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1303958
大小:16.38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8-12
《2021西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诗词两首》同步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古诗词两首?同步练习◆第一课时?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练习1、默写这首词。,。,。,。,。2、填空。〔1〕这首词描写的是季节,从,看得出,作者对这些景物的描写,把黄沙道写得。〔2〕从诗句中可以体会到作者的喜悦之情。3、问答题。〔1〕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答:〔2〕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展描绘。答:〔3〕词中以“七八个星天外〞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答:4、用自己的话赏析“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答:◆第二课时阅读古诗,完成题目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这首诗写的是六月里一个黄昏西湖的美丽风光。B.送别诗一般都是抒发诗人送别之情的,这首诗却以写景代替送人,构思别致。C.诗中的“莲〞“荷〞指的是同一事物,诗人把二字错开使用,是为了防止重复。D.这首诗从大处着笔,着力渲染,描绘了一幅天空日丽、红碧交辉的彩色画面。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中的“红〞字与杜牧笔下的“千里莺啼绿映红〞中的“红〞字意思是否一样?为什么?〔3分〕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1.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2.答案和解析【答案】第一课时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2、填空。〔1〕夏季鸣蝉、稻花香、蛙声充满生机〔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3、问答题。〔1〕蝉鸣、鹊啼、蛙叫、人声。第二问: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2〕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快乐呀!4、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指明月、清风惊动了喜鹊和蝉儿,使它们鸣叫起来了。“惊鹊〞和“鸣蝉〞两句以动写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风光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第二课时古诗阅读。 1.A 2.不一样。此处的“红〞是形容词,是“红色〞的意思。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中的“红〞是名词,泛指各种颜色的花。 3.表达了作者对西湖六月美好风光的由衷赞叹。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