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2380771
大小:12.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10-23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圆的周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圆的周长教学目标: 1.经历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探索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运用圆的周长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 3.培养学生的操作试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一些数学方法。 4.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研究的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准确计算圆的周长。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教具准备:圆形硬纸板、绳子、剪刀、圆周长演示器。教学过程:(一)人人参与,探索新知。1.回忆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说出周长指什么?用什么单位?让学生比画出课桌面的周长。2.认识圆的周长教师先拿出教具——圆,启发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圆周长的含义。接着,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周
1长各有什么不同。最后,让学生拿出学具中的圆片比画一下,自己去体验、领会圆周长的含义。3.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活动一:测量圆的周长。首先让学生讨论:怎么测量圆的周长?都需要什么工具?然后,指导他们合作测量,并鼓励学生上台向全班同学演示自己的测量方法。最后,各组汇报测量方法,教师课件演示绕和滚的过程。活动二: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认识圆周率。(1)回忆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关系,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大中小三个圆片,说说谁的周长长,猜想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2)要求每组同学用准备好的三个大、中、小不同的圆片作为测量材料,分工合作,分别测量各圆片的直径和周长,并将数据填入课本表内。(3)完成后,学生观察、比较数据,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归纳“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结论。(4)学生看书自学后,交流汇报圆周率的含义,教师同时指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5)引导学生读、写“π”并进一步了解圆周率的历史和我国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课件出示祖冲之的生平事迹。4.活动三: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
2(1)引导讨论:求圆的周长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如果已知圆的直径或半径,该怎样求周长?(2)推导出求圆周长公式,用课件演示。C=πdC=2πr(二)应用新知,解决问题1.出示口答题要求学生说出思路。⑴d=3厘米 C=?⑵r=3厘米 C=?2.课件出示花瓶的相关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订正,并强调难点问题。3.出示思考题。学生课下完成。(三)实践应用,拓展创新1.让学生用自行车测量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需要测算哪些数据。2.学校门外有一棵大树,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测量出这棵大树截面的直径?(四)回归评价提问:同学们,本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我们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解决哪些问题?如何解决?板书设计圆的周长(一)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圆周率。
3圆周率是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C=πd或C=2πr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