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考试试题练习含答案33

化学考试试题练习含答案33

ID:81924142

大小:87.74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7-08

上传者:U-1390
化学考试试题练习含答案33_第1页
化学考试试题练习含答案33_第2页
化学考试试题练习含答案33_第3页
化学考试试题练习含答案33_第4页
化学考试试题练习含答案33_第5页
化学考试试题练习含答案33_第6页
化学考试试题练习含答案33_第7页
化学考试试题练习含答案33_第8页
资源描述:

《化学考试试题练习含答案3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化学考试试题练习含答案33一、选择题.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5.6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B.标准状况下,14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NAC.标准状况下,22.4L任意比的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均为NAD.标准状况下,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解析:选C。A项中四氯化碳是液态物质;B项中14gN2含有的核外电子总数为7NA;D项中每生成1molH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甲烷和氧气的密度之比为2∶1B.1g甲烷和1g氧气的原子数之比为5∶1C.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氧气的质量之比为2∶1D.在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甲烷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1∶2解析: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比等于摩尔质量比,A错误;等物质的量的气体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比,C错误;标准状况下,等质量气体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反比,D错误;求原子数之比,先计算物质的量,再乘以分子所含的原子数,1g甲烷中原子的物质的量=1g/16g/mol×5,1g氧气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1g/32g/mol×2,比值为5∶1,故B正确。答案:B.强酸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Mn2++5R2O8x-+8H2O==16H++10RO42-+2MnO4-,这个反应可定性地检验Mn2+的存在。在反应中充当氧化剂的R2O8x-中,R的化合价是A.+4B.+5C.+6D.+7答案:D.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在钠、钾、铷3种单质中,钠的熔点最高B.1molNa2O2与1molNa2O所含阴离子的物质的量都是1molC.标准状况下,22.4LSO3的物质的量是1molD.Fe与I2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产物为FeI2答案:C.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必须具备的性质是A.不溶于水,但必须与碘发生反应B.不溶于水,但比水更容易溶解碘C.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D.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答案】B【解析】假设要用溶剂X将溶质A从溶剂Y中萃取出来,X应具备的基本性质是:①X与Y互不相溶,且越难溶越好;②A在X与Y中的溶解度之差较大,且这种差越大越好;③A在X中不发生化学反应。结合本题可知,B为正确选项。.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SO、CO第8页,共8页

1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Cu2+、K+、SO、NOC.含有大量Ba(NO3)2的溶液中:Mg2+、NH.SO、Cl-D.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Ca2+、K+、CO、NO答案:A.(2010年湖南湘潭三模)三氟化氮(NF3)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是微电子工业技术的关键原料之一,可由氨气和氟气反应得到:4NH3+3F2===NF3+3NH4F。在潮湿的空气中,NF3能与水蒸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产物有HF、NO和HN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取NF3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B.在NF3与H2O的反应中,H2O作还原剂C.若在制取NF3的反应中有0.5molNH3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D.NF3在空气中一旦泄漏,不易于发现解析:NF3与H2O(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F3+5H2O===9HF↑+2NO↑+HNO3↑,所以NF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且生成的HF和HNO3气体遇空气中的水蒸气会有白雾现象,若发生水解时,易被发现,因此,B、D都不正确。在制取NF3的反应中,起还原剂作用的NH3只有1个,其中3个NH3与生成的HF化合生成了NH4F,A正确;并且0.5molNH3参加反应时,只有0.5mol×被氧化,所以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应为:0.5mol××6=0.75mol,C错。答案:A.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A.氧化物:CO2、NO、SO2、H2OB.碱:Cu(OH)2、Ba(OH)2、烧碱、纯碱C.铵盐:NH4Cl、NH4NO3、(NH4)2SO4、NH3·H2OD.强酸:HCl、H2SO4、HNO3、磷酸答案:A.根据下表推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序号氧化剂还原剂其他反应物氧化产物还原产物①Cl2FeBr2FeCl3②KMnO4H2O2H2SO4O2MnSO4③KClO3HCl(浓)Cl2Cl2④KMnO4HCl(浓)Cl2MnCl2A.表中第①组反应的氧化产物一定只有FeCl3(实为Fe3+)B.氧化性比较:KMnO4>Cl2>Fe3+>Br2>Fe2+C.还原性比较:H2O2>Mn2+>Cl-第8页,共8页

2D.④的离子方程式配平后,H+的化学计量数为16解析:选D。A项中由于Cl2会氧化Fe2+和Br-,故氧化产物可能有Br2;B项Br2的氧化性比Fe3+要强;C项从④知还原性Cl->Mn2+。.(2011年北京—黄冈预测试题)2010年9、10月间,中国与西方国家因稀土出口问题产生了摩擦。稀土铈(Ce)元素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稀土元素,主要存在于独居石中,金属铈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暗,受热时易燃烧,遇水很快反应。已知铈常见的化合价为+3和+4,氧化性:Ce4+>Fe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熔融CeO2制Ce,铈在阳极获得B.铈溶于氢碘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e+4HI===CeI4+2H2↑C.用Ce(SO4)2溶液滴定硫酸亚铁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Ce4++2Fe2+===Ce3++2Fe3+D.四种稳定的核素Ce、Ce、Ce、Ce,它们互称为同位素解析:由CeO2制Ce是一个还原过程,应在电解池的阴极获得,A项错;由于氧化性:Ce4+>Fe3+,而Fe3+能将I-氧化成为I2,Ce4+也可以氧化I-,故B项错误,应该生成CeI3、H2和I2;用Ce(SO4)2溶液滴定硫酸亚铁溶液,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e4++Fe2+===Ce3++Fe3+,C项错。答案:D.反应①是自海藻灰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反应②是自智利硝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①2NaI+MnO2+3H2SO4===2NaHSO4+MnSO4+2H2O+I2;②2NaIO3+5NaHSO3===2Na2SO4+3NaHSO4+H2O+I2。已知NaIO3的氧化性与MnO2相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I2在反应①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②中是氧化产物B.两个反应中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的电子数相等C.NaI和NaIO3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I2D.NaIO3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不能作还原剂解析:反应①中氧化剂为MnO2,还原剂为NaI,I2是氧化产物,MnSO4是还原产物,反应②中I2是还原产物,A项错误;生成1molI2时,反应①转移电子2mol,反应②转移电子10mol,B项错误;因为NaIO3的氧化性与MnO2相近,所以从反应①可以推出C项正确;NaIO3中氧元素是最低价,可以作还原剂,D项错误。答案:C.(2011年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联合考试)如图所示是一套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向装置中缓慢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则品红溶液褪色。据此判断气体X和洗气瓶内溶液Y分别可能为第8页,共8页

3①②③④XSO2H2SCO2Cl2Y饱和的NaHCO3溶液浓硫酸Na2SO3溶液Na2CO3溶液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解析:选A。SO2、Cl2均具有漂白性,且均与NaHCO3溶液、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A项正确。.有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Cl、CO2、H2S、HBr、和SO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其通入氯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将溶液分成两份,向一份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向另一份中加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也有白色沉淀生成。以下结论正确的是①原气体肯定有SO2②原气体中可能有SO2③原气体中肯定无H2S和HBr④不能确定原气体中是否有HCl⑤原气体中肯定没有CO2⑥原气体中肯定有HCl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⑥答案:C.钢筋混凝土强度大,常常用来建造高楼大厦、桥梁涵洞、高速公路等,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是钢筋混凝土的主要成分的是A.水泥、沙子和钢筋B.水泥、沙子、碎石和钢筋C.水泥、碎石和钢筋D.水泥、沙子和碎石答案:B.下列关于漂白粉的叙述正确的是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和CaCl2B.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后会变质C.漂白粉是由Cl2与烧碱制得的D.在使用漂白粉时应用浓盐酸解析:对于漂白粉,要掌握它的制法、性质、用途、用法、注意事项、漂白原理等内容。制法:Cl2通入石灰乳;有效成分:Ca(ClO)2;用途:作为漂白剂、消毒;漂白原理:在水中或与酸作用生成HClO,HClO有漂白、杀菌作用。漂白粉在空气中发生如下反应:Ca(ClO)2+CO2+H2O===CaCO3+2HClO,显然,漂白粉久置会变质;D选项中使用浓盐酸,效果反而不好,因为Ca(ClO)2有强氧化性,会将氯离子氧化,发生反应: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选B。答案:B.下列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A.Na+B.Al3+C.S2-D.Cl-答案:C.有A、B和C三种主族元素,若A元素阴离子与B、C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B的阳离子半径大于C,则这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大小次序是A.B<C<AB.A<B<CC.C<B<AD.B>C>A答案:B第8页,共8页

4.下列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的是A.原子核外N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B.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为偶数的元素C.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为小于或等于7的奇数的元素D.原子核外N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知识点2 元素周期表的分区答案:C.从电负性的角度来判断下列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的是A.Na和ClB.H和ClC.K和FD.Ca和O答案:B [本题主要考查共价键的形成条件,非金属原子之间易形成共价键,活泼的金属原子和活泼的非金属原子之间易形成离子键。结合电负性与元素的性质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元素的电负性差值越大,越易形成离子键;差值越小,越易形成共价键。].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C.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D.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答案:B.乙炔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A.sp杂化B.sp2杂化C.sp3杂化D.都不是答案:A [在乙炔分子中碳原子没有未成键的孤对电子,且分子中H—C键为σ键,C≡C键中有一个为σ键,另两个为π键,由此可见碳原子可以形成两个σ键,所以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杂化。].下列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1)CCl4(2)NH3(3)CH4(4)CO2(5)N2(6)H2S(7)SO2(8)CS2(9)H2O(10)HFA.(2)(3)(4)(5)(8)B.(1)(3)(4)(5)(8)C.(1)(3)(4)(8)D.以上均不对答案:C.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的是A.光气(COCl2)B.六氟化硫C.二氟化氙D.六氟化硼答案: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Cl3分子是三角锥形,这是因为磷原子是sp2杂化的结果B.sp3杂化轨道是由任意的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混合形成的4个sp3杂化轨道C.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其几何构型可能是四面体形或三角锥形或V形D.AB3型的分子空间构型必为平面三角形第8页,共8页

5答案:C [PCl3分子中心磷原子上的价电子对数=σ键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3+=4,因此PCl3分子中磷原子以sp3杂化,选项A错误;sp3杂化轨道是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s轨道和3个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能量相等、成分相同的4个轨道,故选项B错误;一般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所得到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如甲烷分子,但如果有杂化轨道被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占据,则构型发生变化,如NH3、PCl3分子是三角锥形,H2O分子是V形,故选项D错误,C正确。].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A.HClB.Na2O2C.C2H2D.CH4答案:C [Na2O2为离子化合物,HC≡CH分子中碳原子间为非极性键。].0.1mol·L-1NaHCO3溶液的pH最接近于A.5.6B.7.0C.8.4D.13.0答案:C.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Cl-、SO42-、Fe3+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NO3-、Cl-C.常温下c(H+)=10-12mol/L的溶液:K+、Ba2+、Cl-、Br-D.碳酸氢钠溶液:K+、SO42-、Cl-、H+答案:C解析:A中溶液呈碱性,则OH-与Fe3+不能大量共存;B中溶液呈酸性,NO3-在酸性溶液中与Fe2+不能大量共存;C中溶液呈碱性,在碱性溶液中,所给离子均能大量共存;D中HCO3-与H+不能大量共存。.(2011年北京师大实验中学高三模拟)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硫化钠水解:S2-+2H2OH2S↑+2OH-B.硫氢化钠水解:HS-+H2OH3O++S2-C.制Fe(OH)3胶体:Fe3++3H2OFe(OH)3+3H+D.硫酸铝溶液跟偏铝酸钠溶液反应:Al3++3AlO+6H2O===4Al(OH)3↓解析:选D。A项,S2-水解要分两步,且不产生H2S气体,S2-+H2OHS-+OH-,HS-+H2OH2S+OH-。B项,实际上是HS-的电离方程式。C项,用FeCl3溶液制得的Fe(OH)3胶体是稳定的,不可逆,应用“===”连接:D项,Al3+与AlO水解相互促进而彻底反应生成Al(OH)3沉淀。.为了使NH的浓度和Cl-的浓度比为1∶1,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双选)A.适量的盐酸B.适量的CH3COOHC.适量的氨水D.适量的Na2CO3解析:选BC。本题考查加入离子对水解平衡和电离平衡的影响。NH4Cl中由于发生反应:NH+H2ONH3·H2O+H+,使c(NH)∶c(Cl-)<1∶1,因此需增大c(NH),但又不能影响c(Cl-)。A项中的HCl虽抑制NH的水解,但同时增大了c(Cl-)。B项电离出H+,能抑制NH的水解。C项中氨水电离出NH,符合要求。D项中若加入Na2CO3,则会发生CO+H2OHCO+OH-,能促进NH的水解。第8页,共8页

6.(2011·泉州一中高二期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B.pH=3的醋酸溶液,稀释10倍后pH=4C.0.2mol·L-1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D.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解析: 95℃纯水的pH<7,但溶液呈中性,A错误;醋酸在加水稀释时向电离的方向移动,所以pH<4,B错误;0.2mol·L-1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c(H+)=0.1mol·L-1,pH=1,C正确;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相比较,醋酸的浓度大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故等体积混合后醋酸过量,溶液呈酸性,pH<7,D错误。答案: 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排列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B.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22.4L氯气中一定含有2NA个氯原子C.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使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D.pm2.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答案:A.(2011·福建,10)常温下0.1mol·L-1醋酸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  )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C.加入等体积0.2mol·L-1盐酸D.提高溶液的温度[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及其影响因素,考查学生对平衡移动的分析与理解能力。醋酸是弱酸,稀释10倍同时也促进了电离,溶液的pH小于a+1,A项错误;醋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向酸溶液中加入适量碱性溶液可以使pH增大1,B项正确;盐酸完全电离,加入盐酸后溶液的pH小于a+1,C项错误;升高温度促进醋酸的电离,溶液的pH小于a,D项错误。.(14分)醋酸是重要的一元酸,在有机和无机反应中都有应用。现有25℃时,pH=3的醋酸。请回答以下问题:(1)若向醋酸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此时溶液中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若向醋酸中加入稀NaOH溶液,使其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填“>”“<”或“=”)7,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向醋酸中加入pH=11的NaOH溶液,且二者的体积比为1∶1,则所得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向醋酸中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恰好呈中性,此时c(Na+)________c(CH3COO-)(填“>”、“<”或“=”)。第8页,共8页

7(5)若向醋酸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所得混合液pH=6,则此溶液中c(CH3COO-)-c(Na+)=________mol/L(填写准确数据)。[答案](1)减小 (2)>CH3COO-+H2OCH3COOH+OH-(3)c(CH3COO-)>c(Na+)>c(H+)>c(OH-)(4)= (5)(10-6-10-8)[解析]本题重点研究电离平衡和盐的水解平衡。(1)向醋酸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由于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使醋酸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使减小。(2)向醋酸中加入稀NaOH溶液使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H3COONa,由于CH3COO-水解而使溶液显碱性。(3)混合前,CH3COOH与NaOH溶液中的c(CH3COO-)、c(H+)、c(Na+)、c(OH-)大致相等;混合后,由于发生了中和反应,n(H+)、n(OH-)减少,进而导致CH3COOH进一步电离,使n(CH3COO-)增大,溶液显酸性。(4)向醋酸中加NaOH溶液至恰好是中性,此时溶液中c(H+)=c(OH-),又由于溶液中电荷守恒,即c(Na+)+c(H+)=c(OH-)+c(CH3COO-),所以有c(Na+)=c(CH3COO-)。(5)向醋酸中加入NaOH溶液至混合液pH=6,即c(H+)=10-6mol·L-1,c(OH-)=10-8mol·L-1。由电荷守恒可知c(CH3COO-)-c(Na+)=c(H+)-c(OH-)=(10-6-10-8)mol·L-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FeI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2++2I-+2Cl2=2Fe3++I2+4Cl-B.已知电离平衡常数:H2CO3>HClO>HCO3-,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ClO-+CO2+H2O=2HClO+CO32-C.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2H2O+4NH4+D.等体积等浓度的Ba(OH)2稀溶液与NH4HCO3稀溶液混合:Ba2++2OH-+NH4++HCO3-=BaCO3↓+NH3•H2O+H2O答案:D.肉桂醛是一种实用香精,它广泛用于牙膏、洗涤剂、糖果以及调品中。工业上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①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28②A、B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③B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是醛基、碳碳双键④A、B都能发生加成反应、还原反应⑤A能发生银镜反应⑥B的同类同分异构体(含苯环、包括B)共有5种⑦A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A.只有③④⑤B.只有④⑤⑥C.只有①②⑤D.只有②⑤⑥⑦答案:B第8页,共8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