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专题05 地表形态的塑造(原卷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2022年高考真题】(2022年全国甲卷)下图示意北美东南部沿海冲积平原某区域1890年以来海岸线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自然灾害)在图示区域海岸线变化最快的时段,该区域可能经历了()A.强烈的地震B.剧烈的海啸C.频发的飓风D.汹涌的洪水8.(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判断甲水域是湖泊而非海湾的依据是()①甲水域北岸岸线基本稳定②百年来变动的海岸线近似平直③甲水域有河流汇入④甲水域呈半圆形形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22年1月浙江卷)4.【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外力作用】以下地貌景观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 )
1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022年1月浙江卷)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平面图,图中主体构造为向斜,地形以山地为主,经外力长期侵蚀,地形起伏不大。沉积岩颗粒物粗细与沉积环境中的水深有关,水越深,颗粒物越细。完成下面小题。17.【河流地貌的发育】若甲地附近发育有小河,其最可能流向( )A.东北B.西南C.西北D.东南18.【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关于地层新老与沉积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b比c老 ②bc期间,海岸线向海洋后退 ③b比c新 ④bc期间,海岸线向陆地前进A.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22年6月浙江卷)近年来,全球冰川消融日益严重。我国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成员跟随科学家在青藏高原某地利用无人机研究冰川消融,并拍摄了冰川消融后的地貌照片。完成下面小题。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外力作用】下列四幅照片,属于此次拍摄的是( )A.B.
2C.D.(2022年6月浙江卷)【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A.①B.②C.③D.④6.图中甲处( )A.岩层受挤压形成向斜构造B.受断层影响下陷形成谷地C.因岩浆活动地表出露喷出岩D.因外力作用地下埋藏变质岩(2022年6月浙江卷)【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下图为世界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11.图中海沟的成因是( )A.欧亚板块张裂B.美洲板块抬升C.太平洋板块张裂D.太平洋板块俯冲12.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有( )
3①海岭②裂谷③山脉④岛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22年1月浙江卷)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7.【河流地貌的发育】与旧金山比,洛杉矶水资源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较高,蒸发量大B.山脉阻挡,降水量小C.洋流影响,降温减湿D.河流短少,径流量小(2022年湖南卷)某地(下左图)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该地形成了西北—东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下右图),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据此完成6—8题。6.(洪灾产生的原因)该地易发山洪,主要是因为( )A.水流汇集快B.年降水量丰富C.河道较弯曲D.地质条件复杂7.(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从防洪和方便取水的角度,推测该地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在( )A.a处B.b处C.c处D.d处
48.(防灾减灾)该地形成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有利于当地( )①降低暴雨的频率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③抑制土壤盐碱化④减轻山洪带来的危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22年新高考广东卷)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下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河流地貌的发育】第I段河床纵剖面阶梯状形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A.地质构造差异抬升B.河流的阶段性下切C.原始河床地形差异D.滑坡、泥石流作用4.【河流地貌的发育】在第II段河床,纵剖面①→②→③的发育过程反映该段河床( )A.淤积大于侵蚀B.侵蚀大于淤积C.侵蚀-淤积平衡D.持续不断侵蚀(2022年新高考广东卷)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纳木错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北侧,湖泊面积2015km2,湖面海拔4718m。在其沿岸,曾发现高于现代湖面30m的古湖岸线。仁错位于纳木错西侧,湖面海拔4648m。雄曲和那曲两河分别汇入纳木错和仁错。纳木错地处夏季风影响边缘区,冬半年盛行西风,在10-11月期间,湖泊东侧区域降水相对较多。图(a)示意纳木错和仁错所在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图(b)示意两湖分水岭区域水系与地形特征。
5(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分析10-11月期间纳木错东侧区域降水相对较多的原因。(2)【河流地貌的发育】结合河流侵蚀的知识,分析图(b)中虚线框所示区域水系演化过程与趋势。(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从全球变暖的角度考虑,说明未来纳木错能够与仁错贯通的理由。(2022年新高考山东卷)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古雅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构造运动导致其水系发生了演变(左图)。乔治湖水位波动大,有时连年干涸,湖底覆盖着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右图)。
6(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指出与古河道形成有关的主要内、外力作用。(2)【河流地貌的发育】说明左图中水系的演化过程。(3)【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指出河流对湖区地下水补给的特点。(2022年湖南卷)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研究小组调查发现,在金沙江部分干热河谷的缓坡上发育着一定厚度的黄土状物质,其下部及附近谷底广布古堰塞湖沉积物(如下图)。在冬春季,常见谷风裹换着尘土从谷底吹向谷城。即将建成的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1)(热力环流)分析金沙江干热河谷段冬春季谷风势力强的原因。(2)(河流地貌)研究小组通过调查和实验,认为该地黄土状物质主要来源于附近古堰塞湖沉积物,推测其判断的主要依据。(3)(流域开发、水电站建设的影响)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后,甲地谷底有部分被淹没,该地的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可能减小还是增大?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2022年高考模拟题】
7先锋植物指群落演替中最先出现的植物。巴西高原某地为石英岩阶梯状地貌,先锋草本多在其陡坎上部的节理(即裂隙)薄弱带率先发育,随着演替持续,灌木发育,阶梯平台逐渐后退。下图是厦门中学生助手地理研究小组制作的示意该石英岩阶梯状地貌演变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陡坎上部的节理薄弱带率先发育先锋草本的关键因素是( )A.光照B.气温C.降水D.土壤2.与先锋草本相比,灌木( )A.对水肥需求少B.根系伸展空间比较大C.环境适应性强D.改造地表形态作用弱3.后期,石英岩阶梯状地貌陡坎变化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生物风化B.流水侵蚀C.物理风化D.风力侵蚀冻融作用是指冻土层中的水在气温变化影响下,土层反复冻结融化,导致土体或岩体的破坏、扰动和移动的过程。下图为某区域冻融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4.下列地区中,最有可能观察到图示景观的是( )A.祁连山地B.四川盆地东北缘C.东北平原D.塔里木盆地中部5.冻融导致岩体破坏的作用属于( )A.冰川侵蚀B.流水侵蚀C.冰川沉积D.物理风化嶂石岩地貌主要分布在河北省中南部赞皇县太行山深山区的嶂石岩景区,是一种气势壮阔的红崖长墙砂岩地貌,由易风化的薄层砂岩和页岩组成,岩层中发现很多生物化石,其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下图示意嶂石岩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6.推测嶂石岩地貌形成之初的地理环境最可能是( )A.地势低洼的山间盆地B.崎岖起伏的大陆架C.炎热干燥的戈壁沙滩D.四季分明的浅海区域7.导致图中岩层出露地表最直接的内力作用是( )A.垂直抬升B.水平拉张C.水平挤压D.岩浆喷发海心山是位于青海湖湖心偏南的一个小岛,山顶高出湖面约70米,海拔约3300米,其山体系花岗岩和片麻岩(经深变质作用而成)构成。全岛面积仅为1平方千米,但因距离湖岸40米处有一口淡水古井,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人在岛上定居。下图为海心山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据图可知( )A.花岗岩受风化作用显著B.海心山由岩浆喷发而形成C.片麻岩形成早于花岗岩D.海心山经历了地壳的抬升9.古井中淡水的直接来源可能是( )A.花岗岩裂隙水B.山顶冰川融水C.片麻岩裂隙水D.附近青海湖水在陕北黄土高原,在一道黄土墚靠近冲沟的边缘地区,平坦的墚面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塌陷,颇似一个“大脚印天坑”,这个大坑并非天坑,而是一个黄土落水洞。一般分布在沟谷两岸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转换较快的部位。下图示意黄土落水洞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10.黄土落水洞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④①②D.②③④①11.黄土落水洞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断裂塌陷B.断层发育C.流水侵蚀D.溯源侵蚀12.黄土落水洞大都发育在黄土梁延伸向黄土沟的斜面上,主要是由于该处( )A.汇水面积充足B.地势平坦开阔C.黄土质地疏松D.裂隙发育较好巴丹吉林沙漠位于西北地区,年降水量仅40-80mm,沙漠东南部腹地形成了世界独一无二的高大沙山,其高度常年稳定,最大高差达500m以上。下图示意该地某沙山顶部沙层温度、水分随深度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该沙山的水分主要来源于( )A.大气降水B.湖泊水C.河流水D.地下水14.该沙山常年稳定、高大的原因是( )A.终年风力较弱B.沙山湿度大C.大气降水少D.植被覆盖率高川东平行岭谷位于四川盆地东侧,是由透水性不同的粗砂岩、粉砂岩、泥质砂岩和泥页岩构成的九大平行山脉和槽谷。下图为“川东青宁乡地貌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15.图中,河谷( )A.发育在背斜构造的顶部B.由断层构造下陷而成C.发育在向斜构造的槽部D.由软岩层受侵蚀而成16.图中区域( )A.地表水资源丰富且取水方便B.具有良好的承压水发育构造C.山岭两坡的受侵蚀程度相当D.河谷西侧山坡常有泉水出露下图为黄土高原某河谷横剖面示意图,黄土层底部有厚度不一的古土壤层,除黄土层底部外,黄土层中还夹杂着层数不一的古土壤层。专家探测得知,黄土高原区1.24百万年以来共发生了14次显著的冰期一间冰期旋回,该河流阶地形成与冰期一间冰期旋回密切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一般而言,间冰期黄河壶口段( )A.沉积作用显著B.含沙量高C.下切侵蚀显著D.径流量小18.图中阶地属于堆积阶地,由河漫滩演变而来,河漫滩和阶地分别形成于( )A.间冰期、冰期B.冰期、冰期C.冰期、间冰期D.间冰期、间冰期19.图中T2阶地只出现在河谷东侧,而西侧缺失,其原因可能是西侧( )A.位于凹岸,遭受侵蚀B.位于凸岸,遭受侵蚀C.地壳上升,遭受侵蚀D.地壳下沉,遭受侵蚀吉林省西部气候较干旱,却呈现出了湖沼众多、河流蜿蜒的水乡景色(如下图)。在地质时期,松辽平原最初是巨大的强烈沉降带,形成古松辽盆地。众多河流注入松辽盆地,形成了古松辽大湖(包括现在的松辽分水岭),湖底形成了黏重的河湖相沉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20.吉林省西部气候较干旱,湖泊数量却比东部多,其主要原因是( )A.冻土发育B.地势低洼C.土质黏重D.蒸发较弱21.导致地质时期的古松辽大湖演变为松辽平原的关键因素是( )A.气候变化B.河流改道C.湖泊沉积D.地势抬升22.有关松花江松原市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流量变化小B.结冰期短C.有凌汛现象D.流速较快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位于深圳市东南部的大鹏半岛(下左图)海岸地貌类型齐全。2020年7月,在海岸地貌学专家的指导下,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来到大鹏半岛南部的西冲湾开展考察活动。同学们发现这里沙滩的沙粒大小不一,于是分别在沙滩A、B、C处取样,对沙粒进行观察。右图为同学们根据取样位置绘制的剖面图。
12(1)推测西冲湾沙滩沙粒的可能来源。(2)研学小组观察发现A处沙粒较B处细,请说明其形成过程。(3)说明C处形成沙丘而没有形成沙堤的原因。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阿尔伯特盆地位于东非大裂谷西支,截至2017年初,阿尔伯特盆地发现油气田18个。盆地下层以湖泊相夹砂岩泥页岩为主,形成于中新世中期至上新世早期,其间气候温暖湿润,河流水系丰富,该层具有盆地形成油气资源所需的最重要的烃源岩(指大量生成油气与排出油气的岩石,其形成需要具备的是含有大量有机质并达到转化成油气的温度条件);盆地上层形成于上新世早期一更新世早期,由于这期间湖面升降频繁,三角洲相砂岩和湖泊相泥页岩互层形成良好的储盖匹配。下图为阿尔伯特盆地岩层垂直剖面图。
13(1)分析夹砂岩泥页岩发育成阿尔伯特盆地主要烃源岩的优势条件。(2)说明阿尔伯特盆地油气矿藏主要储存于砂岩层中的原因。(3)推测阿尔伯特盆地油气资源富集成矿的过程。(4)解释阿尔伯特盆地油气成藏过程中内力作用的重要性。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我国内陆绿洲地区人类活动遗址众多,这些遗址可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相关依据。我国某考古团队在西北某山地南坡发掘出古人类生活遗址(如下图)。小明是该考古队的成员,同时也是某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学生。通过研究,小明发现在距今2万~1万年期间,此处沉积了厚达5m的洪积物,形成了老洪积扇;而位于老洪积扇缘端细腻黑褐色湖沼沉积厚度约1m,大致形成于距今1万~9千年期间,且中部夹杂盐碱结晶层;距今3500年前后,古人类选择在此生活,并留下了大量放牧牛羊、谷物种植的遗迹。之后,该遗址被新的洪积物掩盖埋藏。(1)分析老洪积扇厚度大的主要原因。(2)根据古人类生活留下的遗迹,判断距今3500年前后该地带适合人类生活繁衍的主要地理条件。(3)描述图中湖沼沉积层的主要形成过程。(4)推测距今2万年以来该地区气候的干湿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