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单元检测)--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单元检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16—18世纪,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新地名,如:新尼德兰、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C.工业革命的进行D.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殖民扩张2.苏伊士运河通航后,英法控制了运河,并加强对埃及的侵略扩张,其根本原因是( )A.埃及战略地位优越B.埃及国力衰弱C.建立殖民地、拓展市场、倾销商品的需要D.拿破仑的个人野心3.1630年,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的巴巴多斯主要依靠烟草发展经济,多数种植者是来自欧洲的自由民和契约佣工。1680年甘蔗成为巴巴多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非洲奴隶已是欧洲人的三倍。巴巴多斯劳动力构成发生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B.奴隶贸易的猖獗C.工业革命的完成D.美国的独立4.1757年,克莱武指挥英国殖民军队侵占了孟加拉,他放手让部下抢劫,他自己就抢夺了价值23万英镑的金银财宝。据统计,1757—1815年,英国从印度攫取的财富不下10亿英镑。这一时期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的剥夺,对英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英国控制了印度全境B.加快了印度的殖民地化C.成为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D.造成了印度的贫穷落后和社会动荡5.下面为17世纪中叶西欧某国的海外殖民地统计表。该国是( )非洲亚洲美洲好望角印度据点、马六甲、锡兰、巴达维亚新阿姆斯特丹A.英国B.葡萄牙C.荷兰D.西班牙6.1787年,一位英国议员说:“以前孟加拉是各国的谷仓,是东方商业、财富和工场手工业荟萃之地。……在短短二十年内,印度的许多地方都已呈现沙漠的景象。田地荒芜,广大地面长满野草;农夫被掠夺,手工业者受压迫;饥荒一再发生,随之而来的是人口减少。”这反映了( )A.印度的农耕经济落后B.英国殖民者掠夺印度人民的悲惨状况C.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D.殖民统治客观上促进了小农经济解体6
17.下面是1400—1800年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口分布表。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单位:百万人国家和地区1400年1600年1800年印度74145180欧洲5289146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6010492拉丁美洲361019A.1400—1600年印度人口的增长主要源于英国的殖民扩张B.1400—1600年拉丁美洲人口的锐减主要是由于新航路开辟后列强的扩张与掠夺C.1600—1800年欧洲人口增长主要是因为奴隶贸易的盛行D.1600—1800年非洲地区人口减少主要源于工业革命的开展8.非洲国家的很多国界线是直线,与地理山川河流的走向并不统一。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A.西方列强对非洲的瓜分B.非洲民族组成相对单一C.非洲国家历史久远D.民族矛盾与种族冲突的产物9.独立之后的拉丁美洲国家面临的艰巨任务是( )A.建立共和国B.反对军事独裁C.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D.反帝反封建10.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列强纷纷派出人员到非洲进行“探险”“考察”,例如英国的“非洲内陆考察协会”、法国的“巴黎地理学会”等。列强到非洲“考察”的根本目的是( )A.进行科学研究,了解风土民情B.加强国际人文交流C.传播基督教D.为进一步的侵略作准备11.下列有关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B.哥伦比亚是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C.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具备有利的国际条件D.拉丁美洲独立后的国家都建立了共和制12.某国驻印度总督本廷克说:“这种灾难,在商业史上无与伦比。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据此判断,当时印度反抗的是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 )A.英国B.法国C.西班牙D.葡萄牙13.提拉克曾经说,自治就是自己的统治,要把全部管理权拿到自己手里,我要房子的钥匙。这段话表明提拉克主张( )A.实行暴力革命B.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C.让印度人参政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权6
214.1904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咨文中写道:“在美洲,也正如在其他地方一样,终将需要某一文明国家的干涉……迫使美国……行使一种国际警察的权力。”这就是所谓的“大棒政策”。“大棒政策”( )A.体现美国维护美洲利益的决心B.实质是干涉拉丁美洲的内政C.反映美国是世界和平的维护者D.说明美国是文明国家15.1906年,印度民族英雄提拉克在对印度民众的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工业被彻底摧毁了,而且是被外国的统治摧毁的;我们的财富正流向国外,我们已经沦落到任何人类都不可能沦落到的最低水平。”这说明印度爆发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基础薄弱B.英国的殖民统治C.生活水平太低D.严重的贸易逆差16.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国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是(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B.面临外国势力的干涉C.颁布资产阶级民主宪法D.两次推翻反革命政权17.林承节在《论二十世纪初亚洲的觉醒》一文中提出:“二十世纪初亚洲革命虽遭失败,但它所体现的亚洲觉醒却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对亚洲对世界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这里“亚洲觉醒”主要是指(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的到来B.无产阶级开始承担领导革命的责任C.亚洲国家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D.亚洲国家意识到联合斗争的重要性18.1912年1月2日,孙中山发布《改历改元通电》:“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孙中山改历改元的深层动因是( )A.破除君主专制制度给人的思想束缚B.与国际接轨的时代需要C.彰显中华民族的民族诉求D.推翻满洲贵族统治的政治需要19.下列叙述符合1905—1908年印度反英斗争发展状况的是( )A.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B.未广泛发动人民群众C.期间颁布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D.孟买10多万工人举行了政治总罢工,要求释放提拉克20.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是( )A.彻底铲除了大地产制度B.粉碎了外国势力的干涉C.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
3材料:西方殖民扩张时期殖民政策简介商业资本时期这一时期对欧洲国家来说,占有的殖民地越多,就意味着占有的金银财富越多。西方殖民者对殖民地采取最简单,也是最野蛮的暴力手段,公开劫掠金银财富。各宗主国不准许外国参与本国殖民地范围内的任何贸易。部分国家组成了特权性贸易公司垄断所辖区一切贸易权。殖民列强大发横财。西方国家之间争夺殖民霸权与海上霸权也成为殖民政策的重要内容工业资本时期在“自由贸易”的招牌下,资本主义国家加剧了殖民扩张与掠夺。在印度,英国机器生产的质优价廉的棉织品充斥市场,使印度的传统手工纺织业急速衰退,原棉大批输往英国,以抵偿英国大宗输入的工业品的价额,英国殖民当局规定由英国输入的货物税率为2.5%,有的甚至免税。在中国,《南京条约》附件里确定了值百抽五的低额进口税。西方列强将殖民地作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最有利的资本输出场所——摘编自王韵华《略论近代资本主义殖民政策的演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商业资本时期与工业资本时期殖民政策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12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整个历史上,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就会产生两种相反的反应……第一种反应表现为退却和逃避;第二种反应则体现为调整和适应。前者的口号是“返回美好的从前”;后者的口号是“向西方学习,以与西方作战”。——[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这一问题使全国(印度)的民族主义者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团结起来。他们以口号“自治”即英帝国范围以内的自治和“抵制外货运动”即联合抵制英货来十分有效地与政府作斗争……有些民族主义者更进一步,学习爱尔兰和俄国的地下组织的榜样和方法,采取恐怖主义行动。仅仅孟加拉,1906至1917年间,就发生168起暴行,夺去了61人的生命。——[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6
4(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19世纪中期“体现为调整和适应”的典型事例。亚非拉国家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8分)(2)材料二中的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具体是指哪一场运动?这场运动有什么特点?(5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陈独秀《偶像破坏论》材料二: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金冲及《辛亥革命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5分)(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6分)6
5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C 3.B 4.C 5.C 6.B 7.B 8.A 9.D10.D 11.C12.A13.B 14.B 15.B 16.D 17.C 18.A 19.D20.C二、非选择题21.不同:商业资本时期西方国家多采用暴力手段广占殖民地、掠夺金银财富,垄断殖民地的贸易。工业资本时期西方国家则更加注重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将殖民地作为原料市场、商品倾销地和资本输出场所。原因:工业革命之前的商业资本时期生产力还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工业革命之后机器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殖民政策的不同。22.(1)典型事例: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有识之士于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进行明治维新,日本最后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成为亚洲强国。启示:亚非拉国家挽救民族危亡,既要善于学习外来先进文化,又不囿于外来文化的束缚,要敢于创新和突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或缺少创新精神就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运动:1905—1908年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特点:资产阶级领导;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武装斗争与政治罢工相结合。23.(1)变化:辛亥革命前认为皇帝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辛亥革命后破除了对皇帝的迷信。(2)原因: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激励人们探索救国的新道路,为五四运动的爆发提供了思想基础。(3)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它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