wéimù,期盼已久的暑假接踵而至。怎样过好暑假呢【甲】同学们计划好了吗【乙】为了使同学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班委会现向全班同学发出如下倡议:1.按时作息,坚持学习。假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计划地学习,劳逸结合,为初三生活diàn定良好的基础。2.阅读经典,陶冶情操。文字能让我们的心灵不再浮zào,书籍能让我们的思想获得启迪。3.积极实践,增长才干。主动参与劳动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加眼界,提升意志。同学们,让暑假成为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加油站吧!凤城中学八(1)班班委会2022年6月8日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2.依次填入【甲】【乙】两处的标点符号,你认为恰当的一项是(2分)A.,?B.??C.?。D.,。3.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加点成语“接踵而至”使用不当,可改为“如期而至”。B.文中划线句结构完整,表述得当,没有语病。C.儒家经典《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D.加点词语“加油站”是比喻的说法,形象地表明了暑假是学生自我提升的好时机。二、组织委员设计了“经典诗词咏流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展板的设计。(17分)
1展板一展板二爱情缠绵悱恻①,君子好逑。②,悠悠我心。赏读:《诗经》里一曲曲古朴无邪的恋歌,穿越两千多年的岁月,至今传唱不衰。友谊地久天长③,天涯若比邻。浮云游子意,④。赏读: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真挚的友情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抚慰孤独的心灵。展板三展板四(主题词)大道之行也,⑤。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赏读:先贤们心怀苍生社稷,从未放弃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追求。现实引人深思夜久语声绝,⑦。⑧,心忧炭贱愿天寒。赏读:“不平则鸣”的呐喊,是对民生疾苦的同情,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思。4.请你将四块展板中的诗句补充完整。(8分)5.请你参照其它展板,为展板三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词(2分)A.品行廉洁方正B.理想宏伟远大C.精神孤独自由6.展板四中,出自《卖炭翁》的诗句是你的同桌小语推荐的,请结合展板四的主题,分析小语推荐它的原因。(3分)▲7.在选择展板四的插图时,组织委员小海和小语意见不合,发生了争吵。请选择以下名句中的一句对两人进行劝说。(4分)A.君子和而不同B.有容乃大,心境宽;以和为贵,万事顺▲三、学习委员设计了“凤城阅读进社区”的活动,结合名著《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完成以下任务。(10分)
28.阅读体验我分享。(4分)阅读使人明理。读了《傅雷家书》中傅雷和傅聪关于生活与艺术的探讨,我懂得了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读了▲,我懂得了▲。9.阅读策略我推荐。(6分)(常见的阅读策略有兴趣选择法、问题选择法、目的选择法、评点批注法、浏览跳读法、联想阅读法等。)示例:策略推荐: 阅读名著可以运用联想阅读法,将名著中的情节与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阅读会更有意思。我的思考: 我想起小时候,二叔不让我摘他家梨吃,我就趁他不在家,爬墙摘他家的梨。我发现悟空就像我小时候一样,调皮捣蛋,胆大任性。名著内容:《西游记》中悟空被派去看管蟠桃园,得知自己没被邀请参加蟠桃会,他大闹王母娘娘的蟠桃会。名著内容:▲我的思考:▲策略推荐:▲四、语文科代表设计了“探寻名士精神世界”的活动,请你阅读材料完成任务。(20分)材料一:浣溪沙·咏橘(宋·苏轼)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香雾噀①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②三日手犹香。 【注】①噀(xùn):喷。②吴姬:吴地美女。材料二:黄州定惠院①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禅师②
3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③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入何氏、韩氏竹园。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道过何氏小圃,乞其藂橘④,移种雪堂之西。【注】①定惠院:苏轼被贬黄州时曾寓居于此。②参寥禅师:诗僧道潜,苏轼友人。③崔成老:庐山道士,精通古琴。④藂(cóng)橘:藂同“丛”,一丛橘树。(选自苏轼《记游定惠院》,有删改)10.疏字词——(6分) ⑴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然以予故(▲)②既饮(▲)③其名为甚酥(▲)④遂置酒竹阴下(▲) ⑵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主虽市井人故虽有名马(《马说》)B.而居处修洁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C.铮铮然然后能自强也(《虽有佳肴)D.移种雪堂之西处处志之(《桃花源记》)11.通句读——(4分) ⑴清泉流齿怯初尝(用“/”标出句中的三处朗读停顿) ⑵今年复与参寥禅师及二三子访焉(用“/”标出句中的两处朗读停顿)12.鉴其言——(7分)) ⑴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 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⑵材料中的两处划线句,在写景状物方面有什么共同特点?各有什么作用?(3分)▲13.识其人——以上诗文均为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阅读之后,你探寻到了苏轼怎样的精神世界?(3分)▲五、宣传委员设计了关于短视频的调查研究活动,以下是他搜集的材料,请你一起参与研究。(12分)材料一:
4(漫画源自网络)材料二:短视频一般指长度在15秒到5分钟之间的短片视频。短视频主要依托移动智能终端实现快速拍摄与美化编辑,融合了文字、语音和视频,能更加直观、立体地满足用户展示和分享的诉求。其内容丰富多彩,尤其满足了青少年的好奇心。同样是学习知识、了解文化、增长见识、培养技能,短视频创新的表达形式、叙述方式,不但对青少年群体更有吸引力,也会大大提高他们学习体验的效率。有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达6.48亿,用户使用率为78.2%。主要是青年人群。根据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6月,青少年作为我国网民占比最高的群体,占据了总量的26%,其中20%的青少年表示“几乎总是”在看,“每天看几次”的比例也接近10%。(摘编自2019年12月10日“人民网”)材料三:包括短视频在内,娱乐服务业其实做的是“时间的生意”,谁占有了国民时间,谁就能获得最多收益,短视频对国民时间的收割,可能是最大的问题所在。时间是相对固定的,并不是“海绵里的水”,怎么挤都会有。一个人的最终发展,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对时间的支配,特别是青少年,对时间的支配直接影响成长成才。专家表示,孩子沉迷短视频对他们身体健康的影响非常大,比如说视力,此外,还还极大地影响学习兴趣。一个国家的活力与竞争力与国民总时间的支配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大量时间被用于没有营养甚至低俗庸俗的内容,必然会导致在最需要投入时间的领域投入不足。整体上说,短视频内容的价值不能高估——很难说是空虚无聊造就了短视频,还是说短视频导致了空虚无聊,但这两者确实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最终能够达到的高度,与时间支配有着很大关系。必须高度警惕短视频野蛮收割国民时间,这需要各界形成共识,并拿出真正管用有用的办法。(摘编自2019年第40期《作文评点报》)
5材料四:青年人对传统文化视频的喜爱,说明传统文化不是“陈芝麻”“烂谷子”,可以进行当代化、新媒体化的改造,赋予其青春气息、网感、当代性。其中,要解决的是“传统文化如何进行当代转换”的难题。就传统文化视频而言,笔者认为,转换的方法中最为重要的,是在内容上善于萃取“亮眼”的元素,就是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提炼出来,而不是照搬原作。如将诗词、情怀、意境等元素进行抽取,巧妙分插进当下传媒艺术、网络文艺的适当环节;如主题设定、人物性格、故事陈述等,与当代青年人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融合对接。受追捧的《惊·鸿》等舞台表演、《国家宝藏》等综艺节目、《大秦帝国》等影视剧均采取了这样的方式。在叙事方式上,传统文化短视频的创作者往往特别注重故事性、悬念感、情节反转、人物的性格设定和视觉奇观的营造,增强作品对青年观众的吸引力和黏度。(摘编自2022年1月29日“人民资讯”)14.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4分)▲15.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二中的划线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表明受短视频影响的青少年数量众多。B.材料三中“时间的生意”形象地表明,包括短视频在内的娱乐服务业通过占据国民时间去获取利益。C.对传统文化进行当代转换,可以增加传统文化对青年人的吸引力。D.《大秦帝国》将原著原封不动搬上荧屏,真实反映秦朝历史,吸引了很多的观众。16.读了以上四则材料,你很有感触,想向全班同学作一次关于短视频的演讲。请根据材料,提炼出演讲主题,并拟写演讲稿的开头(100字左右)。(6分)主题:▲(2分)开头:▲(4分)六、生活委员设计了“跟着名家‘云旅游’”的活动,请你一起完成游览项目。(22分)古柏树下肖复兴①天坛里最为人瞩目的古树,当属长廊北侧的柏抱槐,和回音壁外的九龙柏了。那里的古树,因为太有名,都被铁栏杆围着,人们无法与之亲密接触。对于我,最喜欢的是西柴禾栏门外的三棵古柏。这么多年,几乎每一次到天坛,都会到这三棵古柏前看看,好像它们是我的风雨故人;有时会画它们,总也画不厌,也画不像。②
6在天坛,柴禾栏门有两座,分列祈年殿围墙根儿的东西两侧,当初,是为给神厨宰杀烹饪牛羊等祭品提供烧柴用的。这两座门,如今都是天坛的办公之地,西柴禾栏门里放着清洁卫生的三轮车,不对外开放,因此,这里的游人几近于无。门前,三棵古柏,由东到西排列,冬夏春秋,枝叶茂密,郁郁苍苍,如三个威武的壮士,屹立在那里,脚下是草坪如茵,背后是红墙似血,有一股难言而雄浑的沧桑感。特别是春天,草的嫩绿,树的苍绿,墙的火红,瓦的黛绿,色彩对比得强烈而鲜明,我一直以为,最能代表天坛的色调。这三棵粗壮的古柏,树龄都很老了,一棵560年以上,两棵620年以上。在整个天坛,找到这样年头悠久三位并排站在一起的古树,很难了。③三八妇女节的中午,我从南过花甲门,沿着一溜儿红墙贴身前行,走到墙尽头的拐角处,就可以看见这三棵古树了。忽然,一眼看见,最里面的那棵古柏前,站着一位姑娘。她就那么静静地站着,一动不动,站了很久,始终抬头望着树冠。我站在那里,也一动不动,我不想打扰她。很少见到有游人到这里来,更从来没有见过有人这样静静地站那里,抬头看树。④我看见姑娘动了,围着这株古柏缓缓地转了一圈,她的手臂不时抚摸着皴裂的苍老树干。那样子,像孩子环绕着老人的膝下,老树因此而变得慈祥,对她诉说着悠悠往事。有风轻轻吹来,枝叶簌簌拂动。中午的阳光,透过枝叶,温煦地洒在她的脸上、身上。因为她在走动,阳光不时跳跃,一会儿顺光,一会儿逆光的脸上和身上,像蝴蝶翻飞。⑤我忽然有些感动,为这个姑娘,也为这古树。⑥姑娘对古树如此敬畏。古树值得姑娘如此敬畏。⑦只是,如今,我们不少人似乎没有或者说缺少这样对树敬畏的感觉。我们一般愿意膜拜神像,却不知树尤其古树,其实也是神,是自然之神。在大自然面前,人是渺小的。在有五六百年树龄的古树面前,人也是渺小的。⑧想起古罗马的哲学家奥古斯丁,羞愧于情欲的私缠想跪拜在神的面前忏悔,他没有去到教堂的十字架前,而是跪倒在一棵无花果树下。也想起古罗马的诗人奥维德,在他的伟大诗篇《变形记》中所写的菲德勒和包喀斯那一对老夫妇,希望自己死后不要变成别的什么,只变成守护神殿的两棵树,一棵橡树,一棵椴树。⑩在那遥远的时代里,树是那样地让人敬畏。在如今商业时代,树只是一种商品,或观赏品,而不再是一种自然之神。我们再也不会将树称之为神木,更不会跪倒在一棵树下,或希望自己死后变成一棵树。⑪我看见姑娘在这株古柏前绕了一圈,又走到第二棵,一直在这三棵古柏前全部默默地绕了一圈。⑫和她擦肩而过的时候,我和她打了个招呼,她站住了,客气地向我问好。我和她简单聊了两句,知道她是趁着过节日从上海来北京玩的。我刚想问她为什么对这三棵古树如此感兴趣。她却抢先问我:您知道天坛里还有比这三棵古树更老的树吗?我告诉她前面不远有一个快要倒下却依然活着的古柏,很值得一看。她迫不及待和我告别了。⑬姑娘不到三十,姣好的面容,马尾辫,一身运动装,白色的运动裤,红色的运动绒上衣,外加一件米黄色的马甲,头戴着白色的棒球帽,身背着棕色的双肩包,和苍绿如同深深湖水的那三棵古柏,和那红墙,和那绿草坪,颜色纷繁,像是盛开的一朵奇异的七色花。⑭这些天,上海疫情严重,忽然,想起了这位姑娘。(节选自2022年4月13日《新民晚报》)项目一:赏古树17.⑴本文写作的主要对象是“西柴禾栏门外的三棵古柏”,开篇为什么还要交代柏抱槐和九龙柏?(2分)▲
7⑵阅读第②小节,仿照示例的短语结构形式,再概括出古柏树的3个特征。(6分)示例:队列整齐▲、▲、▲项目二:遇游人18.⑴我们在古柏树下遇到了一位姑娘,“她就那么静静地站着,一动不动,站了很久,始终抬头望着树冠”。联系上下文,请你以第一人称写出她此时的心理活动。(2分)▲ ⑵第⑬段中,作者重点描写了这位姑娘,以下对这一段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一段详写姑娘的衣着略写她的长相,因为相遇时间太短,作者没能看清姑娘的相貌。 B.姑娘的年龄和古柏的树龄形成对比,暗示了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 C.结尾划线句巧妙设喻,形象地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D.这一段中作者紧扣人物衣着和景物的色彩特点来描写,构建出极具画面感的场景。项目三:悟情思19.⑴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划线句子。(3分)▲ ⑵本文主要叙写了古柏树下发生的故事,④、⑤两段的内容与这个故事关系似乎不大。请结合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探究作者这样写的用意。(6分)▲七、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将于今年8月在我市举行,体育委员在班上进行了“我与省运零距离”的省运会知识宣讲活动。 在介绍省运会主题口号——“活力精彩新省运·强富美高新江苏”时,他说:“运动不仅能带来活力和健康,还能带来快乐,带来自信,带来友谊,带来人们之间的信任,带来城市的发展……”20.对于运动,你有难忘的经历或特别的看法吗?请以“运动带来 ”为题,写一篇作文。(60分)要求:⑴将题目补充完整;⑵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⑶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⑷书写工整规范。
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