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

(公开课)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

ID:82300444

大小:27.8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3-10-26

上传者:130****7908
(公开课)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_第1页
(公开课)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_第2页
(公开课)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_第3页
(公开课)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公开课)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尤溪县中学教研第三片区观摩课教案课题: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三节印度时间:2022年3月18日星期五班级:七(4)班地点:尤溪二中授课人:XXX指导老师:XXX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通过亚洲的学习,学生对区域地理的知识、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已有了初步的了解。本章在设计安排上试图体现强化区域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加强联系性,让学生进一步提高说明地理问题和学习区域地理的能力,以实现区域地理教学目标的内容。二、学情分析鉴于本校七年级学生对地理不够重视,因此地理基础较弱,所以教学要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会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空间思维能力,并且学会用地理知识来解决地理问题。三、教学设计思路由于知识点多,程度深,初一的学生,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处在起步阶段,最好是精讲,设计学生能直接参与的动手动脑的活动,充分利用图表教学,使他们对空间充分感知,有利于空间概念的形成。为学生展现认识的过程和思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尽量使教学形式多样化。四、学习目标:1、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首都、人口2、读图分析印度气候特点,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3、了解“绿色革命”给印度的粮食生产带来的新契机五、教学重难点重点:印度人口特点以及人口增长过快对印度发展的影响。难点:粮食作物的分布与地形、降水之间的关系。六、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等—3—

1七、教学策略:1.多媒体教学法2.问题驱动法3.探究讨论法八、课前准备:PPT九、课时安排:1课时十、教学过程:(按表格格式)教学环节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学生观看印度的景观视频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复习旧知,准备新知。倾听,思考。引出主题,吸引学生思考。教学环节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讲授新课一.明确目标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实施目标目标导学一:印度的位置及地位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初步掌握本目知识点。2.请同学们阅读印度地图,结合教材,分析以下问题:(1)请介绍印度的纬度位置。(2)你能说说印度的地理位置吗?(3)请简介印度的海陆位置。位于南亚,北靠_____,东南临____,西南临____,南临____。(4)阅读材料:南亚次大陆目标导学二:印度的人口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初步掌握本目的知识。2.读印度人口图,结合教材,分析以下问题:(1)印度的人口数量情况如何?学生齐读并理解学习目标。学生朗读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本目的知识,初步勾画知识点。学生读图分析,如:印度的纬度位置:地跨北温带和热带。学生列举如:喜马拉雅山脉,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印度洋。学生阅读材料,分析介绍如:由于喜马拉雅山脉将南亚与亚洲其他地区隔开,南亚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又称南亚次大陆。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自主阅读教材,使学生通过阅读,初步感知本目主要内容,便于下面的教学与学。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地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2(2)列举印度部分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3)印度人口众多的原因?(4)说说印度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目标导学三:印度的邻国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初步掌握本目内容。2.请同学们读印度邻国地图,结合教材,请列举印度的邻国。目标导学四:印度的地形和河流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勾画知识点。2.请同学们阅读印度地形图,结合教材,分析以下问题:(1)请介绍印度地形类型和特点。(2)找一找印度最大的河流是什么?教师总结:印度的圣河--恒河目标导学五:热带季风气候和粮食生产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初步掌握本部分知识。2.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印度气候图,结合教材,分析以下问题:(1)东北季风从____吹向____,气流_____,降水稀少。西南季风从____吹向____,气流_____,降水丰沛。(2)印度包括哪些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3)阅读思考:印度为什么要进行两次“绿色革命”学生阅读教材,根据图示及教材,分析如:截至2011年,印度人口总数为12.1亿,世界第二位。特点:人口众多学生阅读教材,根据地图回答如: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斯里兰卡。学生读教材,结合地图回答,如:印度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回答如:每年10月至次年5月为印度的旱季,盛行东北季风。东北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气流干燥,降水稀少。学生分析如:有利方面:气候:热带气候类型,光热充足,雨季降水丰沛;不利方面:热带气候类型,光热充足,雨季降水丰沛;通过学生分析归纳印度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探究出有利于人口发展的控制生育计划。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和地形类型图,使学生在找印度河流之际,进一步理解印度的地形和河流知识。通过学生分析印度发展的优势,使学生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3—

3(4)请列举印度的粮食作物。(5)请简析人类活动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教师总结:(6)请列举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教学环节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完成课堂练习以组为单位,分析思考问题,并在全班交流汇报,共同完成检测练习。检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教学环节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堂小结北部边境喜山驻,恒河平原中间铺;西南季风送雨露,早来晚走水灾苦;因地制宜种作物,绿色革命改技术。学生谈收获和体会。总结升华。板书设计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三节印度一.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主要邻国二.自然环境:地形,河流,气候教学反思:—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