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课件(共29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第7课近代的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1课标要求:通过了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人口的迁徙与文化认同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第8课现代社会“移民”和多元文化
2近代殖民活动
3
4
5
6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民族族群一定稳定的共同体---适用范围是各国之间(政治性)---适用范围是一定区域内(文化性)
7阅读39页正方一、二、三段,指出新航路开辟以来美洲人口的变化情况。印第安人人口锐减印第安人人口锐减非洲黑奴欧洲移民
8表1南北美洲的种族分布(单位:百万)白人黑人印第安人1835年1935年1835年1935年1935年北美洲13.8124.32.612.41.8中美洲1.96.92.78.421.4南美洲2.940.94.518.729.2合计18.6172.19.839.552.4-------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观察图表,南北美洲种族在地域分布上有什么差异?拉丁美洲
9二、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变化
101330年,元代民间航海家就是被誉为“东方马可·波罗”的汪大渊花了5年时间就踏遍海上丝绸之路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第二次航行回来后把所见所闻整理成《岛夷志略》中有2节详细记载了大洋洲的风土物产,是见诸于世有关大洋洲最早的文字记载,而在200年后欧洲人才知道世界上有大洋洲的存在。
11
121770年4月,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发现”了澳大利亚,宣布这一“无主”大陆为英国所有。经过长期考虑和选择,1786年,英国内务大臣悉尼勋爵宣布,将把罪犯流放到澳大利亚。1788年1月26日,首批英国罪犯被流放到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新南威尔士。这一天,后来被称为“澳大利亚日”,至今仍作为国庆日加以庆祝,但是,对澳洲土著人来说,这一天意味着悲惨命运的开始。
131803年,这些罪犯登陆之后,象猎杀动物一样大肆屠杀当地人。几十年内绝大多数人被消灭。最后的一个男子死于1869年,最后的一个女子死于1876年。这位女子名叫特鲁加尼尼,生于1803年,即白人入侵塔斯马尼亚岛的第一年;因此,她的一生跨越了其民族被灭绝的整个时期。她恳求不要解剖她的尸体,但连这一可怜的请求也得不到满足,她的骨骼被陈列在霍巴特博物馆。
14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华工出国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鸦片战争前﹐主要是自愿结伙出洋谋生﹐大多分布在东南亚﹐人数较少﹔从鸦片战争到清末﹐几乎全是被西方殖民主义者拐掠﹑贩卖的契约华工﹐分布在世界各地。19世纪去东南亚的华工﹐累计至少在七百万人以上﹐人数估计十倍于前一阶段。
15(苦力)闭置一舱,昏闷而死者已三分之一,抵埠以后饥饿病鞭笞而死者又三分之一,仅延残喘不及一成.--------陈炽《续富国策》卷四
16带着脚镣在秘鲁甘蔗园劳作的华工(图片来源: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
1719世纪后期,大量华工参与修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这条贯穿加拿大东西部的铁路被认为是该国建国初期最为重要的工程之一。大约1.5万华人参与了工程建设,因为工作条件艰险,大约有4000多华工在施工中丧生。有人说,太平洋铁路每一公里的枕木下,都有一个中国劳工的亡魂。参与修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华工(1909年),广东省博物馆文物时任铁路公司总工程师的史密斯打下这根黄金道钉的场景
18华工修筑美国太平洋铁路视频
19萨克拉门托奥马哈如果没有它,八十天环游地球的梦想永远只是梦想而已。-------法国儒内.凡尔纳
20在萨克拉门托举行的庆祝大会上,华工代表没被邀请参加,主讲人的庆功演讲说“这条翻越内华达雪山、堪称奇迹的铁路能够完工,是得益于加州人民血管中流淌的四个伟大民族的血液,包括法国人的勇猛、德国人的睿智与坚定、英国人的不屈不挠、以及爱尔兰人的耿直与真性情。”大多数会上发言的代表亦不提华工,但一个名叫E.D.克罗克的法官仍为华工说了公道话: “我要提醒诸位,这条铁路之所以能早日建成,大部分应归功于那些贫苦而被人蔑视的中国工人,他们忠诚勤奋,表现卓越。”--------李春辉主编:《美洲华侨华人史》,第125页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总裁利兰·斯坦福亦写道:“没有华工,这条重要的国家交通干线的西段,就不能在国会法案所要求的时限以内完工。”他们“安静、温顺、勤劳、节俭——乐于而且容易学会铁路建筑工程所需要的各种不同工作。事实上,他们是筑路工头梦寐以求的理想工人。”------陈翰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七辑,第296页
21“我们建造了铁路,铁路成就了美国。”
22新大陆在殖民和经济方面的发展,也自然地导致欧洲文化的移植。诚然,文化在移植过程中发生变化。文化不仅被采纳,也被改变。如今,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与大不列颠并不完全相同,拉丁美洲也不是伊比利亚半岛的一个精确的复制品。然而,事实依旧是,语言基本上是相同的……宗教也是同样的……文学、学校、报纸、政体——所有这一切都有着可以追溯到英国、西班牙、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根源。-------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殖民活动对美澳文化的影响?
23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征服带来了伊比利亚的文化概念,他们认为比土著文化优越。同样,他们也认为非洲宗教和文化比自己的低劣……印第安社会生存下来,并且在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互动的同时,维持着相对的自治性。同样,奴隶们在学习应付他们的主人适应新环境的同时,保持了非洲的宗教传统、信仰、习惯和语言。------《现代拉丁美洲》拉美地区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中什么现象?
24小结:历史与未来墨西哥三文化广场
25金字塔残垣印第安人阿兹特克文明西班牙教堂和修道院现代墨西哥议会大厦广场碑文:“这不是任何人的胜利或失败,而是一个混血民族痛苦的诞生。这就是今天的墨西哥。”如何理解?
26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没有古代阿兹特克和玛雅文化,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文化;同样,没有西班牙人带来的欧洲文化,也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文化;没有19世纪父辈们为墨西哥独立的英勇战斗,同样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墨西哥共和国。------设计者拉米雷斯
27唐人街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