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2321398
大小:37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10-21
《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在了解近代殖民活动带来的人口向美洲、大洋洲迁徙及随之而来的族群巨大变化、各族群共同开发了“新大陆”等重要史实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历史地图绘制出人口的迁徙情况,结合地图和相关史料分析北美与拉丁美洲族群变化中存在的差异及原因;能够运用相关史实分析在不同族群之间所存在的文化的碰撞与认同(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探讨华工在开发美洲和大洋洲过程中做出的贡献,感受先辈们奋进中的苦难;能够认识到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都为创造人类文化作出了贡献,不同文化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加强交流互鉴,促进共同发展。(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重点:殖民活动带来的美洲、大洋洲族群变化、华工对美洲、大洋洲的开发(突出方式:提供历史细节,结合地图和时间梳理渗透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难点:感受人口迁徙带来的文化冲突、文化认同(突破方式:结合图片和相关史料分析)板书设计殖民活动----人口迁徙-----族群变化------共同开发 文化的交流与认同 文明的碰撞与交融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课标介绍形成单元总体认识,明确本课在本单元的地位和本单元三课间的关系
1新课讲授1、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1)依次展示四幅地图: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及两次工业革命的世界地图等,2)概念的理解:族群3)阅读教材,在地图中标出美洲人种的变化,结合材料分析其变化原因。2、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变化 学生课前查阅资料,课上交流和介绍有关英国库克船长的故事和课本中特鲁加尼尼及塔斯马尼亚岛的故事。教学意图:复习旧知,新航路开辟以来的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就是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殖民者大量移民,开始了对美洲和大洋洲的开发。学生归纳并在地图上绘制美洲人种结构变化图,结合史料,分析美洲不同区域族群变化存在的差异性,从教材中和所学知识中尝试寻找史料分析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史料的分析能力。教学意图:了解大洋洲的情况,结合库克舰长的首航及相关史实,了解英国在工业革命期间在大洋洲殖民的情况,结合课本插图和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澳洲土著的悲惨遭遇,认识殖民活动的罪恶。
2阅读课本内容,了解澳大利亚的人种变化情况,分析课本,认识大洋洲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 3、华工对美洲和大洋洲的开发1)整合课本新材料,从“下南洋”—近代大量华工出国的背景—华工的悲惨境遇—华工对太平洋铁路的开发等环节,用图片、视频、文字史料等方式认识华工在开发美洲和大洋洲过程中做出的巨大贡献。2)阅读课文内容和相关史实,认识各族群对美洲和大洋洲的共同开发。教学意图:学生通过对华工出国的悲惨境遇及华工对美洲和大洋洲的开发所做出的贡献,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认同感,认识到近代西方殖民侵略的罪恶、近代中国的艰难命运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教学意图:通过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发展,体会文化的多样性,认识近代以来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33)结合课本相关文字史料和教师整理史料,让学生分析在各族群在共同开发“新大陆”过程中对原有文化的移植与改变,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碰撞,逐渐形成的文化认同。三、小结: 以课本图片墨西哥三文化广场,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设计者的思考等内容,让学生感悟:我们应该怎样感受他们的苦难历史?对待不同于自己的文化和文明应该有什么样的正确态度?学习效果及评价 学习效果及评价:学生在板书基础上,绘制出本课的详细、清晰的知识结构或自创绘制本课的知识结构。 教学反思 1、本课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下探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方式,在问题的引领下促进学生对人口迁移和族群变化对文化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2、本课涉及的历史概念和相关知识与传统中学历史教学基础上有很多新知识和新内容,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更多的相关知识的补充,以方便教学。3、直到交稿的时候,感觉自己对这一课的理解还不是很通透,还须要继续感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