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

ID:81546519

大小:480.7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3-10-31

上传者:老李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6页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7页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8页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9页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10页
资源描述: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www.ks5u.com渭滨区2020-2021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尚书·酒诰》曰:“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厥:他们的)父母”;孔子言:“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子进而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养老观念始自先秦B.孝道内涵不断丰富C.儒家学说核心为孝D.隆礼重法影响深远2.晁福林认为:“在先秦时期,(他)对于宇宙本原及其运动规律的思考最为深刻,他对于以贵柔为核心的辩证法的阐述,开辟了我国古代哲学发展的新纪元。”材料中的“他”赞同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B.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C.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D.爱多则法不立,威寡则下侵上3.董仲舒主张,“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下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这一主张传承了A.孔子的民本思想B.荀子的治国思想C.孟子的义利主张D.墨子的兼爱思想4.朱熹同吕祖谦及湖湘学派的张栻及陆九渊商榷、辩论;特別是淳煕二年鹅湖之会,朱熹陆九渊辩论。这些活动A.促成理学的统治地位的确立B.沉重打击了心学思想的发展C.说明当时民族矛盾异常尖锐D.促进了朱子理学体系的发展5.顾炎武认为:“欲使民兴孝兴弟,莫急于生财。以好仁之君,用不聚敛之臣,则财足而化行。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矣。”这说明顾炎武强调A.君主要以仁德之心来治理天下B.对财富的渴望败坏公序良俗C.民间教化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D.儒家道德标准高于财富积累6.宋代出现了经过严格校勘的“善本”。校勘人员往往是博通之才,要遵守严格的工作流程和方法。在刻版、纸张、字体、版式、装帧上,宋版书都有独树一帜的创造,因而后世收藏界有“一叶宋版一两金”的说法。这说明了宋代A.市井文化的空前繁荣B.理学家重新诠释儒家经典C.精致典雅的士人文化D.活字印刷品存世数量稀少-11-

17.下图为南宋画家林椿所作《果熟来禽图》。图中小鸟的动态用细劲柔和的笔致勾勤,蓬松的羽毛则以浑融的墨色晕染,木叶的枯萎、残损、锈斑,果子上被虫儿叮的痕迹都被一一描绘出来,显示出作者细致入做的观察力和追求细节表现的真实性。据此可知,此画A.具有写意画的特征B.开风俗画创作先河C.受到理学思潮影响D.体现世俗化的趋势8.下图为唐代主要诗人分布图,据图可知A.儒学复兴运动不断扩大B.历史传统影响文化发展C.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缓慢D.文化重心北移趋势明显9.鸦片战争后,中西会面。西人面对的是闭塞的中国,国人面对的是陌生的西方。为此,一些有识之士积极搜集资料,编写书籍。魏源称其为“以西洋人谭(谈)西洋”、“斯纯乎以夷人谭(谈)夷地也”;徐继畲也说“泰西诸国疆域、形势、沿革、物产、时事,皆取之泰西杂书”。这说明当时兴起的新思想重在A.了解西方世界的情况B.探寻求强求富的策略C.学习资本主义的制度D.追求民主科学的启蒙10.1897年,严复发表《拟上皇帝书》,他建议皇帝“联各国之欢”,即利用列强各国之间的复杂关系,相机与之联络,以使之能相互牵制,以弭外祸。这与康有为等人提出的联英、日拒俄的“以夷制夷”之策有相似之处。他们的这一主张A.建立在对列强理性认识之上B.改变了国人保守落后的观念C.存在着淡化外患的认识弊端D.直接推动了维新高潮的兴起-11-

211.胡适将《新潮》与文艺复兴并称,显然是把新文化运动等同于文艺复兴运动。其主要原因是新文化运动A.倡导个性解放与独立自主观念B.是彻底的反封建思想文化运动C.大力宣传民主科学的进步思想D.奠定了近代资产阶级文化的基础12.在清末的学堂里,学生经常聚看、传阅不同政见的书报,其中“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应分别出自A.《民报》、《时务报》B.《民报》、《天演论》C.《天演论》、《时务报》D.《海国图志》、《天演论》13.近代向西方学习思潮作为一个大系统,其中有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开眼看世界”思潮,农民革命派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洋务派的“自强”“求富”变革意图,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君主立宪的“舶来品”,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尝试,激进民主主义者的“科学与民主”并行。这些思潮和主张A.借鉴了西学思想的内涵B.传承了传统的文化意识C.体现了时代变迁的特征D.反映了学习方向的改变14.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意在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B.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D.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15.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本次会议取得的重大成果有①实现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③确立邓小平理念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④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6.1953年艾青在《谈中国画》一文中提出了“新国画”概念。该文发表后,许多人撰文表示反对,然而这些反对文章却并未公开发表。三年后,《文艺报》刊登了俞剑华、刘桐良等批判《谈中国画》的文章。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C.“双百”方针的提出D.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17-11-

3.美国学者波内克斯说:古欧洲有好几个里程碑式的变革,智者学派恰好产生于这些变革中期的希腊文化背景之中。这些变革包括伯里克利民主改革,这次改革把一个人或者少数人统治的规则转变为多数人统治的规则,雅典由此从一个小城邦变为一个海洋帝国。材料表明A.雅典成为地跨欧亚非大帝国B.思想变革得益于政治民主化C.智者学派的产生植根于经济D.伯里克利改革完善民主政治18.15世纪的意大利,庞大的商人家族不仅控制了贸易和各种制造业,还控制了政治事务,并且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和作家的赞助人,他们的需求、兴趣和口味渲染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复兴。这说明文艺复兴A.摧毁了罗马教会的神权统治B.促进了意大利资本主义的萌芽C.反映了意大利商人的价值观D.渲染了欧洲古典文化的人性美19.宗教改革后,新教牧师主要是受过教育的市民,来自于城市贵族、商人和手工工匠家庭。据历史学家伯那特·弗格勒研究:16世纪斯特拉斯堡的第二代新教教士主要是牧师和手工工匠的儿子,贵族和商人退出了竞争教职的行列。这种现象A.说明了新教教士必须服从世俗政府的管辖B.导致了新教教会和神职人员需要缴纳赋税C.强化了新教进一步简化了宗教仪式和教规D.主要由于新教所倡导最高的权威是《圣经》20.启蒙运动时期,欧洲一些启蒙思想家竭力推崇儒家学说,并加以借鉴;1840年以后,启蒙思想逐渐传入中国,最初却受到了儒学思想家的抵制。材料反映了欧洲、中国对外来文化态度不同,其主要原因是A.学说体系不同B.阶级基础不同C.政治诉求不同D.文明开化程度不同21.在卢梭看来,不存在彻底的民主制,完美的民主制政府不适合人类,选举产生的贵族制政府,是相对较好的政府。这表明卢梭A.致力于消灭社会的不平等B.正视公民在政治素养上的差距C.基本背离了启蒙运动宗旨D.并未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22.“科学革命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撩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此处“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A.牛顿B.达尔文C.爱因斯坦D.普朗克23.据美国盖洛普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的三次民调,坚信“上帝造人”的美国成年受访者达44%以上,作为达尔文故乡的英国相信“物种的进化非由神定”的人也不到4成。这说明科学和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仍然很大。这一分歧的根源在于A.教育的进步状况B.科学的发达程度C.世界观的认识差异D.生产力水平的高低24.有人说:科技改变生活。下列有关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11-

4A.工业革命的兴起促成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B.生物进化观点为中国近代前期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提供了武器C.19世纪30年代物理学的发展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创造了条件D.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新成就加速了二战的结束25.右侧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美术流派具有的一些特征。下列作品中属于该流派的是△不主张用画笔吃力地写实风景或肖像△不用纯粹的颜色和形状认识日常对象△利用下意识表达猛烈的情绪和形状△绘画的目的不是反映现实而是创造现实A.《自由引导人民》B.《拾穗者》C.《向日葵》D.《格尔尼卡》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材料二“内圣外王”一词,最早是由道家提出来的,但是儒家却将它进一步阐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人生理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内圣”是指个人通过提高自身的心性修养而达到的一种高尚境界或者说是理想的境界;“外王”是指个人把这种高尚的心性修养推广到自身以外的社会领域,用这种高尚的心性修养来治国安民。儒家在其历史嬗变过程中……“内圣”和“外王”在不同的时期,其侧重点也不尽相同的。……通过内圣外王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自强不息、积极有为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           ——摘编自张立阳《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的观点,联系所学知识,指出宋明理学与明清儒学是怎样体现“内圣外王”的。(8分)27.阅读表格,完成下列要求。(6分)历史上伟大人物对科技的看法-11-

5姓名看法卢梭知识的进步有害于人类的幸福。爱因斯坦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任选表格中的一位历史人物,结合其所处时代背景,解读其对科技的看法。(6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蔡元培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1912年,德国留学数年的蔡元培担任首任教育总长,他特别强调:普通教育,务顺应时势,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专门教育,务养成学问神圣之风习。同时,他深感国人年长而失学者为之众,欲求教育普及,特设立社会教育司,与普通、专门两教育司鼎足而三。2月,针对清朝学部,1906年规定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项宗旨大加修订,提出新的教育方针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前两者旨在强兵富国,后三者均以培养共和公民的“完美人格”为目的,并用以节制前两者的副作用。……为什么在“教育救国”这条路上能够“不忘初心”?在德国莱比锡待了4年,在柏林待了l年,这些经历让蔡元培十分清楚大学在德国崛起中的作用,借用他在1919年写下的《告北大学生暨全国学生书》可以知道他的初衷:“我国输入欧化六十年矣。始而造兵,继而练军,继而变法,最后乃始知教育之必要。”——摘编自张晓唯《蔡元培评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蔡元培教育改革的背景及其对教育的新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10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材料一 毛主席和列宁一样,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而且正在创造着历史,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表面上看来,他非常温和豪放,然而其中贯穿着激烈的解放斗争中锻炼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斗志和敏锐高深的智慧。这样的人恐怕就是举世无双的巨人吧。——日本国会议员冈田春夫材料二1985年9月23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是邓小平,标题写着: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11-

6(1)结合材料一,指出毛泽东“敏锐高深的智慧”在20世纪20年代的“解放斗争中”的主要体现。(2分)(2)你如果不赞同材料二中《时代》周刊标题的观点,请列举两项史实论证你的观点。(4分)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当民主制度在希腊各邦相继建立后,古希腊公民的个人作用和价值得到完美体现,使人性得到高度尊重,自由成为了古希腊人的追求,这也导致人文主义在古希腊文明中有了生长的土壤。古希腊人可以自由地进行思考,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自由地进行创作。于是,“世界上第一次有了思想自由”。——摘编自《由古代希腊文化探其人文精神》材料二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1762年)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人文精神”特点。(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有哪些新发展。(4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前苏联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建交的社会主义国家。今天,中俄保持密切的高层交往,体现了两国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也凸显了两国关系在各自外交议程中的优先地位。——摘自《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记录》中俄两国都是大国,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俄罗斯(包括前苏联)历史上有很多的文学作品被中国人所熟知。请按照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解冻文学”-11-

7的不同文学流派,列举出中国人民熟悉的三位俄国文学家来,并写出其一部作品名称。(6分)-11-

8渭滨区2020-2021-1高二历史参考答案WB20210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10:BBBDCCCBAC11--20:AACCDCBCDB21--25:BACA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26.(14分)(1)特点: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2分)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先河;有利于中国思想文化宽容开放和“兼容并包”,提供了中国古代治国政策的理论依据(4分)(2)体现:“内圣”上: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主张“心即理也”,“知行合一”,“致良知”。(4分)“外王”上:明末清初,顾炎武,黄宗羲又将儒家的“内圣”转问和“外王”的统一。顾炎武力主求知与修养,主张经世致用。黄宗義主张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的一系列的治国方略,凸显了“外王”理想。(4分)27.(6分)评分说明:时代背景2分,解读4分,共6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符合逻辑。时代背景主要从国内所处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说明,对其评价要结合其内容,分析要全面)示例一:卢梭生活在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在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思想解放和科学革命影响下,知识的进步增强了人类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卢梭认为理性不能取代感性,过于理性有可能使人们失去了感受幸福的快乐;他的看法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示例二:爱因斯坦生活的19世纪末、20世纪的欧洲,随着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的进程,力学、声学、光学、电磁学等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革,自己在量子论和相对论上的研究上也有了巨大突破。爱因斯坦在坚定对科学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信念的同时认识到:科学技术有双刃剑的作用。他的看法是出于对人类未来的深切关怀,是一位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科学巨匠。-11-

9示例三:邓小平1977年复出后主管科学和教育工作,随后中国的改革开放迅速推进,同时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潮下,科学技术在各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中的作用日益明显。邓小平的科学论断揭示出科学技术在当今世界各国竞争中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推动中国的科技进步,出现了一大批接近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项目,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28.(10分)背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严重;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创立民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忠君尊孔思想顽固强大,清末教育改革有限;蔡元培受西学影响,倡导民主,开启民智;个人教育及工作经历,对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探索的失败的反思。(以上任答三点给6分)新发展:社会教育、普通教育、专业教育三者相结合;赋予教育服务于富国强兵的责任使命。(4分)29.(6分)(1)20世纪20年代: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2分)(2)史实:1982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规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南方谈话”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三个有利于”的是非标准;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上任答2点给4分)30.(8分)(1)特点:古希腊的人文主义强调人的自由平等;重视个体的理性思考,强调“个体”的人。(4分)(2)新发展:由对人个体自由的追求转向对人社会权利的追求;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即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它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11-

10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高度。(以上任答2点给4分)31.(6分)作品流派:浪漫主义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批判现实主义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等作品;“解冻文学”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以上按照所属流派能够正确写出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给6分)-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