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2082774
大小:61.6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9-05
《沉管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沉管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适用公司承建项目范围内沉管灌注桩的施工。2材料要求2.1.1水泥:一般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2.1.2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2.1.3石子:碎石,粒径5~40mm,含泥量不大于2%2.1.4水:应用饮用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2.1.5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表面应无铁锈和油污。2.1.6外加剂:根据施工需要通过试验确定。3主要机具设备振动沉管桩机或锤击沉管桩机。4作业条件施工区域内要做到场地平整坚实,地耐力必须满足机械运行及施工要求,道路贯通,供水系统,供电系统布设完备,达到施工要求。5施工操作工艺5.1工艺流程(详见下页)桩尖埋设桩位放样及控制*桩机就位沉管*灌注桩混凝土*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检查验收挖土拔管灌注桩身混凝土*放钢筋笼*
1打*号工序为质量控制点5.2测量定位放样a)对顾客提供的测量资料、坐标点、水准基准点,应进行检查复核,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测量沉管桩工程的定位轴线和高程控制点,然后进行桩位放样。b)样桩尺寸应符合设计施工图纸尺寸要求,偏差控制:3桩以上基础为2cm以内,单排桩或双排桩基础为1cm以内,经顾客代表复核,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才可进行打桩。c)定位轴线控制和高程控制点必须先引测到不易受打桩影响的地方,并应经常校核其准确性。5.3桩尖埋设a)桩尖质量符合要求,尺寸符合规定,外形完整无缺,要有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b)埋设位置要准确、牢固、桩尖中心对准样桩中心,偏差控制在1cm以内。5.4锤击沉管灌注桩5.4.1锤击沉管灌注桩施工a)锤击沉管打桩机由桩架、柴油锤和钢管组成,桩机到位后,在沉管垂直套入桩尖时,应先在桩尖与桩管接触面处设置铁圈及草绳,以防地下水及泥进入桩管。b)打桩的施工流水按照退打的原则进行,对于群桩基础或桩的中心距小于4倍桩径时应进行跳打施工,中间空出桩应待邻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50%后方可施工。c)对于锤击沉管桩施工,必须严格控制最后三阵,每阵10击的贯入度,其值按设计要求确定或试打桩纪要。d)沉管施工时,全过程必须有专职记录员做好施工记录,每根桩的施工记录均应包括每米的锤击数和最后一米的锤击数,准确测量最后三阵,每阵10锤的贯入度及落锤高度。e)停锤的控制,应按试打桩纪要规定进行。5.4.2锤击沉管桩混凝土灌注a)沉管到设计标高后,应检查桩管内有无进桩尖或进泥进水现象,无问题后,应立即灌注混凝土,尽量减少间隔时间。b)当桩身配钢筋笼时,第一次混凝土应先灌至笼底标高,然后放入钢筋笼,再灌至桩顶标高以上30~50cm。5.4.3拔管a)
2第一次拔管高度应控制在能容纳第二次需灌入的混凝土量为限,不宜拔得过高,在拔管过程中可采用专用测锤检查混凝土面上升或下沉情况。b)拔管速度要均匀,对一般土层以1.0m/min为宜,在软弱土层和软硬土层交界处宜控制在0.3~0.8m/min。5.4.4复打a)沉管灌注桩的充盈系数不得小于1.0;对于混凝土充盈系数小于1.0的桩,宜全长复打,可能产生断桩和缩颈时,应采用局部复打。b)成桩后的桩顶标高应高于设计标高500mm。全长复打桩的入土深度宜接近原桩长,局部复打应超过断桩或缩颈区1m以上。5.4.5全长复打桩施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a)第一次灌注混凝土应达到自然地面;b)应随拔管随清除粘在管壁上和散落在地面上的泥土;c)前后二次沉管的轴线应重合;d)复打施工必须在第一次灌注的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5.4.6当桩身配有钢筋时,混凝土的坍落度宜采用80~100mm;素混凝土桩宜采用60~80mm。5.5振动,振动冲击沉管灌注桩5.5.1振动,振动冲击沉管灌注桩施工应根据设计要求及土质情况和荷载要求,分别选用单打法,反插法、复打等,单打法适用于含水量较小的土层,且宜采用预制桩尖;反插及复打法适用于饱和土层。5.5.2振动沉管桩单打法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a)不论采用混凝土桩尖沉管与活瓣式桩尖沉管,均应采取防止泥水进入桩管的措施,措施同锤击沉管桩;b)必须严格控制最后30S的电流、电压值,其值按设计要求或根据试沉桩和当地经验确定;c)桩管内灌满混凝土后,先振动5~10S,再开始拔管,应边振边拔,每拔0.5~1.0m停拔振动5~10S;如此反复,直至桩管全部拔出。d)在一般土层内,拔管速度宜为1.2~1.5m/min,用活瓣桩管时宜慢,用预制桩尖时可适当加快;在软弱土层中,宜控制在0.6~0.8m/min。5.5.3反插法施工符合下列规定a)桩管灌满混凝土之后,先振动再拔管,每次拔管高度0.5~1.0m,反插深度0.3~0.5m;在拔管过程中,应分段添加混凝土,保持管内混凝土面始终不低于地表面或高于地下水位1.0~1.5m以上,拔管速度应小于0.5m/min。b)在桩尖处的1.5m范围内,宜多次反插以扩大桩的端部断面;c)穿过淤泥夹层时,应当放慢拔管速度,并减少拔管高度,和反插深度,在流动性淤泥中不宜使用反插法。5.5.4复打法的施工要求可按5.4.4、5.4.5执行。5.5.5沉管灌注桩的施工流水应遵守退打原则,已打好的桩身混凝土没有达到规定强度前,桩机或其它施工荷重,不得在刚打完的桩上面行走及作业,以免造成断桩。5.5.6沉管灌注桩属于排土挤土桩型,在软土地区施工时,应制定防挤土,防隆起的施工技术措施,特别当灌注桩的面积置换率大于5%时,尤其要引起注意。5.5.7沉管灌注桩的套管内壁要求光滑、流畅,硬结的混凝土块应清除干净,要防止不同壁厚的钢管连接时,接口部位不平,影响混凝土的自由下落。5.6注意事项5.6.1因沉管灌注桩为全挤土桩,施工过程中轴线和混凝土桩尖会发生一定程度的位移,因此要求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复核轴线和校核混凝土桩尖位置。
35.6.2沉管时,桩尖与桩管接触成处,须用环形铁圈密封,防止管内进水。5.6.3严格控制拔管速度在4m/分之内,边振边拔,每拔0.5~1.0m,停拔振动5~10秒。5.6.4桩身混凝土必须连续灌注,严禁中断。6质量验收标准沉管灌注桩施工质量应满足企业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QJ/LCJT0302.202-2008)第5.1、5.6节的要求。7成品保护措施7.1桩头的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时,不得碾压,以防止桩头损坏。7.2桩头外留的主筋要妥善保护,不得任意弯曲或压断,严禁用做桩机移位的地锚。7.3基础开挖前,应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防止因挖土引起桩位偏移和倾斜。8环境安全措施项目部应根据公司整合体系文件要求,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辩识,并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对重大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必须编制管理方案。9记录9.1水泥的出厂证明及复验证明9.2砂石料的试验报告9.3配合比通知单9.4钢材的出厂证明或合格证、钢材试验报告以及钢材焊接试验报告9.5试桩记录9.6锤击式灌注桩施工记录9.7振动灌注桩施工记录
49.8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9.9隐蔽工程验收记录9.10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分项工程检验评定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