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平度第三中学2022学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第三中学2022学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ID:81982704

大小:8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07-12

上传者:139****4774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第三中学2022学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第三中学2022学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第三中学2022学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第三中学2022学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第三中学2022学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第三中学2022学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6页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第三中学2022学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7页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第三中学2022学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8页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第三中学2022学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9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第三中学2022学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生物模拟测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为希望导入植物细胞的重组DNA分子,箭头代表PCR扩增时子代DNA的延伸方向,T-DNA片段基因序列已知,设计四段T-DNA的引物A、B、C、D,若利用PCR技术扩增T-DNA片段和未知基因片段,可选择作为引物的分别是A.A、D,B、CB.A、B,C、DC.B、D,A、CD.C、D,A、B2.假说—演绎法包括“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假设、得出结论”六个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建立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孟德尔作出的“演绎”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C.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解释有性生殖生物所有相关性状的遗传现象D.为了检验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3.下列细胞能体现全部生命现象的是A.红细胞B.变形虫C.人的口腔上皮细胞D.受精卵4.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行为信息的是A.雄孔雀在雌孔雀面前频频开屏B.工蜂中侦察蜂所跳的“圆圈舞”C.某些鸟类的求偶炫耀D.鸟通过鸣叫发出结群信号5.人在进入寒冷环境时,下列不可能出现的是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皮肤血管舒张

1C.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D.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6.下图是人体组织局部示意图,其中①③⑤表示三种细胞外液,①⑤存在于不同的管道内,②④表示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③表示组织液B.血红蛋白属于①中的成分C.②所处的液体环境是血液和淋巴D.与①相比,③⑤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高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图是人类某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该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已知Ⅱ6不携带该病致病基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Ⅱ6携带该病致病基因,则该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上图可知,该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3)Ⅱ7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Ⅲ9的致病基因来自Ⅰ代中的_________。若Ⅲ10与表现正常的男性结婚,则其所生男孩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8.(10分)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能攀爬树冠迅速生长,繁殖能力强,植株覆盖密度大。薇甘菊入侵后,以其入侵点为圆心向外扩散,划分出薇甘菊入侵区、群落交错区和本土植物区三类样区。在入侵区,薇甘菊覆盖度大于90%,入侵年龄在5年以上;群落交错区,薇甘菊与当地植物竞争生长,薇甘菊的覆盖度在10%~30%,入侵年龄在3年左右;本土植物区没有薇甘菊生长,优势种群为本土植物类芦,其覆盖度大于80%。下表为不同样区(取土样的数量、体积相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统计结果。请分析回答:线虫蜱螨目弹尾目其他昆虫或小动物个体总数类群数薇甘菊入侵区189022612348228715

2群落交错区119813299114154315本土植物区108412014349137614数量总计4172478365211520919(1)从表中数据可知,在不同样区捕获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不尽相同,动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样区是_________。薇甘菊入侵后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________变化影响不大,而对土壤中动物的__________变化影响较大。(2)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薇甘菊属于_______,土壤中的小动物属于________。(3)薇甘菊入侵5年后,本土植物成片枯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植物大量死亡会使该生态系统中_________的数量增加。因薇甘菊入侵引起的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等的一系列变化称__________。9.(10分)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_____,目的基因能在受体细胞中表达,说明不同生物____。(2)植物组织培养时,常用的激素是____和_______。(3)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克隆鼠时,所用的去核卵母细胞要培养至______期。所用供体细胞一般选择10代以内的细胞,原因是这样的细胞_____。(4)若以精子作为目的基因的载体,则目的基因能够整合到精子的_____上是提高转化率的关键。(5)某生态农业把鱼塘、农田、果园和牛羊养殖场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增加了沼气池,优化了系统结构,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包括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中的____的原理和__________原理。(6)试管婴儿技术属于____________繁殖,整个生育过程应用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至少填两项)。10.(10分)回答下列关于现代生物科技的问题:(1)动物细胞培养时为了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常用_________处理剪碎的组织块,并用培养液将细胞稀释制成_________。(2)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通入5%的CO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为了防止杂菌污染,通常要在培养液中添加____。(3)动物细胞核移植时普遍使用的去核方法是_________,常选用处于____(时期)的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主要是因为卵细胞大,易操作,含有促进________表达的相关物质。11.(15分)下图是高等植物细胞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3(1)并非所有细胞都有生物膜系统,此说法。(正确/错误)(2)图中3是指,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和。(用图中数字作答)(3)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需要色素吸收光能,发生在结构上。(用图中数字作答)(4)9与11,在其上分布都有与形成有关的酶。(5)与形成有关的膜结构包括3、5、6、7和8,以及一种无膜结构核糖体。细胞中有四大有机化合物,胆固醇属于。(6)图示膜结构并非存在于高等植物的各种结构完整的细胞中,比如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用细胞器名称作答) 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答案解析】 DNA聚合酶不能直接启动DNA新链的合成,即不能从头合成DNA,只能在有引物的3’-OH上聚合核苷酸来延伸DNA链。原因是在新链的延伸过程中,只有新添加的碱基与模板链形成双螺旋才能继续链的延伸,否则延伸终止,启动切除修复机制,直至添加正确的碱基,也即是在DNA聚合酶的上游位置一定要互补形成双链(可以是RNA-DNA)才能继续下游DNA的合成,这是它的忠实性和高保真系统决定的。DNA的复制必须先借助于RNA聚合酶以DNA为模板合成一小段引物RNA,然后DNA聚合酶再接着进行DNA合成。最后,引物RNA由DNA聚合酶水解后,替换上相应的DNA片段,最后由DNA连接酶把片段完整连接起来。【题目详解】

4DNA的两条链为反向平行螺旋在一起,由于DNA聚合酶只能在有引物的3’端上聚合核苷酸来延伸DNA链,而图示中箭头代表PCR扩增时子代DNA的延伸方向,所以引物A是顺时针方向,那么,C也是顺时针方向,B、D就是逆时针方向。所以利用PCR技术扩增T-DNA片段时需要的引物为A、D,而扩增被插入的基因片段需要利用B、C这对引物,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故选A。2、A【答案解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题目详解】孟德尔作出的“演绎”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A正确;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生物体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多于雌配子,B错误;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不能解释有性生殖生物的细胞质遗传现象和基因的连锁现象,C错误;为了检验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错误。【答案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采用的方法及过程,掌握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范围,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B【答案解析】红细胞是已经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不能体现全部生命现象,A错误;变形虫属于单细胞生物,其细胞可以体现其全部生命现象,B正确;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已经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不能体现全部生命现象,C错误;受精卵虽未分化,但其不能体现全部生命现象,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分化【名师点睛】关于“细胞分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意义: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4、D

5【答案解析】 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可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物理信息是指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化学信息是指通过化学物质来传递的信息,行为信息是指通过动物的动作行为来传递的信息。【题目详解】雄孔雀在雌孔雀面前的频频开屏属于行为信息,A不符合题意;工蜂中侦察蜂所跳的“圆圈舞”属于行为信息,B不符合题意;丹顶鹤在繁殖季的求偶舞蹈属于行为信息,C不符合题意;鸟通过鸣叫发出结群信号属于物理信息,D符合题意。故选D。5、B【答案解析】 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热增加(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散热减少(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稳定。【题目详解】寒冷条件下,立毛肌收缩,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机体产热增加,A正确;寒冷条件下,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量,B错误;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以增加产热量,C正确;寒冷条件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以增加产热量,D正确。6、A【答案解析】 细胞外液是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直接接触的生活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①是红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所以①是血浆,存在于血管内,②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组织液是充满于细胞与细胞之间的液体,因此③是组织液。④是组织细胞内的液体,是细胞内液。⑤是淋巴,存在于管道内。【题目详解】血浆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血细胞生活的环境,存在于血管中。因此,图①表示血浆。淋巴是人和动物体内的无色透明液体,内含淋巴细胞,存在于淋巴管中。组织液是存在于细胞之间的液体,不存在管道内。由题干“①⑤存在于不同的管道内”可知,⑤是淋巴,③是组织液,A正确;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运输氧的特殊蛋白质,不属于①组织液中的成分,B错误;②是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里面与血浆接触,外面与组织液接触,因此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液体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C错误;①血浆的蛋白质含量高于③组织液和⑤淋巴,D错误。故选A。【答案点睛】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并结合人体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准确判断图中各体液和结构的名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XAXaⅠ41/4

6【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遗传病及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遗传病图谱的知识要点、识图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计算能力。对于此类试题,关键是准确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可以利用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同时结合题干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1)Ⅱ-6和Ⅱ-7均不患该病,但他们有一个患该病的儿子,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若Ⅱ-6携带该病致病基因,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分析上图可知,该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理由是由Ⅱ6、Ⅱ7表现正常而Ⅲ9患病,可判断其为隐性遗传;由Ⅱ6不携带该病致病基因,Ⅱ7(母亲)把一个隐性基因传递给Ⅲ9(儿子)而使其患病,可判断其为伴X染色体遗传。(3)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7正常却有一个患该病的儿子III9,因此II7的基因型为XAXa,由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可知,III9的致病基因来自II7,由于I3是正常的,I4患病,因此II7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4,故II7的致病基因来自I4。据图分析可知,III10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与正常男性(XBY)结婚,则其所生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2×1/2=1/4。8、薇甘菊入侵区类群数个体数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光照不足分解者群落演替【答案解析】 阅读题干和题表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生态系统的成分、种间关系、群落的演替,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并分析图表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题目详解】(1)从表格中所给数据可知,薇甘菊入侵区捕获到的动物个体数为2287,居最多;而类群数与群落交错区及本土植物区差距不明显,而对土壤中动物的个体数量变化影响较大。(2)薇甘菊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生产者;土壤中部分小动物为消费者,但蚯蚓和其他小动物能使土壤中的无机盐成分增加,担任分解者的角色。(3)题干信息表明,随薇甘菊入侵时间的延长,薇甘菊与本土植物的覆盖度明显相反,显然它们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薇甘菊依靠攀爬树冠迅速生长,繁殖能力又强,植株覆盖密度大,尤其是生长具有趋光性,因此,薇甘菊很容易向上层生长、扩展,从而覆盖其他植被,使本土植物光照不足,并致其死亡,同时导致分解者数量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土的一些物种可能被薇甘菊所代替,发生群落的演替。【答案点睛】本题以“薇甘菊”作为素材,考查生态系统的成分、种间关系、群落的演替及实验分析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分析图文信息的能力。9、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共用一套遗传密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或MII中期

7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或“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细胞核DNA或染色体(DNA)(系统)结构决定功能物质循环再生有性动物细胞培养、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答案解析】 基因工程的主要步骤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步骤)、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为促进根或芽的分化,常常会用到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动物细胞培养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繁殖,其培养过程具有细胞抑制和细胞贴壁的特点;生态工程的原理包括: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试管婴儿是分别将卵子和精子取出后,置于培养液内使其受精,再将胚胎移植回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胎儿的过程。【题目详解】(1)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目的基因若能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则说明不同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2)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植物激素有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3)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克隆鼠时,所用的去核卵母细胞要培养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所用供体细胞一般选择10代以内的细胞,原因是这样的细胞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若选择10代以上的细胞,可能某些细胞已经发生突变,有的甚至具有类似癌细胞无限增殖的特点。(4)若以精子作为目的基因的载体,则目的基因能够整合到精子的细胞核DNA(或染色体)上是提高转化率的关键。(5)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生物与环境协调与平衡)、整体性原理(社会-经济-自然)、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系统整体性原理: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6)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因此属于有性生殖过程,整个生育过程应用的生物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答案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能运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分析相关问题。10、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细胞悬液维持培养基的pH抗生素显微操作去核法MⅡ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全能性【答案解析】 1、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2、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①无菌、无毒的环境;②营养;③温度和pH;④气体环境:95%空气+5%CO2。【题目详解】

8(1)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可以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并用培养液将细胞稀释制成细胞悬液。(2)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通入5%的C02,其目的是为了维持培养基的pH;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3)动物细胞核移植时常用显微操作去核法去除细胞核,并选用处于MⅡ中期的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主要是因为卵细胞大,易操作,且含有促进细胞全能性表达的相关物质。【答案点睛】卵母细胞作为核移植技术的受体细胞的优点的归纳是本题的关键。11、(1)正确(2)细胞膜145(3)9(4)ATP(5)分泌蛋白的形成脂质(6)4【答案解析】 (1)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真核生物才有的,原核生物就没有生物膜系统。(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1是核膜,2是细胞器膜,3是细胞膜,4是叶绿体膜,5是线粒体膜,6是内质网,7是囊泡,8是高尔基体.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1核膜、4叶绿体和5线粒体。(3)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9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4)线粒体能产生ATP,9上发生的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在其上分布都有与ATP形成有关的酶。(5)与分泌蛋白形成分泌有关的膜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和细胞膜,胆固醇属于脂质。(6)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4叶绿体。【考点定位】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