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二氯异丙醇(1,3-二氯-2-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3-二氯异丙醇(1,3-二氯-2-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ID:81309659

大小:34.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2-10-11

上传者:180****9567
1,3-二氯异丙醇(1,3-二氯-2-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_第1页
资源描述:

《1,3-二氯异丙醇(1,3-二氯-2-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二氯异丙醇(1,3-二氯-2-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标识别名:1,3-二氯-2-丙醇UN编号:2750英文名:1,3-Dichloro-2-propanol危险化学品编号:61585分子式:C3H6Cl2分子量:129CAS号:96-23-1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微有氯仿气味。熔点(℃)-4相对密度(水=1)1.37沸点(℃)174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4.45闪点(℃)73.9饱和蒸汽压(kPa)0.13/28.0℃引燃温度(℃)无资料爆炸上限/下限[%(V/V)]无资料临界压力(MPa)无资料临界温度(℃)无资料主要用途用作溶剂及用于有机合成。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毒性属中等毒类LD50:90mg/kg(大鼠经口);200mg/kg(兔经皮)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吸入后损害呼吸道。此外尚有麻醉和损害实质性脏器的作用。急性吸入或经皮吸收中毒时,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嗜睡、恶心、呕吐和上腹疼痛。重者有谵妄、休克和昏迷。病程中常伴有肝脏、心肌及肾损害,肺炎和肺水肿,皮肤粘膜出血,以及溶血性贫血等。直接接触时,损害皮肤和眼睛。燃爆危险无资料燃烧爆炸危险性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建规火险分级丙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急救措施①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②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③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④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泄漏处置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工原料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储运注意事项储存注意事项:通常商品加有稳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