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邢台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ID:82417039

大小:261.41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10-24

上传者:155****1689
河北省邢台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河北省邢台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河北省邢台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河北省邢台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河北省邢台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河北省邢台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6页
河北省邢台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7页
河北省邢台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8页
河北省邢台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9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邢台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邢台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⒉第3~4章、选择性必修3第1章~第⒉章第1节。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者就是指能利用光能的绿色植物B.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捕食者都可作为消费者C.在生态系统中,只有分解者能把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D.生态系统的结构指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2.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其中一条食物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照射到该草原的所有的太阳能都可以被草通过光合作用固定B.根据能量传递效率,狐最多可以得到草4%的能量C.狐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兔子的同化量,不属于草的同化量D.若大量捕杀狐,兔的数量有可能先增加后减少,最后保持相对稳定3.下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1A.a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或微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B.对E过度开发利用可能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C.A、C是碳循环中联系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两种关键成分D.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商时含碳有机物又是能量的载体4.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资源,同时减少资源的浪费。如图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和林地上的植物为第一营养级B.该生态系统遵循了自生、循环的生态学基本原理C.沼气池的建造,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D.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5.六六六是一种农药,大量使用会直接对农作物造成污染,同时农药残留在水和土壤中,会通过一些途径进入人体,并在人体内积累。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富集不具有全球性B.生物富集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C.有害物质在生物体内积累的浓度不会超过外界环境浓度D.有害物质也具有物质循环的特点,与碳、氮等元素的循环过程相同

26.导蜜鸟在树上发现野蜂的蜂巢后会立即扇动翅膀,飞出特殊的路线,并发出“嗒嗒”的声响,引起另一种动物蜜獾的注意,蜜獾会爬上树赶走野蜂,取食花蜜,导蜜鸟等蜜獾走后,再去取食蜂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导蜜鸟向蜜獾传递的“嗒嗒”的声响属于物理信息B.导蜜鸟飞出特殊的路线与孔雀开屏属于同一种信息传递方式C.导蜜鸟和蜜獾共同合作取食的行为是生物间协同进化的结果D.生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且信息传递都是双向的7.1935年,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观赏植物引入中国,引种后逸生成杂草,其根状茎发达﹐繁殖力极强,传播速度快,与周围植物争夺阳光与肥料,直至其他植物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枝黄花”引入我国后,与其他植物呈种间竞争的关系B.“一枝黄花”引入我国后,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曲线可能近似“J”形C.“一枝黄花”引入我国后,使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增加D.相比当地的其他植物,“一枝黄花”的生态位可能较大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食草动物对生长旺盛的牧草进行采食,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B.河流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自身的净化作用来保持原状,体现了其恢复力稳定性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遗物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再次被绿色植物利用D.为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可以适当增加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9.人们越来越发现,人类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生态环境。下列关于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系统发展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随着春天的到来,人们热衷于工作之余外出踏青,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有计划地合理利用C.“低碳生活”能减少碳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但不利于碳循环平衡D.封山育林、治理沙漠说明人类活动影响了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10.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豆腐上长满毛霉菌丝,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B.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多次反复冲洗,这样才可以清洗彻底C.酿制果醋所需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底物、条件完全相同D.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时,一般最适宜在夏天制作的是果酒

311.下列对相关操作流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泡菜制作:蔬菜加工→泡菜盐水→加调料、装坛→无氧发酵→泡菜B.果酒制作:挑选葡萄→剪枝→冲洗→无氧发酵→果酒C.配制培养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D.腐乳的制作:豆腐块→毛霉生长→装瓶→加入盐、卤汤12.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发酵条件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正在进行果酒发酵的装置移至高温环境下,即可获得果醋B.果酒发酵的最适温度要低于果醋发酵的C.进行果酒发酵时,每隔12h需要打开瓶盖排放CO2D.进行果醋发酵时,需要持续通入空气以获得大量的优质果醋13.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在培育植物新品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下列有关该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可在低渗溶液中进行B.各含两个染色体组的两个体细胞融合后,得到的仍为二倍体细胞C.该技术获得的杂种植株均能表现出双亲所有的性状D.该技术的优势是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4.碳循环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物质循环类型,碳循环的过程受到影响,将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引起温室效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B.重金属也参与了物质循环,其循环过程与碳循环过程相同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主要与植被的减少及光合速率降低有关D.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是自然群落中物质和能量的主要来源15.如图为利用酵母菌酿制葡萄酒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4A.果酒发酵时,图中装置应用70%的乙醇消毒和用洗洁精洗涤B.用该装置进行果酒发酵时,需要维持阀a,b的开放状态C.利用该装置进行果醋发酵,发酵温度需要维持在30~35℃D.果酒、果醋发酵所用的菌种细胞内均含有多种细胞器16.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倒平板前,为了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将锥形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B.倒平板时,应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略大于瓶口的缝隙,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灼烧灭菌后应立即挑取菌落D.用移液器吸取相应的菌液前,需要将样液充分摇匀17.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A.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操作者的双手和工作台要进行灭菌处理B.用二倍体植株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后得到的植株高度不育C.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数目变异D.外植体在诱导形成愈伤组织期间,每天必须进行适当时间和强度的光照18.植物利用硝酸盐需要硝酸还原酶,现有两种烟草硝酸还原酶缺失突变体,为探究两种突变体的突变是否在同一基因位点上,研究人员将两种突变体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诱导两种突变体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时应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酶解得到原生质体B.可用高Ca2+—高pH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细胞膜融合是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C.若杂种细胞能在硝酸盐培养基上正常生长,说明两种突变体的突变位点相同D.两种突变体均不能在以硝酸盐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9分。19.(13分)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某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值。回答下列问题:

5(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图中未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有____________。(2)能量A是被_____________同化的;若一段时间内,初级消费者除了摄入生产者制造的能量之外,从人工投喂的饵料中同化了G的能量,则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由图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4)碳元素在上图所示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之间主要以____________形式单向传递。20.(11分)果酒和果醋都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喜爱的饮品,下图是某工厂利用苹果生产果汁、果酒和果醋的大致工艺流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果酒和果醋发酵过程中所利用的微生物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2苹果酒清香,明快,风味清爽,可由果汁发酵产生。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____________来检验。(3)严格控制发酵条件是保证发酵正常进行的关键,请写出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过程中发酵条件的不同点:_____________。(答出2点)(4)传统的果酒发酵并不需要严格灭菌,原因是____________。(答出2点)21,(10分)反刍动物,如牛和羊,具有特殊的器官——瘤胃,在瘤胃中生活着多种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某科研小组欲从牛瘤胃中分离出纤维素分解菌,实验流程如下:①从屠宰场获取新鲜瘤胃液,短暂离心后过滤;②将滤液接种到含羧甲基纤维素钠(离子型纤维素胶,一种凝固剂)和染色剂A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③将从步骤②获取的目标菌落接种到以滤纸条为唯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中,摇床悬浮培养5天,观察滤纸的崩解效果;④取崩解效果最好的几片滤纸,将上面的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染色剂A为_____________(填“刚果红”或“酚红”溶液,步骤②

6接种前需要用____________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步骤②的培养口的是____________。(2)步骤③中,应选择步骤②中____________的菌落进行接种,原因是____________。(3)根据步骤④的实验结果,课题组得出牛瘤胃中有多种纤维素分解菌的结论,支持他们结论的实验结果应该是____________。(4)研究发现,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经充分水解后的产物可被酵母菌利用发酵生产酒精。培养酵母菌时,该水解产物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____________。22.(15分)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氮肥、但尿素并不能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只有当土壤中的细菌将尿素分解成氨之后,才能被植物利用。某课题小组从土壤中分离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并进行计数的过程如图1所示,图2是乙中的培养基配方。回答下列问题:(1)从物理性质上讲,培养液甲与培养基乙的成分的区别是____________,培养基乙中尿素主要为微生物生长提供____________。(2)若要对培养基乙中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可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观察菌落周围是否有____________色出现。(3)称取1.0g某土壤样品转入99mL无菌水中,再经100倍稀释后获得低密度菌悬液。分别取0.1mL菌悬液涂布在多个固体培养基上,若经培养后平均长出了46个酯母菌菌落,则该样品中每克土壤约含酵母菌____________个。该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实际活菌数____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23.(10分)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利用体细胞杂交技术实现了番茄细胞和马铃薯细胞的融合,经过培养得到了“马铃薯—番茄”植株,下图为操作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7(1)马铃薯和番茄不能通过有性杂交的方式得到杂种后代,原因是____________。(2)让两个不同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答出两个即可),细胞成功融合的标志是____________。(3)科学家将若干马铃薯细胞和番茄细胞进行细胞杂交,然后培养获得目的植株。科学家将目的植株栽种后发现,与普通植株相比,在相同环境中有些目的植株所结的番茄果实肥大且枝茎粗壮,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邢台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参考答案1.B2.D3.C4.D5.B6.D7.C8.D9.C10.A11.B12.B13.D14.ABC15.AC16.ABD17.ACD18.AD19.(1)生产者(2分)(2)生产者(2分)[(C-D-E-F)/(B+G)]×100%(3分)(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分)物质作为能量流动的载体通过摄食从上一营养级进入下一营养级,在传递过程中部分能量通过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散失(3分)

8(4)(含碳)有机物(1分)20.(1)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分)(2)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1分)(3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最适温度不同、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气体环境不同、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利用的底物可以不同(答出2点,答案合理即可,4分)(4)传统的果酒发酵所需的菌种附着于发酵所用的材料上;在发酵过程中,大部分杂菌因不适应发酵环境而被抑制(答出2点即可,4分)21.(1)刚果红(1分)高压蒸汽灭菌(1分)鉴别纤维素分解菌(1分)(2)透明圈最大(1分)刚果红(CR溶液)可以与纤维素反应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用含有刚果红(CR溶液)的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且透明圈越大,说明该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越强(3分)(3)出现了多种不同特征的菌落(2分)(4)碳源(1分)22.(1)培养液甲中无琼脂(2分)氮源(2分)(2)酚红溶液(2分)红(2分)(3)4.6×106(2分)偏低(2分)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只能观察到一个菌落(3分)23.(1)马铃薯和番茄属于不同的生物,两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能进行杂交获得可育后代(3分)(2)电融合法、离心法、聚乙二醇(PEG)融合法,高Ca2+—高pH融合法(答出两个即可,2分)融合细胞形成新的细胞壁(2分)(3)在细胞杂交的过程中,可能有的番茄细胞相互融合,然后经培养得到了多倍体番茄植株(3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