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外科护理学-PPT第二十一章骨折病人的护理(3-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外科护理学
1第二十一章骨与关节疾病病人的护理3-1
2学习目标1.掌握:石膏、夹板固定的护理要点,牵引的护理要点,四肢骨折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2.熟悉:骨折临床表现、处理原则,骨折病人的功能锻炼。3.了解:骨折的定义、分类、病因、骨折愈合机理、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及并发症,四肢骨折的受伤机制及治疗原则。
3第一节概述骨折(fracture)是指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一、护理评估【病因】1.直接暴力2.间接暴力3.病理因素
4【分类】1.根据骨折的程度分类(1)不完全性骨折(2)完全性骨折2.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分类(1)稳定性骨折(2)不稳定性骨折3.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分类(1)开放性骨折(2)闭合性骨折
5【病理生理】骨折后机体立即开始修复,骨折的愈合是一个复杂而又连续的过程。基本经历三个期:1.血肿炎症机化期2.原始骨痂形成期3.骨板形成塑形期
6【临床表现】1.全身表现(1)休克(2)发热2.局部表现(1)骨折的一般表现(2)骨折的特有体征3.并发症:如骨筋膜室综合症、缺血性骨坏死和缺血性肌挛缩、急性骨萎缩、关节僵硬等。
7【辅助检查】1.X线检查2.CT或MRI3.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检查(2)尿常规检查(3)血钙磷水平
8【治疗原则】1.骨折急救(1)抢救休克。(2)包扎伤口。(3)妥善固定。(4)迅速转移。2.非手术治疗。3.手术治疗。4.康复治疗。
9二、护理诊断1.急性疼痛2.躯体活动障碍3.知识缺乏4.有外周神经血管功能障碍的危险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10三、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2.皮肤护理3.疼痛护理4.病情观察5.引流管护理6.石膏绷带固定病人的护理
117.牵引病人的护理8.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1)感染(2)骨筋膜室综合症(3)缺血性肌挛缩(4)脂肪栓塞综合症(5)深静脉血栓(6)关节僵硬9.指导功能锻炼
12五、健康教育1.饮食。2.评估病人是否需要辅助器械完成日常生活,指导病人正确使用助行器、轮椅、拐杖,提高自我照顾能力。3.强调功能锻炼对恢复的重要影响,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4.复查。
13第二节四肢骨折一、肱骨干骨折【病因】直接暴力常由外侧打击肱骨干中段导致横形或粉碎性骨折。间接暴力致手掌或肘部着地,暴力上传,加之身体倾倒产生的剪式应力,导致肱骨中下1/3段斜形或螺旋形骨折易发生桡神经损伤。
14【临床表现】伤侧上臂疼痛、肿胀、成角畸形、皮下瘀斑及功能障碍,肱骨干可出现假关节活动,患肢缩短。合并桡神经损伤时可出现垂腕,各手指、掌指关节不能背伸,拇指不能伸,前臂旋后功能障碍,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弱或消失等表现。
15【辅助检查】X线摄片可以确定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移位方向。【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2.手术治疗
16(二)护理诊断1.急性疼痛2.躯体活动障碍3.知识缺乏4.有外周神经血管功能障碍的危险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17(三)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2.体位3.功能锻炼
18二、肱骨髁上骨折肱骨髁上骨折(supracondylarfractureofthehumerus)是发生在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的骨折,为肘关节外骨折。多见于5~12岁儿童。在儿童期,骨折有可能影响肱骨下端骨骺的发育而出现肘内翻或外翻畸形。
19(一)护理评估【病理生理】根据暴力来源和骨折移位方向,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骨折。【临床表现】肘关节处于半屈位,明显肿胀、压痛、功能障碍,有时可出现皮下淤血或皮肤水疱。可伴有正中、桡、尺神经损伤。
20【辅助检查】X线摄片可以确定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移位方向。【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2.手术治疗
21(三)护理措施1.体位2.功能锻炼
22三、尺桡骨干双骨折尺桡骨干双骨折(compoundfracturesoftheshaftoftheulnaandradius)以青少年多见,易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病理生理】1.直接暴力2.间接暴力
23【临床表现】前臂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尤其是不能旋转活动。严重者可出现疼痛进行性加剧、肢体肿胀、手指呈屈曲状态、皮肤苍白发凉、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等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临床表现。
24【辅助检查】X线检查。【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2.手术治疗
25(三)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2.体位3.功能锻炼
26四、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fractureofthefemoralneck)多发生于老年人,以女性多见,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质量下降有关。常出现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27【病理生理】老年女性由于新陈代谢的原因致骨质疏松较早,使股骨颈脆弱,加之髋周肌群退变,在平地滑倒、床上跌下、下肢突然扭转甚至无明显外伤的情况下就可发生骨折。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一般由于严重损伤,暴力延股骨干直接上传,发生粉碎性骨折,常伴软组织损伤。
28【临床表现】老年人跌倒后髋部疼痛,移动患肢时疼痛更加明显,不敢站立或行走,患肢有短缩,呈45°~60°外旋畸形。嵌插骨折的病人,有时伤后并不立即出现活动障碍,仍能行走或骑自行车,易造成漏诊,使无移位的稳定性骨折变成移位的不稳定性骨折。
29【辅助检查】1、X线摄片2、MRI【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2.手术治疗
30(三)护理措施1.体位2.功能锻炼
31五、股骨干骨折股骨干骨折(fractureofthefemoralshaft)是指股骨小转子以下,股骨髁以上部位的骨折,多见于青壮年。【病理生理】根据骨折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股骨上1/3骨折、股骨中1/3骨折、股骨下1/3骨折。
32【临床表现】大腿剧烈疼痛、肿胀和畸形较明显,活动障碍,远端肢体异常扭曲。股骨下1/3段骨折,由于远折端向后移位,损伤腘动脉、腘静脉和胫神经、腓总神经,出现肢体血循环、感觉、运动障碍。股骨干骨折可因出血量大而出现休克症状和体征。
33【辅助检查】X线摄片可以确定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2.手术治疗
34(三)护理措施1.体位2.功能锻炼
35六、胫腓骨干骨折胫腓骨干骨折(fracturesoftheshaftofthetibiaandfibula)指胫骨平台以下至踝以上部位发生的骨折,很常见,以青壮年和儿童居多。【病理生理】1.直接暴力2.间接暴力
36【临床表现】局部疼痛、肿胀、胫前区和腓肠肌区张力增高,常伴有腓总神经或腘动脉损伤的症状和体征。开放性骨折可见骨折端外露,小儿青枝骨折表现为不敢负重和局部压痛。【辅助检查】X线摄片
37【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2.手术治疗(三)护理措施1.体位2.功能锻炼
38小结1.骨折的定义、分类、病因、骨折临床表现、处理原则、骨折愈合机理、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及并发症,石膏、夹板固定的护理要点,牵引的护理要点,骨折病人的功能锻炼。2.四肢骨折的受伤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